那一年,李香君十六岁,诗书歌舞琴画已经样样精通,“温柔纤小,才陪玳瑁之筳。宛转娇羞,未入芙蓉之帐”,俨然秦淮河畔的新星。独坐在媚香楼的木格花窗前,李香君出神地望着秦淮河的柔波缓缓流过,开始期待一段梦幻般的爱情。
果然,佳人等来的是“复社四公子”中的才子侯方域。这位大明户部尚书候恂的公子才华横溢,风度翩翩,卓而不群。小小的媚香楼即将上演那个时代最美风花雪月的时候,满人疾驰的铁骑开始踏碎朱明那堆雕花的朽木。历史每到这种时刻,总会有小丑粉墨登场,这次是阮大铖。人品低下的阮大铖用金钱拉拢侯方域,但被李香君识破伎俩,侠肝义胆的李香君卖掉自己的手饰替侯方域还钱,其实同时也为秦淮河畔的这段刚刚开始的爱情播下悲剧的种子。
历史总是无奈地让小人得志。阮大铖不久竟然成为南明流亡政府的兵部尚书,位高权重。对李、侯的报复随时可至,侯方域不得不离开南京,投奔到抗清名将史可法的麾下。令人扼腕的是,侯方域所谓的政治气节并未坚守多久。明亡后,“复社四公子”中的陈贞慧隐居不出,冒辟疆率意林泉,方以智遁入空门,唯独侯方域选择参加顺治八年的乡试。十五岁应童子试即考取第一名的才子侯方域,在必须成功的这次考试中竟然名落孙山。生死事小,失节事大。命运开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将侯方域悄悄钉在一根耻辱柱上。
再说李香君。侯方域走后,李香君铅华尽去,闭门谢客,专心等待幸福在某个华灯初上的夜晚扣响窗棂,但她最先等来的是阮大铖的怀恨报负。孔尚任在《桃花扇》中的记录是,阮大铖怂恿权贵纳李香君为妾,但因刚烈的李香君头撞雕栏,以死相抗,方才作罢。
殷红的血溅在纸扇上,点点鲜红,艳若桃花。
既然注定是一出悲剧,李香君此后被阮大铖送入皇宫、城破逃离、再被秦淮八艳中的卞赛收留、病死或不知所终的命运设计并不重要。悲剧的核心意义在于,青楼歌妓可以用生命维护贞节和大义,而国之栋梁的士大夫们,往往膝骨酸软。
传说弥留之际的李香君剪下一绺青丝,连同桃花扇一并托卞赛转交侯方域,遗言则是:公子当为大明守节,勿事异族,妾于九泉之下铭记公子厚爱。电影《桃花扇》给出的镜头则是:李香君与侯方域久别重逢,李香君满面欣喜打量着依然风度翩翩的侯公子,却不意侯公子的脑后垂下一根长长的辫子来……
李香君的父亲曾是武官,遭魏忠贤等人排挤而被治罪,从此家道败落,流落风尘。不过,从此有一柄纸扇,带着鲜血绘成的艳艳桃花,成为秦淮河畔青楼女子壮怀激烈的象征,或者还是一个民族正在远去的气节图腾!
顾炎武说: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南明亡国时自杀殉国的曹学佺曾在诗中这样总结:英雄每多屠狗辈,侠女从来出风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