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29690/c8d5287161d9f385.jpg)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跟静怡萍水相逢在苏州一家青年旅社里,我们住一间寝室。
那会儿正是夏天,我拖着两个行李箱从火车站赶过来。幸亏有朋友来接应,但也累的够呛,一进屋子就打开空调,忙着铺床。
她像是在那儿住了有一段时间,不像很活泼的人,皮肤白皙,个子小巧,没怎么跟我们搭腔。
青旅的老板是个女孩,非常热情,她还有一只更加热情的比熊,大家都没事儿的时候就去大堂,坐在那儿逗狗,那只比熊特别喜欢跟大家玩,一点不认生,而且精力充沛,感觉可以玩一下午不带休息的。
就这样,住了几天,跟静怡也就慢慢熟悉起来了,我才知道她在青旅住了将近一个月了,来苏州找工作。
我们的屋子里面有满满当当四张上下铺,八张床,除了我跟静怡,还有一个刚刚本科毕业的妹妹,她在教育机构当老师,只有晚上的时候回来,白天要么在上课,要么在图书馆学习备课,她跟静怡已经很熟稔。
我白天都在奔波租房子,只有晚上的时候跟静怡聊会儿天。
那个傍晚,不知怎么就越聊越深入,彼时场景都记不清了,只记得她讲话有点轻,但不快,一字一句勾勒出那些曾经的情景。
静怡是江西人,但在广州读书,学英语,大四的时候实习很容易找到了对外出口贸易方面的工作,她说工作的同事、工作的环境、工资都很好。但是她想出国深造一下,就考过了雅思,然后就从实习的公司辞职了,准备出国事宜。
但是突然,在这个就要出去的当口,她舅舅委婉的跟她表示了她父母并不想支持她出去读书。可能是想把钱留给弟弟,或者是这对父母来说有一种额外的压力,总之,我也没有深入去探究。她的语气很理智也是很冷漠的描述,但我总觉得仿佛有一种遗憾、抱怨,但也许是我想多了,过去了两三年,这种情绪也许已经被她消化了。
但是她已经不想回到之前实习的那家单位了,就转而找了另一家公司。工作了两年多,就又来苏州找工作。说起为啥要从广州来苏州,她说最主要的还是考虑到苏州的对外贸易工作很多,适合她,另一方面她也很喜欢苏州的规划,很舒服跟干净的城市。
但我猜,也许是她跟广州男朋友分手了,想换个城市工作。(当然这主要是我的八卦之想)
她说,工作这两三年,攒了一点钱,她想租一间像样的房子,重新装修成自己喜欢的风格,她细细的跟我描述要什么样的灯,什么样的瓷砖,什么样的床......看着她满心的欢喜和对未来的企盼,瞬间觉得她那么生动活泼,也仿佛变得格外美丽。
晚上,她想吃烧烤,我们一起吃了一顿苏州贼难吃的烧烤(不是我有偏见,也许是我们没找对地方吧,真不好吃),静怡非要请客,说我是学生,而且主要是她想吃,我是作陪。回来的路上,踩着有点泥泞的小路(有点下小雨),穿过漆黑的小巷,我俩慢腾腾的走回青旅。
再后来没几天,我搬出了青旅,开始了实习生活,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在朋友圈看到了她拍的自己租的房子的照片。我想,她肯定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也租到了满意的房子,过上了充实的生活。
过去一年有余,但这一段萍水相逢却让我记忆深刻。想起她扬起脸跟我说要把房子装修成什么样,想起我们默默无言的吃那顿齁咸的烧烤,想起那个青旅里面活泼欢脱的比熊。
我们都是普通人,普通的不能再普通。没办法像太阳那样光芒万丈,没办法像牡丹一样倾国倾城。但是我们有我们的快乐,有我们对生活的追求,有我们知足的快乐,尽管在人生浮浮沉沉,但只要有奔头,有向往,哪怕没有成功,只是在去往的路上,那些时刻也是美的。
就像袁枚说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愿你,愿我,愿静怡,都实现自己的小小愿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