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清平乐1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3-05-18 06:27 被阅读0次
夜读:清平乐1

时令逐渐转入炎热的季节,单衣单裤单鞋的简约与轻快,让人更加喜欢古城五月爱憎分明的性情。夏夜清风送爽意,灯下读书正当时。此刻重温经典,品读稼轩长短句《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饥饿的老鼠,绕着床窜来窜去,蝙蝠围着昏黑的油灯,上下翻舞。狂风夹带着松涛,犹如汹涌波涛般放声呼啸;大雨瓢泼而下,急促地敲打着屋顶;糊窗纸被风撕裂,呼呼作响,仿佛自说自话。从塞北辗转到江南,如今归隐山林,已是容颜苍老,满头白发。一阵凄冷的秋风吹透了单薄的布被,突然惊醒,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万里江山。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不少专家都曾指出过辛词的多样性特点,肯定各种风格的作品往往又都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成就,读者一旦细读了辛词,便会有极深的感受。就拿这阕《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来说,可以讲是代表了辛词的一种艺术风格,全词仅有八句话四十六个字,但是却描绘了一幅萧瑟破败的风情画:夜出觅食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居然也到室内围灯翻飞,而屋外却正逢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

“自语”二字,自然而又风趣地将风吹纸响拟人化、性格化了。独宿的这个“王氏庵”,是久已无人居住的破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一个平生为了国事奔驰于塞北江南,失意归来后则已头发花白、容颜苍老的老人出现了。

心境如此,环境如此,“秋宵梦觉”分明指出了时令,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难以入睡。半夜醒来,眼前不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而是祖国的“万里江山”。很显然,他“梦中行遍,江南江北”(《满江红》),醒后犹自留连梦境,故云“眼前万里江山”。这一句与“平生塞北江南”相呼应,而把上阕四句推到背后。平生经历使他心怀祖国河山,形诸梦寐;如今苍颜白发,壮志难酬,可心中所思所想,依然还会梦到往日的万里江山。

相关文章

  • 夜读:清平乐1

    春寒料峭,腊梅花尚未落,缕缕暗香犹在。重温经典,夜读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犹记小时候每年下雪天,我常常会沉醉...

  • 清平乐   夜读

    清平乐 夜读 近日诸事纷扰,夜长难眠,昨夜依旧,辗转之后,灯下读书到天明 故字寻遍,...

  • 清平乐◎夜读

    寒房寂寂,停笔无声处 醒坐横床衾冷骨,望叹归鸿何度 残霜点染风流,徒增镜里春秋 半抹踉跄书信,堪堪照见闲愁

  • 夜读:清平乐

    喜欢一切有艺术美感的事物,比如宋瓷和宋词。而婉约词在整个词坛,是追求艺术美的主流存在。今夜重温晏殊的令词《清平乐•...

  • 夜读:清平乐

    寒意锁在门外,灯下夜读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留人留不住,情人在醉中解缆,随着兰舟远去。一只船桨,划出碧波漫漫...

  • 夜读:清平乐

    立冬之后,下雨。听那冷冷的雨,在静夜,读南唐中主李璟的旧臣冯延巳的《清平乐•雨晴烟晚》。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少妇,在暮...

  • 夜读:清平乐

    秋深了,春已远去。夜读李煜的《清平乐》,全词以离愁别恨为中心,线索明晰而内蕴,上下两片浑成一体而又层层递进,感情的...

  • 夜读:清平乐

    最早读到黄山谷的这首《清平乐•春归何处》,还是少年心事当拿云的时代,对于词人无法排遣的寂寞忧思尚不能深入理解。当自...

  • 夜读:清平乐·春晚

    今天酝酿了整个下午的雪,飘了那么一会儿就不见了。想着寒冬腊月过后便是春天,想着一切都终将过去,心里面竟然有些盼望着...

  • 夜读:清平乐2

    词人李清照一生的沉浮悲欢,与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南渡之前,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南渡之后,国破继之家亡,颠沛流离,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夜读:清平乐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ttz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