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时候,有个同学看完了近三百万字的《追忆似水年华》,我惊为天人。此后这么多年,再也没有听说身边有人看完过《追忆似水年华》。
意识流三大名著《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和《喧哗与骚动》,每一本都很难读。它们与《百年孤独》一起,经常出现在各种"史上最难读文学名著榜单"中。
本人在读文学史的时候,经常看到意识流的介绍,可惜一直没时间看原著,疫情给了我机会。最近,花了四天时间看完了《喧哗与骚动》,以下谈谈关于意识流的读后感:
《喧哗与骚动》经典译本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在194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代表作是1929年创作的小说《喧哗与骚动》。该小说采用了意识流和多角度的叙述方法,通过美国南方没落地主康普生一家的家族悲剧展现了南方旧庄园的没落和新兴资本家的罪恶。小说中,老康普生游手好闲、嗜酒贪杯;其妻自私冷酷、怨天尤人。三子班吉是个白痴,三十三岁时只有三岁小儿的智力,全家和黑佣人都讨厌他,只有姐姐凯蒂真心待他。长子昆丁抱住南方的旧传统不放,因妹妹凯蒂风流成性、有辱南方淑女身份而爱恨交加,最后投水自杀。次子杰生虽然是家族中最务实的人,代表着新兴的资产阶级,但是冷酷贪婪。全文通过这三个儿子的内心独白,围绕凯蒂的堕落展开,最后则由黑人女佣迪尔西对前三部分的“有限视角”做一补充。
意识流小说是写给作家看的纯文学。文学分为两类,一类是写给作家看的纯文学,特点是创新和炫技,具有实验性和先锋性,意识流小说就是这样的作品;另一类是写给百姓看的通俗文学,如武侠,玄幻,童话等等。纯文学看起来都很枯燥和晦涩,其存在的意义并不是为了让读者嗨起来,而是为作家提供新的写作技巧,或者表达了新的思想。后续的作家可以从这些作品中吸收养分,以便更好地创作包括通俗文学在内的所有文学作品。
意识流在国内是冷门的写作技巧。意识流小说,写起来累,读起来也累。作者为了反映人类大脑思维的常规运行方式,写作不仅常常不用标点符号断句,而且经常任意切换思想场景,在讲A的过程中,想到B,再想到C...。《喧哗与骚动》前三章分别是从班吉、昆丁和杰生的视角,以第一人称来阐述事情,第四章是上帝视角,以女佣迪尔西为中心展开叙述。班吉的部分,班吉是一个智力只有三岁的白痴,他的思想和观察角度本身就异于常人,再加上100多次思想场景切换,如果没有注释,根本就看不明白。昆丁是个对妹妹凯蒂又爱又恨,准备自杀的人,大脑经常浮现忍冬气味的幻觉,思想本身就存在扭曲的部分(为了纯洁,宁愿接受地狱之火的灼烧),昆丁思想场景也是在不断地跳跃和切换。为了表达这种思维跳跃和联想,作者不仅要把事件打乱和拼接,而且还要让跳跃和联想看起来自然,写起来非常累,不是天才恐怕无法完成。读者读起来也很累,简直就像在和一个精神病人对话,让人抓狂和郁闷。
此外,意识流还反映了东西方审美标准的差异。在西方审美中,“真”在“美”的比重中很高。在西方,追求真实,也是追求美,像人体雕像,绘画等等艺术就是典型的案例。遵循这种审美思想,自然就会产生了真实展现人类思维过程的意识流小说。但是,对于东方审美,含蓄、委婉是一大特色,比如,《诗经》就通过“比”、“兴”的手法,用一个事物来表达另一个事物。中国也有受意识流影响的作家,如郁达夫,莫言等,但是总体上,意识流是高冷的。
反思一下:
一、意识流真是一种进步吗?消费者买一台电脑,有必要知道电脑内部的分子结构吗?文学的方向是为了让人看明白,还是让人看不明白?文学一定要追求真实吗,小说和社会科学研究并不能划等号,再真实的小说也是小说,不可能代替社会学研究。意识流的晦涩是其冷门的主要原因。
二、意识流小说有“美”感吗?文学属于艺术,艺术的判断标准是美。魔幻现实主义,通过夸张和通觉来传达微妙的感觉,能让读者感受到“美”。意识流小说很抽象,无法直观地传达这些感觉,但是抽象又不是诗歌的那种诗意的抽象,是逻辑错综复杂的抽象,读懂都难,哪里能感受到“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