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地方生活得久了,便对当地的美食如数家珍,尤其是流连巷陌中的滋味。
存在于大街小巷的美食馆子,大多没有富丽堂皇的颜值,也没有令人咋舌的山珍海味,却自有它数不尽的好,特别接地气、对胃口、予方便、有情意。
单位对面开着一家馄饨店,我用自己的肠胃见证了它从一个小小的路边摊起家,到如今拥有窗明几净的宽敞店面的全过程。
今天下班时,天色已晚,秋寒初生,身心俱疲,迫切需要一碗馄饨的热量。
他家的馄饨馅料十足,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从最家常的大葱肉、白菜肉到罕见的皮皮虾肉,荤素相加,不下二十余种。
锅里咕嘟着大棒骨,吊汤的香味瞬间钻进来,饿的更加饿了,馋嘴的更加馋了。难怪在梁实秋看来,那一锅汤是这碗馄饨里的“重中之重”,用骨头熬的汤,熬得久,所以被称为“高汤”,高级的汤。
“三鲜肉一份!”柜台前吆喝的小伙子,是老板的儿子。他还小的时候,我见过他和父母拌嘴,因为不屑于做这跑堂伺候人的工作。日子久了,生意越做越红火,路边摊的风吹日晒已经成为记忆,父母给挣下这赚钱的家业,小伙子便收敛了心性,如今乐得同父母一道,用心经营着小店。
老板在厨灶内忙碌着,不亲自观察不能体会老板对每一碗馄饨的用心。
他家的馄饨个大皮薄,糊锅或粘破是砸招牌的事,火候掌握不好可不行。每个食客的饮食偏好不一样,调料也需认真,紫菜、虾米、冬菜、香菜,绝不能配错。
起锅喽,大笊篱下到锅里,胳膊在空中划一道弧线,十只胖鼓鼓的、晶莹剔透的大馄饨便落到黑瓷大碗中,浇一勺清爽不油腻的浓汤,绿绿的香菜顿时浮起在汤面上,热气氤氲。
如此生动的画面,几乎令每位食客都吞咽着口水,端着属于自己的馄饨,心满意足地回到座位上。那些工作、生活中的烦恼也一同消融在温热、柔软的咀嚼之中,它是对每个努力生活的人最好的犒赏。
巷陌美食——馄饨爽滑鲜香的馄饨说不出来的好吃,上到没了牙齿的老人,下到呀呀学语的孩童,都是他家的常客。就连腌制的小菜也咸淡适口,大饼或烧饼任选其一,再来一点辣椒油,嚼到芝麻的香味,好吃不将就,人生不过如此。
“你来吃过吗?”对面的男生问同伴,同伴摇摇头,“那你可得吃上瘾了。”老板听着,在灶间抿嘴笑了。金杯银杯不如大家的口碑,这难道不是对他诚信经营最好的褒奖吗?不是大家对馄饨的情有独钟吗?
馄饨的历史相当悠久。古人认为这是一种密封的包子,没有七窍,所以称为“浑沌”。一个饱满的馄饨就像鸡蛋,内有天地混沌之象,所以应该在冬至日食用,祭祀天地。
清人杨静亭在《都门纪略》中说:包得馄饨味胜常,馅融春韭嚼来香。汤清润吻休嫌淡,咽后方知滋味长。
丰子恺曾画过《馄饨担》,他的儿子丰一吟在《爸爸的画》中解说过此图:“在冬天的晚上,我有时饿着肚子回家,看到这副馄饨担,真是喜出望外。这时买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比什么美味都好吃。”字里行间充满对往昔的美好回忆。
《花样年华》是我最喜欢看的王家卫的电影,张曼玉在片中饰演高贵、优雅的苏丽珍,她每晚拎着保温桶出门,其身着旗袍,婀娜媚行,风情万种地去买一碗云吞,还是买不尽的寂寞和薄凉。
《浮生六记》里的芸娘,她会牵着丈夫的袖子悄悄把他带到房间,只为给他吃私藏的暖粥和小菜;她会在丈夫约了三五好友出游时,包下一副馄饨担随行,浪漫又体贴;她会在清贫的日子里,卖了自己的钗子去买酒,让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滚滚红尘啊,请赐我一个芸娘……
如今,馄饨已经成为四季美食。各地在称谓、做法和口味上都各有不同。天津称云吞,四川叫抄手。可无论是哪里的馄饨,都饱含着一口热乎乎、鲜灵灵的人间烟火气。这烟火气伴随我们一路前行,倍觉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