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明朝的监察制度

作者: 一帆风正 | 来源:发表于2022-02-18 16:45 被阅读0次

明代设都察院,职责是“纠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定位是“天子耳目风纪之司”,都御史和以地区划分的十三道御史,负责监察全国官吏和一般机关。另设六科给事中,职责是“常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对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两个机构不相统属,独立性强,且拥有特权。

明代的监察官员职级不高,但权力很大,所监察的范围较广,有弹劾权,可以公开当面劾举,也可以密封上奏;有考核权,会同吏部对官员是否贤能、有无贪黜渎职违纪等进行考察,提出处理意见;有监督学术思想的职责;有充任言官的职责;有会同刑部、大理寺共同会鞫重囚大案的职责;有刷卷(检查档案)、巡视京营、监考、巡视某些国家部门、仓场、内库、皇城、学校、漕运、屯田等职责。

明代言官由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御史两大块构成。但明代的言官制度基本上未明确规定言官可针对皇帝进行劝谏、规劝、封驳和监察。这种言官制度具有既“专”又“通”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六科给事中是对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督,属于专业性督察;督察院御史则对全国官吏和一般机关进行监察,属于通盘性监督。

明代未设谏官(补阙、拾遗、谏议大夫),只设立了“监官”,由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御史两大块构成,监官主要是针对大臣百官的一种监察机构,是皇帝加强皇权、维护政权运转的一种工具。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在明代达到了顶峰,形成了古代最完备、最严密的监察体系。

相关文章

  • 说一说明朝的监察制度

    明代设都察院,职责是“纠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定位是“天子耳目风纪之司”,都御史和以地区划分的十三道御史,...

  • 【读书清单】明朝那些事儿

    001. 言官就是说话的官,到了明朝后期,也有人把这些人称为骂官,实际上,他们是明朝监察制度的产物。 002. 都...

  • 说一说元朝的监察制度

    元朝虽为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但从忽必烈即位后开始,即倡导“祖述变通”,推行汉法。监察制度大致模仿汉制,并有所创...

  • 说一说清朝的监察制度

    清代的监察制度上承明代都察院制,下接近代民主制度,不仅制定得严密、周详,而且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监察体系...

  • 说一说宋朝的监察制度

    宋代设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以御史中丞为台长,下属台、殿、察三院。 宋代的监察机关相对行政系统独立,由皇帝亲...

  • 说一说 汉代的监察制度

    汉承秦制,设置御史大夫,掌副丞相,兼管监察,下设御史中丞和御史丞,察举非法,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15人,受公卿奏...

  • 说一说秦代的监察制度

    自秦朝统一天下开始,御史成为专门的监察官,长官为御史大夫,比“金印紫绶”的丞相、太尉低一级,位列三公之末,九卿之首...

  • 说一说隋朝时期的监察制度

    隋朝初期设御史台掌纠察弹劾,其长官为御史大夫,改北齐的御史中丞为治书侍御史,下设侍御史、殿内侍御史、监察御史等职。...

  • 从制度看中国的变迁

    以及导入:史学爱好者的架空作品 学子寻制:根据材料,说说材料体现了哪些制度。 生:郡县制,监察制度, 师:监察制度...

  • 说一说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体制模式很独特,是由两大系统构成,一是谏官言谏监察系统,二是御史纠弹监察系统。 谏官和御史,监察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一说明朝的监察制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vyy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