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是自由的。
——爱比克泰德
1998年,13岁,我怀着对母亲的怨,对家庭和学校的厌恶,留下一封长信,离家出走了......
1999年,14岁,我站在作文大赛领奖台上第一次因为读书学习给自己带来的荣誉开心的笑了......
2008年,23岁,我拿着大学毕业证,在打给母亲的电话里只说了一句“谢谢”......
▍无望的少年
1985年,我出生在小县城里一个很普通的家庭,有一个大我三岁的姐姐。幼时因家庭条件限制,我曾被送往乡下姨母家寄养了三四年,六岁时被接回县城的家里开始上学。
家里教育孩子的事情是母亲负责,母亲没上过学,不识字,深受其苦,对上学接受教育这件事有着不寻常的执拗,所以对孩子的学业要求也非常严格。
因为任性和贪玩,母亲对我便多了一些严厉和苛责,再加上时常被拿去同优秀的姐姐做对比,这一切都让本就与母亲不甚亲近的我感觉“妈妈不喜欢我,我是多余的”,我开始自卑起来。
时间久了,一开始的小情绪就攒成了怨,对母亲的怨,对这个家的怨。年少的我越来越不爱回家,和一些“坏孩子”玩在一起,甚至逃学,尽管我的成绩很好,还是开始被叫家长,我用沉默和再一次的惹祸与母亲对抗。
这种沉默的对抗终于在13岁那年秋天达到顶点,爆发了,一个周六的下午,我留了一封长信,告诉父母“我不想再上学,你们也放弃吧,不要找我”......然后,离家出走了......
最终,我还是被找到了,回到家里,母亲的眼泪和绝望的放弃,父亲蹲在地上不停抽烟的身影都刺痛了我的心,我开始反省自己是不是真的“太坏了”,我真的不可救药,没有未来了吗?……
▍理想的诞生
“出走”事件后,我收敛了很多,依然沉默,但不再逃学,不再故意给母亲找麻烦,按时上学放学,尽量去做一个他们喜欢的孩子。实在郁闷不开心的时候就看书,那些书是姐姐的藏品,她的零花钱都拿去买了书。
初二那年,我因为语文成绩突出,做了班里的课代表。同年,在县里的一次作文大赛上拿了三等奖,站在领奖台上我第一次因为读书学习给自己带来的荣誉开心的笑了。
也是那个时候,我有了第一个真正的理想,长大了要当一个语文老师,可以教学生读书学习写文章,那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事情。
我不再是那个一无是处的“坏孩子”,我得奖了,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了,为了我的理想,我要更加努力才行。
▍磕磕绊绊的求学路
母亲希望我和姐姐一样能读县里最好的高中,但是因为基础不好,导致我严重偏科,连考两年都没能考上那个最好的学校。第二次失败以后我异常沮丧的告诉母亲:“我已经尽力了,可能我真的不是读书的料吧,姐姐要读大学的,你们都这么辛苦,我就不要浪费时间和钱了,还是不上学了吧!”
母亲沉默了一会儿,开口说道:“孩子,如果你不再上学,就只能外出去工厂打工,你的理想就永远没机会实现。而且你一直都很独立,喜欢自由,如果你不再上学,以后可能就不能养活自己,要依靠别人,就永远都不会有真正的自由。你再考虑一下,只要你改变想法,妈妈不管想什么办法都会把你送进学校去”......
那年秋天,我以选校生的身份进入了重点高中。当时的我不知道母亲怎么做到的,只知道家里支出了一笔对当时的家庭条件来说很不菲的择校费。
开学那天,母亲亲自把我送进了教室,她是笑着离开的。望着母亲的背影,我似乎开始有点懂得“母亲”的含义。
在那漫长又紧张的高中时代,除了尽力学习以外,我慢慢的学着理解父母,尝试同他们沟通交流,与母亲的关系也逐渐缓和,亲近起来。
高考的时候我选报了一个离家不远不近的城市里一所专科院校,专业是师范类中文专业。虽然学校很一般,但是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还是很开心,因为我终于可以理直气壮的走出家门,离开这个小城,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我离我的理想又近了一步。
大学期间,课外的大部分时间我都泡在图书馆,周末就去辅导中心做兼职老师,大三开始准备专科升本科的考试。那个阶段的我对知识的渴望空前高涨,只想着多学一点再多一点,能走多远就走多远,一旦离开学校,我就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和环境读书学习了。
▍突然而至的变故
人生总是充满了不可预测,2008年春节前的一天,父亲突发脑血管疾病进了医院。医院告知这类疾病很容易复发并加重病情,不能让父亲再从事重体力劳动,不能过度劳累,要静养,这对于身为木匠的父亲来说基本就是被动失业了。
年后就是我的实习期,还想要参加升本科的考试。这个时候的我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厌学的小孩子,我不够聪明,努力了很多年,一步一步艰难前行,走到今天,我很清楚能够继续接受更高层次的学校教育的机会有多珍贵,我想去试一试。
母亲反复的说她一个人可以,让我该干么干么去。可事实上,姐姐在读研,父亲不能再做工,家有年迈的奶奶要照顾,为了供两个孩子上学还欠了不少外债,靠母亲一个人解决这些问题已经很困难了,我该怎么办?
纠结思考了好多天,我还是放弃了继续上学的计划,我告诉母亲:“不要难过,我这辈子就是没有好好读书上学的命,英语那么差,就算去考了肯定也是考不上的。我马上就要毕业了,拿到毕业证就可以去找工作,我可以养活自己还可以去学其他的东西,肯定会越来越好的,目前这样的结果已经好到了天际,如果不是你们的坚持和支持,我根本就走不到现在”......
半年后,我以全优的成绩顺利毕业,还拿到了学校的工作推荐信。领到毕业证之后,我给母亲打了个电话,只说了一句“谢谢”......
谢谢母亲的教育为我点亮了一盏灯,照出了我的未来;谢谢学校的教育给了我独立自主,追寻自由的能力。
▍未竟的理想
最终,因为多重原因,我还是没能实现做语文老师的理想。虽然遗憾,但并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如今,我已33岁,忙碌奔波近十年,从事业单位的基层行政到私企的项目主管,跨行业,跨职业,一路摸爬滚打,其中遭遇的挫折和辛苦一言难尽。
我也曾在数次求职碰壁的时候沮丧过,也曾因为学历不够被人轻视伤心过,但我一直坚信母亲的话:“你受过的教育带给你的收获永远不会辜负你在当时的付出”,“知识就是力量”、“教育改变命运”的思想也深植于心。
对教育的信仰驱动着我用坚持不懈的学习来提升、进步,直到在与理想完全不同的方向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更重要的是,我是自由的。我的身体是自由的,可以不依靠任何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想去的地方;我的思想也是自由的,可以去学习任何有兴趣的东西,不会因为无知而被他人所左右,我拥有辨别的能力,可以去寻求事实和真理......
▍路还很长,且慢行之
路还很长,我不能满足于现状而就此停下,我接受的教育所赋予我的能力将使我终身受益。
希望我们能在有条件,有机会享受优质教育的时候都能好好的珍惜,因为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是自由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