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人物文学
黛钗之争丨彼岸的精神,此岸的现实

黛钗之争丨彼岸的精神,此岸的现实

作者: 空心菜abc | 来源:发表于2018-06-19 18:13 被阅读395次

曹公也是一个遗世独立般的畸零之人,胸中积攒了一股磊落不平之气,且将生不逢时的感慨与一腔孤愤寄托于作品之中,让作品替他发声,又将观察揣摩人情、社会的情思具象到两位女性身上:林黛玉与薛宝钗。

有一位大人物说过,《红楼梦》不读三遍没有发言权。完整地读下来,我算算我读过多少遍,7,8遍没有,2,3遍是足足够了。也来聊聊我读红楼的一些随想所思。

《红楼梦》自从成书以来,在读者人群中一直有“拥黛派”“拥钗派”,且读者入戏太深,还闹出不少笑话,甚至于言语不和,饱挥老拳。可见红楼之深入人心。

读书的时候仿佛是真的觉得世上存在着、生活过这么一群少女,里面的场景、笑语、转折、起合如此生动又自然,头脑中虚幻中的大观园简直是比家门口的公园还要来的真实。《红楼梦》读了又读,品了又品,依旧意犹未尽,一咏三叹。光自己看不够尽兴,还要读名家著作、人物赏析,查作者生平履历,翻版本资料,探红楼民间遗迹。

《红楼梦》近乎封建社会百科全书般的触觉与视角,延伸至社会各个阶层与角落。触及色空、虚实、荣辱、兴衰、成败、满汉、饮食、男女等主题。且语言蕴藉缜密,读的时候逐渐由表及里,再由里及表地联系、印证,才方明白曹公话里有话,细节处见锋芒,稍稍觅得真意,才若有所获般地恍然大悟。

果然是说也说不尽的红楼梦啊!

鲁迅曾这样评价:

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作者曹雪芹在创作之时,已是饱经坎坷沧桑冷暖之人,他的好友敦敏在《题芹圃画石》中这样评价他说:

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磈礧时。

下笔石如此,嶙峋,支离,曹公也是一个遗世独立般的畸零之人,胸中积攒了一股磊落不平之气,且将生不逢时的感慨与一腔孤愤寄托于作品之中,让作品替他发声,又将观察、揣摩人情社会的情思具象到两位女性身上:林黛玉与薛宝钗。

这两位少女身上有着丰厚的审美意象与思想内涵,二人的关系也常常被人拿出来探讨。且作者的狡猾之处在于不设褒贬,又处处相互映照。人物塑造上,用笔灵活多变,正写、侧写、反写,随笔、杂言、映射,联诗、口才、命题、猜谜、自创作,多层次、立体地呈现出两位封建淑女的闺中生活。


林黛玉与贾宝玉有着三生情缘,这份情感性灵、唯美、真挚,从两小无猜到认定的今生挚爱,且爱情是林黛玉的宗教,又有偿泪报恩之说,这份情感笼罩着一层若有若无的仙气。更难得的是黛玉是宝玉唯一之知己,二人是寄托着曹公最具理想品质精神的代言人,是全书的灵魂担当。

所谓“出淤泥而不染”,所谓“过洁世同嫌”,所谓挑战世俗,活出真我,都从本质和根源上让宝黛的爱情走向死胡同,注定以失败告终。

至于薛宝钗是封建淑女的典范,从斥责探春说朱熹是“虚比浮词”,到引导黛玉不要看了闲书移了性情等,宝钗简直要化身为女夫子。而薛宝钗当真是言行合一,是典范的化身吗?

这里就显示出曹公高超的创作技巧与别一般的心思。

读者普遍认为薛宝钗并不爱花儿粉儿,衣着也是半新不旧,所谓“淡极始知花更艳”。我们看来第八回宝玉的目光:

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做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髻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绵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

稍后待要看金锁时,“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宝玉忙托了锁看时……”

蜜合色、玫瑰紫较为素淡,待解开排扣,里面穿的是大红袄。可见,宝钗并非如同外表一样,内着大红色的衣裳可以一窥薛宝钗的心理。

更具代表性的是她的“冷香丸”。配冷香丸的东西都是阴寒之物,治的是娘胎里带来的热毒,这更是曹公一针见血地指出薛宝钗的内外不一,外冷内热,欲望炙热。

虽云“藏愚守拙”,可她对身边的动静状况密切关注,恰当时机地向上层示好,对元妃谄媚,熟知贾母口味,还是唯一一位得知湘云要做针线到深夜。

且她在滴翠亭娴熟地把嫌疑推给黛玉,金钏之死编出理由为王夫人解脱,在贾宝玉面前和丫鬟莺儿演双簧,带出金玉姻缘之说,让自己的贴身丫鬟莺儿拜宝玉的贴身小厮茗烟的亲妈为干娘。宝玉黛玉闹别扭,薛宝钗当着王夫人的面劝宝玉还是跟去吧,给王夫人留下好印象,有气度,又让王夫人对黛玉留下相反的印象。都可见薛姑娘心思较深,善于隐藏,是撒谎高手,做事颇有深意。

薛宝钗在三十七回,起诗社,设螃蟹宴时,向史湘云传授过这套秘诀:

“即开社,便要做东。虽然是玩意儿,也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然后方大家有趣。

薛宝钗做事很会打太极,根据了解打探到的情况调整自己的言行,留住自己的“便宜”,决定奉承、讨好、笼络谁。

显然,林姑娘我行我素,把真实的自己、真实的态度暴露在众人面前,优缺点一目了然,不设防范之心。更没有想过要去占什么样的便宜。这样坦率的个性也确实得罪人,也曾受到过宝钗背后放的冷箭。林黛玉没有伤害别人的想法,心思简单,凭直觉觉得薛宝钗“藏奸”,但毕竟还是对他人的了解程度不够,想象不到有如此谲诈狡猾的心思与做法。

林黛玉身上有诗人气质,性灵,所谓不食人间烟火;薛宝钗出身皇商,注重现实生活,精于计算,有金钱意识。

在世俗生活中普遍来说,有薛宝钗这样特质的人,谲诈世故,思虑又周全,行事稳重,有目标有章法有行动,有超过年龄的成熟与心智,更容易取得成功。

所以她嫁给了大众情人贾宝玉。

图丨网摘

一个是“咏絮才”,一个是“停机德”。

一个是“玉带林中挂”,一个是“金簪雪中埋”。

林黛玉的悲剧大家都可以看得到,泪尽人亡。而薛宝钗的悲剧性也并不亚于林黛玉,甚至更为深刻。

贾宝玉兑现了对林妹妹说过的话:你死了我做和尚去!而薛宝钗赢得了宝二奶奶的位子,也只不过是徒有其表,曹公吝啬到宝玉丝毫的爱情未曾给予她,婚后也是始终难忘“世外仙妹寂寞林”,终究贾宝玉撒手归去。

一个伟大的爱情要有一个毁灭式的结尾,否则也不是《红楼梦》了,宝黛的爱情悲剧仿佛是命中注定。

一个处心积虑经营来的婚姻,到头来也是镜花水月一场空,婚后的清冷、苦撑、难言,前有李纨为例。

所谓求仁得仁,也可以说黛玉求爱情得爱情,宝钗求婚姻得婚姻,只不过有得有失。

综述全篇来看,林黛玉多有“文”才,灵感迸发,一身诗意千寻瀑,有仙人之姿;薛宝钗的才能更为广泛,涉猎广泛,在《红楼梦》中常常充当解说员的角色,比如惜春作画。且有理家管理之能,是俗世的美人。

两位姑娘同样才华横溢,但个性、处事南辕北辙。是两种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映照。

如果说林黛玉有生命意识,抗争意识,为了求真,可以以最自由的姿态来藐视“生之规则”,为追寻最终的一个“存在”。

那薛宝钗就是有生存意识,妥协意识,可以为“利”,为“稳”来放弃自由的权利,并用“道德”“规范”来证明“死之虚无”。一个是形而上,一个是形而下。林黛玉在牺牲中迸发出一种“美”,而薛宝钗可以给我们证明:这种“美”是可以被牺牲的。

也许因为理解所以喜欢林黛玉,但不愿意成为她;也许欣赏薛宝钗的才能,也未必认同她的生存哲学。

我们为林黛玉掬一把泪水,对薛宝钗留一声叹息。


汇总丨红楼人物小札

贾宝玉与甄士隐丨梦中人与自了汉

贾宝玉与苏轼(一)丨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贾宝玉与苏轼(二)丨成熟的代价

黄药师的羁绊

相关文章

  • 黛钗之争丨彼岸的精神,此岸的现实

    曹公也是一个遗世独立般的畸零之人,胸中积攒了一股磊落不平之气,且将生不逢时的感慨与一腔孤愤寄托于作品之中,让作品替...

  • 一句话影响人的一生26

    生在此岸,死在彼岸绿子在此岸,直子在彼岸现实在此岸,梦想在彼岸人生在此岸,心灵在彼岸衰老在此岸,青春在彼岸 一切都...

  • 实现理想,理想与行动之间的关系等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克雷洛夫 示例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

  • 他以梦为马,仗剑走天涯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 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此岸,只有他,抬头看到了彼岸的月亮。 ...

  • 对抗平庸的疯子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 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此岸,只有他,抬头看到了彼岸的月亮。 ...

  • 钗黛之争  谁赢了

    一年三百六十日 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 一朝漂泊难寻觅 一部文学史上前无古人后无...

  • 梦想与现实

    梦想是彼岸,现实是此岸。行动是那座连接的桥。只有行动才有可能跨过现实此岸去彼岸实现梦想。付出行动不一定有收获,但要...

  • 理想的彼岸,现实的此岸

    一想到现在的学生要跟着自己三年,就压力山大到心情抑郁。一个人包揽语文英语两大学科。上一节语文,下一节就要上英语,如...

  • 解释“金刚经“之波罗蜜

    波罗蜜可以意译为“到彼岸”。那么从我们的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从现实生活到宗教信仰,真的有彼岸和此岸吗?这个可能很多...

  • 《直男世界里的钗、黛之争》

    林黛玉的痴心和才情,薛宝钗的温婉和豁达,一生遇一良人若此,夫复何求? 2017-09-09 星期六 ...

网友评论

  • 152ed1e50875:她们是敌人,也是朋友
  • 萃丰:拜读
    空心菜abc:@萃丰 😁
  • 一点残灯度中宵:感觉钗黛之争本没有什么意义,宝钗也不至于说是工于心计的阴谋家,只能说各人有各人的活法。贾宝玉肯定是想娶林妹妹的,但宝二爷只能娶薛宝钗,这是早定好的,宝钗也不至于因为这个去陷害林妹妹。我更倾向于曹雪芹只是把所有人都作为主题的一面去写的。
    空心菜abc:@一点残灯度中宵 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但细想一下,薛宝钗和薛姨妈未必没有朝“金玉良缘”上努力,非常隐晦的笔法。
  • 静守己心8178:赞一个。我们都是红粉。
  • 第六只眼:抢沙发,关注支持一切喜爱《红楼梦》的人💐💐💐
    空心菜abc:@第六只眼 😉😌

本文标题:黛钗之争丨彼岸的精神,此岸的现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uga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