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云居轩历史悅己
唐诗往事10——宋之问: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诗往事10——宋之问: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作者: 冬麦的园地 | 来源:发表于2018-06-03 19:04 被阅读1187次

1

宋之问与沈佺期生活在同一时期,一起在当时的政治漩涡里起起落落,人生遭遇有颇多相似之处。

两人同一年出生,同一年中进士,都是当朝受宠的文学侍臣、武则天身边的大红人,又因谄附二张同年被贬,两人的诗歌创作有相似之处,都为律诗的体制定型作出贡献,在文学史上并称“沈宋”。

只不过一人得以善终、另一人却死于非命。

2

宋之问(656-712),一名少边,字延清,虢(guó)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

宋之问的父亲宋令文,曾在高宗朝担任左骁卫郎将,东台详正学士。宋令文擅长文辞、精于书法、且颇有武力,世称“三绝”。

据说,曾经有头很好斗的牛,没人敢招惹它,宋令文径直上前抓住牛角,折断牛脖子杀死了牛。

宋令文有三个儿子,宋之问以文章诗赋闻名于世、宋之悌以骁勇著称、宋之逊精于书法,世称三子皆得其一绝。

3

宋之问弱冠即有诗名,尤擅五言诗,20岁中进士,一开始担任县尉一类的小官职。

天授元年(690),武则天闻其名,招他入宫,与杨炯一同在习艺馆教书。这一年宋之问35岁,慢慢地,凭着他不凡的才华,步步高升,累转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最终成为武则天身边著名的文学侍臣。

最让宋之问出尽风头的,是这首《龙门应制》诗:

史书载,有一次武则天游幸洛阳龙门,命群官赋,诗先做成的将赐以锦袍,左史东方虬最先做好,于是把锦袍赐给他,才一会儿宋之问诗成,武则天看了大为称赞,称“其词愈高”,于是就夺了锦袍重新赐给宋之问,这就是著名的“夺锦之才”的故事。

当时,为了讨武则天欢心,大家都争相讨好张易之兄弟,宋之问更是极尽谄媚之态,不仅对张易之兄弟“倾心媚附”,甚至还亲自给张易之捧过尿壸。

4

神龙政变后,中宗开始清算前朝旧事,因依附二张被贬的宫廷文人就有数十人,宋之问被贬到泷州(今广东罗定南)。

可能是觉得边地太苦,不久,他又悄悄潜回洛阳,藏在他的好友张仲之家。从泷州逃回洛阳的路上,经过汉江时,他写了这首《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被贬谪岭外将近一年,山高水长,音讯断绝,家人未卜生死,离家越近,却越不敢打听他们的消息。身于乱世,颠沛流离,其情可悯,但一想到他后来的所作所为,你就同情不起来了。

5

此事说来话长,中宗曾被武则天流放在外长达14年,期间颠沛流离、历尽艰辛,与韦氏相依为命,他的女儿出生于流放途中的马车上,没有襁褓,就用自己的衣服包裹,因此乳名“裹儿”,就是后来的安乐公主。

中宗复位后,为补偿流放期间对妻女的亏欠,任由皇后韦氏和安乐公主弄权,韦氏又勾结武三思,一时朝纲非常混乱。

宋之问的这位好友张仲之非常愤恨,私下在家里计议,想要除掉武三思,正好被藏匿在此的宋之问听到,卑鄙的宋之问卖友求荣,向武三思告密,于是武三思除掉张仲之,宋之问则免罪得官,迁升为鸿胪主簿,接着迁考功员外郎……简直不想再写下去。

6

宋之问继续在各种宫廷势力中左右逢源,自以为机关算尽,当时,朝中势力除了韦武一党,还有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一党,两派明争暗斗、势不两立。

他先是谄媚太平公主,为之所重用,后来又觉得安乐公主权盛,又去巴结安乐公主,太平公主因此深为恶之,揭发他主持贡举时收受贿赂,于是宋之问再次被贬,被贬为越州(今浙江绍兴)长史。

他被贬的这段时间,宫斗势力再次发生变化。

先是韦氏毒死自己的丈夫中宗,效仿武则天临朝听政,接着韦武一党又被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消灭掉,李隆基的父亲睿宗即位。睿宗觉得宋之问这个人“狯险盈恶”,把他贬到更偏远的钦州(今广西)。

2年后,李隆基即位,是为玄宗,大概这种见风使舵的墙头草人人都痛恨,李隆基下诏将宋之问赐死于贬所,终年56岁。

据说,当时一起被赐死的还有刑部侍郎冉祖雍,宋之问听到赐死的诏令后,惊恐万分、左右徘徊,于是冉祖雍向使者请求,让他有与妻儿诀别。

使者同意,但宋之问依然慌乱失措,不能自持。冉祖雍怒道:“我和你同有负于国家,罪有应得,还有什么可迟疑的?”于是饮食沐浴后自尽。

7

宋之问虽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无行文人,但是他在诗歌上的成就却是不可抹杀的,他与沈佺期并称“沈宋”,他俩对近体律诗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近乡情更怯~记Gantz写在文传新作前

    初唐诗人宋之问有诗云: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意思是说,作者越是接近家乡而越害怕问家人是否安好。因为越走近故乡,...

  •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 #渡汉江

    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又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 全唐诗选录-1

    每日选录全唐诗,看自己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滕王...

  • 日更16天,近乡情更怯!

    岭南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用初唐诗人宋之问《渡汉江》这首诗,描述我今天的~~日更16天的心情...

  • 归乡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 ...

  • 书唐诗(5)

    宋之问,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 56.情更怯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 ...

  • 史上最无耻的舅舅 | 诗词铺子011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 在谈这首诗的作者宋之问之前,先谈...

  • 唐诗往事10——宋之问: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 宋之问与沈佺期生活在同一时期,一起在当时的政治漩涡里起起落落,人生遭遇有颇多相似之处。 两人同一年出生,同一年...

网友评论

  • 曦_12b4:赞赞
    涨知识
    艺浩艺术
    曦_12b4:@冬麦的园地 :smile:
    冬麦的园地:@曦_12b4 谢谢
  • 监听者:宋之问逃离了我的故乡😂
    监听者:@监听者 嘿嘿,是真的,我们这唐代时还很荒芜,还有很多少数民族(明朝时这些小数民族被朝廷灭了,还因此得了现在的名字),基本属于那种茹毛饮血刀耕火种,也难怪宋之问受不了
    冬麦的园地:@监听者 这么巧啊😄
  • 杜荷语:加油~棒棒哒~喜欢唐朝往事系列~
    冬麦的园地:@杜荷语 谢谢厚爱
  • 端木易华:怎么没写刘希夷。宋之问这狗东西太可恨
    端木易华:@冬麦的园地 :+1::+1:
    冬麦的园地:@端木易华 要写刘希夷的时候才写到。
  • 娟娟新月:加油!!棒棒哒👏👏👏
    冬麦的园地:@娟娟新月 谢谢厚爱😊么么哒
  • 上官雪e:长知识
    冬麦的园地:@上官雪e 谢谢厚爱:sparkling_heart:
    冬麦的园地:@上官雪e 谢谢厚爱😊
  • 宁蒗王自成:过去稍知其诗,今日始知其人,谢谢。
    冬麦的园地:@宁蒗王自成 也感谢你的关注和厚爱。的确,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社会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诗。
  • 鱼1967:很有学问
    冬麦的园地:@鱼1967 谢谢,过讲了
  • 艾思:一口气赏完,美美哒。
    冬麦的园地:@艾思 谢谢厚爱,比心:sparkling_heart:
  • bj2046:不说宋之问的人品,渡汉江 这诗确实是佳作。之前我看到一个文献上说,这个渡汉江 也有可能是李頻所写。期待作者的新作。👏👏👏
    冬麦的园地:@bj2046 是呢,历史上很多事情说不清,各执一词,也有人认为向武三思告密的事,是宋之问的弟所为,宋之问是代过。
  • 你的泽佑:他在野史中最出名的事,应该是抢杀外甥刘希夷的名诗了,也正因为那句名传千古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使两人的好坏名声各自更上一层楼。
    冬麦的园地:@六月桂圆 还有在灵隐寺邂逅骆宾王那段,他写的《灵隐寺》一诗中最好的一联,也被说成是骆宾王赠与他的:grin:
    你的泽佑:@六月桂圆 话说刘希夷大可能和张若虚齐名,却年纪轻轻被舅舅宋之问贪图自己的才华而活活虐死,自然让千百年来喜欢唐诗的文人们对宋之问讨恶编排出各种可能歪理事实的不忠不良事迹来。
  • 潇湘笔:宋之问实在卑劣到了极点
    潇湘笔:@潇湘笔 宋之问之前是没了解过不知道,这次学习了
    冬麦的园地:@潇湘笔 是啊,文学史上出了名的无行文人!
  • 昨天还是今天:什么时候到清朝?
    冬麦的园地:@柳铠讲历史 谁都有个过程,没必要隐藏,中学生能写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至少比我中学时写的好!:grin:
    昨天还是今天:@冬麦的园地 我前天写的文章全部隐藏了,感觉写得不好
    冬麦的园地:@柳铠讲历史 恐怕早得很哦,目前只计划到宋词、元曲啥的,清朝目前还没考虑。
  • 你的泽佑:喏,这宋之问我早有些耳熟能详。其实在以前,我并不太知道这家伙在唐诗贡献史上有很大贡献,也不清楚当时有“沈宋”齐名的这个宋之问有什么诗才能耐。但在历史上,我早就知道这家伙相关的故事了,他在历史上就比沈出名得多,而且他不是以诗才出名,凭的是低劣人品出名。大概是无耻文臣的典范,懦弱书生的典型。阿谀奉承武则天,溜须拍马红鸭公,卖友求荣得复官,抄袭强夺他人诗,厚颜无耻献屁股,手段残忍活埋亲,墙头草随权势摆,等等类似卑鄙的事他干过不少,甚至他的叛徒行为差点改变了整个唐朝历史。所以呀,我看过相关那段历史的现代小说,但凡写到这个人的,几乎都把他写成奸臣,坏人形象,最后他的悲惨下场也算是罪有应得的,能让新任皇帝千里赐死也算他在前朝的小人名声足够让新皇帝都不放心了,唐玄宗不活埋他算是仁慈了。
    你的泽佑:@冬麦的园地 是呀,有不少可能都是野史编造的故事。
    冬麦的园地:其实,宋之问的一些事,也被小说家们玩坏了。
    冬麦的园地:@六月桂圆 是呢
  • 喃喃逸语:正想说你可以开个公众号,才发现你已经开了
    冬麦的园地:@喃喃逸语 谢谢厚爱,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sparkling_heart: :sparkling_heart: :sparkling_heart:
  • 江南先生::+1:
    冬麦的园地:@猫本渔 谢谢厚爱
  • 冷冬年:🌺🌺🌺🌹🌹🌹
    冬麦的园地:@冷冬年 谢谢厚爱😊

本文标题:唐诗往事10——宋之问: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zj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