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东篱记散文工作生活
《锦江街巷》218:滑杆和鸡公车

《锦江街巷》218:滑杆和鸡公车

作者: 完璧 | 来源:发表于2023-06-21 16:54 被阅读0次

《老成都》(连载)

(作者:治   军;摄影: 孟东升; 编辑:完   璧)


【此文作于2010年】

下沙河铺的小院坝·望江宾馆老木桥对面路口望江宾馆职工宿舍院坝孩子们在做“抬轿子”的游戏(摄于2001年12月22日 孟东升摄影)

        沙河堡是我的另一个家,我干娘就住在沙河堡场边上(原保和花果大队)。记得小时候我奶奶常常带我去干娘家走人户,去看望我家抱养给干娘作儿子的亲兄弟。还记得1958年时,出东门到牛市口中,当时还没有通公共汽车,在牛市口街边上,摆放着许多“滑竿”和“鸡公车”,这是当时牛市口到沙河堡的主要交通工具。这些苦力人大多头上还缠着白色或黑色的头巾(四川人叫孝帕子),站在滑竿或坐在鸡公车上等生意。

下沙河铺的小院坝·望江宾馆职工宿舍院坝里大人们在休闲孩子们在跳橡皮筋(摄于2001年12月22日 孟东升摄影)

        奶奶在牛市口街上买上一些鱼儿杂糖,用大红纸包上,再买两把挂面,用棕叶系起就权当走人户的礼信。回过头招手雇一辆干净的鸡公车就像今天“打的”一样,举手即来很是方便。从牛市口到沙河堡这段路程,直线距离最多两三里,“脚费”滑竿两角,鸡公车一角。在乡间土路上,鸡公车随路颠簸起起伏伏,嘎叽嘎叽的鸡公车声音很响,这声音就像催眠曲一样,大多数时候我都会睡觉。道路两旁都是田土,但没有种庄稼,道路旁间或有一两户农家。沿途上冷冷清清,少有碰到人,四处光秃秃一片寂静。

下沙河铺的小院坝·望江宾馆职工宿舍院坝里两个孩子在快乐笑谈(摄于2001年12月22日 孟东升摄影)

        鸡公车到了沙河桥上,推车人会喊:沙河堡到了,去上沙河还是下沙河。到了街上目的地,轻轻放下鸡公车,搀扶下老太婆,伸手就讨要脚钱,嘴里还会说:慢些慢些,东西拿完。随后推车人转身,把鸡公车摆放在沙河桥边,等待下一位乘车人。

      (下篇:《张山曾在董家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锦江街巷》218:滑杆和鸡公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uye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