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任金光
今天,梨园一游,心里竟有了“五味杂陈”的感觉。
我们的“梨园文化观光周”,究竟什么是“文化”?
“梨树王”,竟然有了“灵气”,被介绍成了“许愿树”,挂满了红布条,这是什么文化?
挂一口毫无来历的铁钟,被赋予神气,明码标价为“五元撞三次”,可保平安,这是什么文化?
万寿寺,上香5元,谢绝参观,且特意说明,梨花节结束后就免费了,仿佛这钱专为文化周而收。这是什么文化?
入门已经收50元,梨文化博物馆又收费。这是什么文化?
“梨树王”的历史,比开始越来越古老,现在已经一两千年了。我们在树下议论此事时,一位正在梨树王下铲草的老头不屑的笑我们:顶多百十年!这是什么文化?
梨树王旁树一块“古碑”,以证明此树的不凡,但来历不明、半通不通、莫名其妙,这是什么文化?
还有那些一干文人费劲编造的、密集、雷同的梨树神话,题名碑大多躺倒在那里,早已无人问津,无人感兴趣。这是什么文化?
其实,梨园文化的内涵非常简单:花之美,树之美,环境之美,游乐之美,氛围之美。往深里说,就是家乡人在黄沙摊上创造这些的壮美!这些就是我们梨园的优势,梨园的特色!是这些吸引游客八方涌来,而不是那些胡编乱造、生拉硬扯的故事和传说、不是那些画蛇添足的东西。
不信,可以来一次调查,几十万游客中,有几位是为听那些谁都不信的所谓历史而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