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跬步集21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3-01-22 08:16 被阅读0次
常识:跬步集21

中华历史文化常识,既关涉丰富的历史知识,又蕴含着大量文化讯息。如①为什么太极图要画成一黑一白两条鱼的形象?②孔子姓孔,孟子姓孟,庄子姓庄,按这种说法,老子是否姓老?一一《懂一点历史文化常识》

常识:跬步集21

为什么太极图要画成一黑一白两条鱼的形象?

太极图又叫阴阳鱼图。阴阳的概念,源自中国古人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大自然中存在很多互相对立但又互相联系的现象,如昼夜、天地、男女、上下……后来,古人以哲学的思想方法抽象出“阴阳”的概念。

古人认为世间的万物存在、成长与变化,都有一个总的根源,自然界中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种内在的生命力,这种无形的力量创造了有形的世界,充溢于宇宙的每一个角落,是我们的生命之本、文明之源,这就是“太极”。

太极图中最外圈的圆形,就代表着“太极”,将它画为圆形是意味着“太极”周流不息,无始无终,而且无所不包,无处不在。图中的“S”形曲线,象征着“阴阳”两分,表示万事万物都包含相辅相成、无法分割的两方面,它们此消彼长,阳极生阴,阴极生阳,二者互为其根,生生不息。阴阳两条鱼的眼睛,则代表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即使是阴阳本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世界上事物的阴阳也都是相对而言的。

阴阳鱼太极图将阴阳的关系展示得惟妙惟肖,宇宙无限广大,世间万物也都运动不息,动则产生阳气,动到一定程度,便出现相对静止,静则产生阴气。如此一动一静,阴阳之气互为其根,运转无穷。

这一黑一白、一阴一阳,在古人眼中包括了世界上所有有形无形的事物和现象。

孔子姓孔,孟子姓孟,庄子姓庄,按这种说法,老子是否姓老?

春秋战国时有很多著名的学者,如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这些称呼都不是他们的本名,如孔子的原名叫孔丘,墨子名叫墨翟,大都是在姓氏后加上一个表尊称的“子”字,成为现在我们熟知的称呼,这也是当时对有地位、有道德者的一种称呼习惯。按照这种习惯来推理,老子是不是应该姓“老”呢?

我们今天对老子了解得很少,直到司马迁作《史记》,才为他和庄子、申不害、韩非等学者写了一篇合传。据这篇传记的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那么按照“孔子”“孟子”的命名方式,他应该叫“李子”才对,为什么要叫“老子”呢?这个问题司马迁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

由于古人大多深信《史记》,所以为此找出很多解释来。有人说,老子成名时已经很老了,所以大家尊称他为“老”,进而就变成了“老子”;也有人说,老子的母亲怀胎81年才生下他,老子出生的时候已经很老了,头发、眉毛都是白的,因此被叫作“老子“。

近现代以来,一些学者开始怀疑司马迁所说的“老子”身份的真实性,然而由于缺乏确凿的证据,老子到底是否姓“老”,目前还无法得出结论。

相关文章

  • 常识:跬步集21

    中华历史文化常识,既关涉丰富的历史知识,又蕴含着大量文化讯息。如①为什么太极图要画成一黑一白两条鱼的形象?②孔子姓...

  • 常识:跬步集1

    常识,即社会对同一事物普遍存在的日常共识。常识属于一个矢量,它是随着社会形态的不同,时代的变化而定义的,现代社会定...

  • 常识:跬步集2

    先秦最后一位儒家思想集大成者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常识:跬步集19

    当历史被后人戏说之后,常常会真假难辨。常识,要求尊重历史事实,还原历史真相。比如①雍正皇帝因篡改遗诏而登上帝位?这...

  • 常识:跬步集20

    常识,需要普及推广,更需要整理和传承。如①林则徐究竟做了什么事而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②中国最早的国家银行...

  • 常识:跬步集25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为我们留下极为丰富的文化思想遗产。比如①在强调君权的社会中,孟子却主张民贵君轻,他为什么如...

  • 常识:跬步集22

    道家是中华民族最具本土色彩的宗教信仰之一,对后世影响可谓广泛而深远。作为一种文化历史常识,需要深入了解。比如①老子...

  • 常识:跬步集7

    常识之积累,非一日之功。特别是中华文化历史常识,既需要自觉地搜集整理,也需要坚持不懈地传播。如①东汉末年政坛、沙场...

  • 常识:跬步集8

    中华文化历史常识,需要进行系统化梳理,经验与教训都藏在其中。如①好好的皇帝不当,偏要出家当和尚,如此有个性的皇帝是...

  • 常识:跬步集10

    长期生活在古都西安,漫步在大唐不夜城,行走在仿汉唐风格的宫阙楼宇间,自然也会关注有关的文化历史常识,比如①唐代名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常识:跬步集2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vvb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