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拥有这三个工作习惯,能够受益一生。
文章大纲1,用工具来管理工作
人脑是不可靠的,盲目相信自己的经验和记忆,很容易犯错,尤其是细节错误。大脑不是用来记忆的,是用来思考的。合理使用工具,一定能让工作效率有所提高。
工具可以是一个软件,也可以是一张纸一支笔,一个黑板一个粉笔,就是要把脑海中的想法具象化的武器。
(1)梳理流程,确定节点
一个项目启动,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对于运营人来说,要考虑前期筹划,中期主导,后期收尾的过程,与市场,技术,产品等部门的沟通也要时刻在线协作,坦白讲,没有三头六臂的运营人不是好的运营。
一个小项目还好,遇到运营时间超过一个星期以上的项目,涉及的人员和资源,时间节点,真的会乱如一团麻。
你需要使用流程工具将想法和时间线记录下来,列出目标,人员任务分配,部门和外部资源配合,各个时间节点,风险控制和应对方法等等,工具不限,可以在小黑板,白纸或者电脑软件上记录。
我更为推荐的是电脑软件来记录,方便整理,方便分发,方便修改,好用的记录整理工具有 @ProcessOn 在线作图软件, @印象笔记 ,石墨笔记,甘特图等等,可以做流程图,思维导图,工作表格,任务清单,时间管理等等。用了绝对不亏,亲身感受掌控流程的快感。拿给老板审核,老板再不担心我瞎忙还出错啦。
processon:一个典型的策划流程(2)高效协作,提升效率
运营的工作需要大量的沟通协作,就想胶合剂一样把各方资源联合起来,给用户提供价值,因此没有高效的协作技巧,就无法顺利的开展各项运营工作。
高效协作,我首推各项共享协作软件,真是用完就爱上系列。
1)印象笔记
共享工作文件,修改更新全在一个文档里面,随时更新,不用把更新版本的文件传来传去,面目全非,把自己搞糊涂了。邀请同事和需要合作的部门负责人一起更新,明确各自的任务和时间节点,大家看的是同一个信息,自然就不会混乱,提高协作效率,降低沟通成本。
-印象笔记协作界面-
2)石墨笔记
贴心的工作伴侣,实时同步,协作功能超级赞,添加协作伙伴,一起做会议记录,一起做工作报告,一起来安排任务,每一步,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石墨笔记协作界面-2,用数据来指导工作
(1)成果以数据为导向
不以数据为导向的运营都是在耍流氓。活动效果好不好,看事前定下的营销目标有没有达到,用什么来定KPI?具体事情具体分析,一般是以注册量,下载量,转化率等数据为指标,有明确的数据才能有目标的去达成,才有指导工作过程的作用,还差多少下载量或转化人数,然后以这个为目标去调整活动运营手段,以求达成预期目标。
如果工作成果靠模模糊糊的描述,比如活动过后网站活跃度要提升一大截,比上次活动要更好,就难以让工作人员有明确的心理预期,总是想着差不多的效果就行了,积极性不高,不会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因为一条终点不明确的赛道,选手是没有全力冲刺的欲望的。
(2)优化以数据为基础
工作完毕,并不是工作的结束,接下来就要分析数据,看看哪方面达标,哪方面不达标,各方面的成果用 数据展示出来,分析与之前的效果,现在的KPI的差距或进步,从数据洞察变化趋势,判断下一次的运营动作的变化幅度和优化方向,从而达到更好的工作效果。
3,用复盘来优化工作
(1)回顾流程,找出问题;优化流程,持续沉淀
有人说过,复盘等于把生命延长一倍,没有复盘,就很难有经验的沉淀。
工作中更需要复盘,项目结束后,就应该开始复盘整个流程,从前期到最后的各个时间节点的策划,应该复盘以下的几点:
1)本次项目的指标是否达成,如果没达成,还差多少;
2)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怎么解决,给出方案;
3)人员配置是否合理,哪些人更适合干哪些任务;
4)流程衔接能不能更加顺畅,资源配置(部门,嘉宾,外包)是否合理;
5)本次项目的最终成本多少,与预计成本的出入多少,差距出现在哪里?
6)通过这次项目,自己的能力增长了多少?团队的能力增长了多少?
7)对下一次运营的指导作用,以及优化建议。
复盘一时爽,一直复盘一直爽。复盘过的知识才能更好的被我们吸收,作为经验沉淀下来,而不是一阵风过去,全忘记了之前的积累。持续复盘,让你的成果明明白白的积累下来,还可以作为部门工作的指导,你就会是部门里面最闪亮的那颗星。
更多有料的运营故事,请关注公众号【米格林】,有福利赠送;
福利1:好用简历模板,福利2:新媒体运营资料打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