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少年时,石板路随处可见
条条道道连接起稀稀落落的老房子
我们玩累了,就随便一坐
靠着黛瓦青墙,说着悄悄话
就这样,十分美好……
被时光冲刷过的斑驳墙体青石板路,算得上是江南水乡的标志了
它记录着一个个村庄的兴衰历史,贯穿从前与未来,也连接起散落在村里的房子。
记得我读初中的时候经常去那些老房子间转悠,每次感觉很烦躁或者迷茫的时候,在石板路上走走,到黛瓦青墙间转转便能静下心来或者找到前进的方向。
记忆中,家乡的青石板路随处可见,它像一条有万千支流的河流,从这家延伸到那家,承载着邻里乡亲之间的淳朴感情。
大部分的石板都是最开始形成村庄的时候乡亲们从江河里抬到村庄里,然后沿着伊始的泥路铺。
将泥路变成石板路大概需要个把月,期间不管刮风下雨或者天晴,乡亲们都会竭力铺,乡亲们齐心协力把石板一块一块铺在路上。
就这样铺啊铺啊,铺成了长长的路,铺出了感情,铺出了繁荣……下一代人在上一代人铺就的石板路上稳稳当当地行走。
没了泥淖,即使在雨天也能走得很欢畅,石板路啊,倾注了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深沉的爱。
犹记雨天时淅淅沥沥的小雨拍打在石板上,打响石板上被雨滴雕琢的浅坑,奏响一曲风与雨的和声。
有时候我们会乘大人们不注意的时候打着伞穿着雨靴去踩浅坑上积蓄的雨水,踩得雨水四溅,曲子里又加了些清脆的笑声。
雨过天晴之后,石板上的浅坑积满了雨水,像一湖平静的湖水,微风拂过,漾起细细的波纹,仔细听,会有细微的声音,像是诉说,像是唠嗑……
邻里之间经常在雨停后的夏日午后从屋里拿出一张木凳坐在自家门口,捧一碟瓜子,一边磕,一边唠着家常,话题不离哪家女儿嫁人啦,哪家庄稼长得好……石板路静静地记录着这些,待微风拂过则与风儿说说。
如果天气好的话,我们会邀几个玩得好的小伙伴,各自带上自己的玩具,找一个没有强烈阳光靠墙的地方坐下来,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的石板路似乎很干净,随便找个地都能坐,我们一坐下来便开始了过家家。
“那几块石板是你家”
“这几块石板是我家”
“不行不行,你的石板又大又平整,不公平”
“你的也很大啊”
……
那时候的我们竟会为了几块石板而争吵,谁也不让谁,好好的游戏便不欢而散,不过一会儿又和好如初,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长大后的我们啊,才不会为了点芝麻小事争吵呢,我们学会了把自己的棱角藏起来不再对任何事都据理力争。
因为长大后交的很多朋友并不会在争吵之后会和以前一样自然相处,绳子被割断了即使再接起来也多了个结。
忘记了从什么时候开始,随着现代化仓促前进的步伐,石板路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水泥路印入我们的眼帘,无需多长的时间便能铺就水泥路,方便又不费人力。
石板路被冰冷、僵硬的水泥路禁锢,石板路啊,在那狭小黑暗的空间里呐喊,黛瓦青墙没有了石板路的映衬也没有了往日的生气……随着石板路淡去的好像还有乡亲们没有杂质的感情。
现代化的脚步固然不能停止,但我们也不能为了得到我们想要的而失去我们所拥有的,而让石板路成为现代化的牺牲品。
石板路,黛瓦青墙也是一种文化,一种历史,一种凝固的艺术。没了黛瓦青墙,没了石板路,我们用什么来洗涤我们的浮躁、功利。
我爱青石板路,我爱那青墙,爱那黛瓦,我不想让她们仅仅成为记忆深处不可磨灭的片段;我不想让她们被冰冷的水泥路包围;我不想让她们只存在于照片上;我想让她们活着,想让她们在雨天吵闹,在晴天大笑……
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爱……
lif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