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再不知道时间管理就晚了

作者: 卡巴拉的树 | 来源:发表于2016-09-01 00:53 被阅读394次
永恒的记忆--达利
话说小的时候,日子总是过得那么慢,毕业总是遥遥无期,天天盼望着长大,似乎长大后就能让这个世界躺在自己脚下, 而自己就能成为世界,不!至少是自己的主宰。尔后不知不觉毕业了,经常整一份PPT,敲几行代码,一天就愉快的结束了,更常见的现象是下班了还得加班接着忙,一周也搞不定一件事,一个月了又要发工资了,真开心!可是一个月怎么这么快!再拿手指比划一下,我居然都工作2年多了,怎么感觉毕业还没几天啊!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里这么解释的:

五岁那一年的时间占整个生命的五分之一
五十岁那一年时时间占整个生命的五十分之一

我们总是感觉时间越来越快,越来越不够用,用专业一点的术语就是比例感知,正是这种比例感知让我们觉得时间不是线性增加,而是成对数增加的。显然这种感知是“不理性的”,我们需要理性来纠正这种错觉,换句话说就是需要我们时时保持对时间的敏感

一生的时间感

保持对时间的敏感,需要我们进行时间管理


什么是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是运用策略和技术,帮助你尽可能有效地利用你的时间。

首先回顾下目前自己是如何利用时间的:

过去的一天
你可以使用上面这张表,也可以自己画一张,然后填一下,这样你就可以记一下你一天24小时时间都花在哪里了,然后一周结束时,你再统计下一周总的168小时,每个小时都花在哪里了。

当我统计完我的时间之后,我发现我一周居然画30多个小时看手机,我原以为我只是趁一些间隙看一会的,这显然太多了,我知道我需要更多的时间学习一点新东西,我还有一些书评放在那里没写呢,要学的ios课程还没看完。我知道我应该缩减看手机的时间。

上面做的这件事有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保持对时间的意识。时间管理的先决条件,就是需要保持对时间的高度敏感,我们通过对时间的记录,使我们更加准确的感知时间的流逝,平衡时间感。当玩手机时,时间一会就过去了,有时候,我们上午到公司,打开电脑,倒一杯水,打开邮箱看看,再上个厕所,可能突然发现还有一个小时就要吃午饭了。想想还是下午再忙吧,就这样一个上午就过去了,这就是我们对时间没有什么意识导致的。

自我意识是时间管理的第一步##

自我意识至关重要的原因有三点:

  • 通过更好地意识到你如何利用时间,你可能会发现某些地方可以作调整,比如我决定少看会手机。
  • 通过更好地了解自己如何花费时间,你就可以找出自己可以利用的时间。
  • 通过对时间进行关注,就像上面那样记录自己在每件事上花费的时间,你就可以把时间当作一种转瞬即逝的资产,进而更加合理的分配自己的这项资产。

目标是成功的催化剂##

只有树立好目标后,才可以指定计划,才能安排如何利用时间,有了目标才有了线路图。

这篇文章也有一个目标,就是带你了解时间管理为何物,然后我才指定出3个小时的时间写作这篇文章,但是实际上需要更多的时间,这就侵占了我的睡眠时间,实际上这也是我不会时间管理的一个表现。

回归正题,一旦你确定了你的目标,你就能更好地确定你需要采取的步骤,以及你必须作出的时间承诺

下面我们用成为简书签约作者这个例子来做个分析:

我们的目标是用3个月成为简书签约作者
成为签约作者的前提条件是:关注者2000+喜欢4000个,最后由简书的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即为签约作者。
分析下目标的几个要素:
具体: 关注者2000+喜欢4000个
时间范围: 3个月
可实时性: 你相信自己有这个实力
重要性: 不想成为签约作者的用户不是简书的铁杆用户
这里可以参考六爷的热文:如何用3个月成为简书签约作者, 你就会发现每天你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写文,还要不断的回复评论,增大阅读量来给自己持续输入,才能获得输出。这样每天除了工作外你就要安排充分的时间给自己这个目标。
为了这个目标,你不得不睡得少一点,吃东西快一点,化妆时间减一点,游戏嘛,彻底放弃,玩的时间也减少。这些换来的就是你可能成为签约作者。

通过对目标和所需花费的时间的思考,你的分析能力和创造性得以调动,你开始为所需要实现的目标,制定你所需要做的事。并且设想目标完成的情景,通过设想增强了你实现目标的愿望,成为签约作者不仅意味着你获得了名声,也有可能获得出版社邀约,获得更多的机会。这些,都是你执着的追求这个目标的欲望源泉。

选择是困难的##

一旦你知道自己的目标,并且制定了计划,你接着就安排好了时间,然后最艰难的部分出现了。朋友约你吃大餐,睡觉的渴望,想刷微博的冲动,都会对你造成干扰,影响你达成目标。

时间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说的选择的故事。通过做出正确的选择,通过使自己保持一种想要成功的姿态,你就可以获得更大的机会,去实现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但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成功,事实上,生活偏偏不是这样,努力而无结果的事实在太多,很多因素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但是你仍然不得不选择向目标前行。

生命就是在彼此竞争的压力下不断的平衡——为今天而生活,为明天而牺牲。 --兰迪·波许

高效利用时间##

时间管理有一个大的误区就是,很多人以为时间管理的目的为了在短时间之内做更多的事,提高工作效率

时间是有限的
尽管我们都知道时间是有限的,但时间管理的理念应该是把没有成效的时间转变成富有成效的时间,从而让我们又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为自己“创造”出时间。

我一贯有个习惯就是在地铁上背单词,每次车程20分钟,正好可以背完我的200个单词,这就让我每天多利用了这20分钟,乘以一年365天,我每天这里利用的时间就高达122小时,相当于我不眠不休的背了5天单词。这样我就可以多五天出来度假去了,想想多惬意,我的学习也没有落下。

有效的时间管理,不仅仅意味着“挤时间”,还需要把有效时间安排与精力匹配。谁也无法保证一天中分分钟都是精力饱满,这里有个建议:在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去从事那些最艰巨的任务,而我自己则是夜间精力最充沛,也许出于程序猿的职业习惯吧。

所以在安排时间上,也需要估算自己的生物钟,有些专家认为,提高效率的关键不是时间,而是精力,这里有本推荐读物:


管理精力

时间管理的最大敌人——拖延症##

很多年前加入豆瓣的拖延症小组,我就知道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也困扰着大多数人。

很多人都有良好的愿望,希望自己某一天可以怎么怎么样,却从未想就是今天。说得轻松,行动起来却十分艰难,就如我之前的《与其空想,不如行动》中所描述的,我们都欠缺行动的勇气,很大一方面都是因为拖延。

拖延源于自然界一种强大的物理法则 —— 惯性

战胜拖延的策略:

  1. 在口袋里放一张纸片或者手机壁纸调成你要达成目标的文字图片。随时提醒自己将要达成的目标,你向目标前进的目标才会不被延迟。
  2. 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在面对强悍敌人时我们往往会退缩,自己觉得无能为力时往往会退缩,如果将目标分解,先迈出一小步,接下来的路也不会很困难了。
  3. 教会自己的头脑识别懒惰或拖延最初的蛛丝马迹。当我们第一次有拖延想法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训练自己条件反射式的警醒,告诉自己这种危险的想法,通过训练是可以避免这种想法的。
  4. 坚持通过某种方法做好笔记。 可以通过手机来记录自己的思想或观点,以便于日后利用自己的这些临时想法,将其变成行动。

记住一件重要的事,拖延还是你自己思想产生的,战胜拖延就是战胜自己的思想。你不是你自己的思想,而是你可以控制你自己的思想。

时间管理的好朋友 —— 任务清单##

创建任务清单的方法有很多种,每天一早起床就做任务清单,因为很多事情都是昨天遗留下来的,所以我只需要修改下昨天的清单,就可以形成今天的清单。而做清单最重要的收获就是你在一天的一开始就整理了一天的思绪,知道接下来你有哪些任务需要做。当你使用了任务清单,你不会再为接下来干嘛而迷茫,而是迅速摆脱繁杂,理清头绪,提高工作效率。

每一个有效地执行源自每日任务清单,它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用于提高生产率的最强有力的工具。

制作任务清单的四个理由:

制作任务清单理由
  1. 通过强迫自己制作任务清单,你便提前对你的时间进行了组织。统筹了一天的安排,权衡花费在每一件事上的时间,从而使你对时间的组织更有效率。
  2. 通过制作任务清单,你提前对一天进行了安排。不用担心什么事会忘记,你只要按照任务清单严格执行。当你的工作提前被安排好的时候,你的压力可能减轻。
  3. 制作任务清单的过程中,你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时间为何这么使用。在此过程中,你也会对自己的目标有了更多的思考。
  4. 在制作任务清单的过程中,实际上你也是进行一部创作。你假想故事的主角是你,通过设计如何安排时间,经过怎样的步骤安排,最终达到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会爆发出怎样的创意。

在制作任务清单的过程中,一定有一件事是需要明白的。确定优先次序

成功不是一件偶然事件,成功在于不断地做那些最有可能带来你所希望的结果的事。成功人士通过培养积极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来增强他们实现自己所想要达成的目标的几率。

在制作任务清单时,斯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有个良好的实践。人们根据反应去做那些迫在眉睫的事情,根据主动性去做那些重要的事情,于是可以形成四象限法:

四象限
首先,当然得做那些重要而紧急的事,其次应该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然后才是紧急而不重要的事,最后有时间才处理那些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

成功的时间管理需要主动性而不是反应,我们时常都是做一些反应,例如:查收电子邮件,看短信,而不是主动采取那些会使我们向目标前进的行动。

我们应该尽可能得按照优先级将任务清单上的任务分类,优先完成那些重要的事情。

专注的力量##

完成一个目标最好的方法是专注于一个目标

今天我们这个时代,信息爆炸,有太多的信息充斥在我们四周,有很多人为了某项考试准备了大量资料,而不知道从何下手,一如程序猿也有太多的技术可以学,有的人Android学学,ios学学,前端搞一搞,又去折腾后台的PHP,最后面试时,面试官深入地一问某方面知识时,就懵逼了。如果只是专精一门,还是能够有不少收获的,之后再去扩展广度,才是上上策。

聪明人会把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挑战上,障碍则必将会被扫除。宁可一次只专注一个目标,而不是试图同时完成所有事。在高中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平时下课和我们玩的很嗨,而人家做题目的时候,旁边足球砸破窗户,他也没有抬头看一下,当时看到这一幕,内心还是有一些触动的。专注能让人在某些方面很优秀,专注的过程中,时间利用率也是大大的提高了,所以人家一个小时的专注抵得上你一天低效的忙忙碌碌。

上面描述的这些特性,都是能够提高效率的时间管理技巧,有些有用,有些则未必对你胃口。当然,这些也都是泛泛之谈,时间管理的每一个方面都值得大做文章,要想深入了解并应用某一方面的特性,大可以自行深入研究。

关键是高效利用你的时间,不沉迷于工具,而是多一些自己的思考,意识到时间的存在,不做时间的奴隶。

我今年也虚岁25 ,深感时间不够用,所以有意识的学习时间管理,希望更高效的利用时间,像简书上那几位高效能行动派学习,有所得,有所感,希望有感想的一起交流,读完记得点个喜欢哦~

相关文章

  • 再不知道就晚了

    1.放下手机,你会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时间。 2.学习是一种能力。 3.上来就跟你谈利益的人,是最可能与你合作的人。...

  • 25岁,再不知道时间管理就晚了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里这么解释的: 五岁那一年的时间占整个生命的五分之一五十岁那一年时时间占整个生命的五十分之一...

  • 再不记录就晚了

    看了看锤子便签,对你的记录写到第二十二天。再看看日历,今天已经是你出生的第四十七天。亲爱的宝贝,中间这二十多天里,...

  • 再不运动就晚了

    再不运动就晚了,这是这次元旦假期去爬武功山的第一感受。 在这次旅行之前的一个周每天我都运动半小时,但仅限于一些拉伸...

  • 再不告白就晚了

    青春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再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追寻 ...

  • 再不申请就晚了!?

    大三开始,曾经遥远的选择终于近在咫尺了。保研、考研、工作、出国的选择横亘在眼前。各大实习申请也如火如荼,“再不申请...

  • 再不逼婚就晚了

    01 再不逼婚就晚了,这是很多父母的口头禅。 闺蜜最近和我分享,说她的爸爸妈妈希望她早点结婚,闺蜜不过26岁,只是...

  • 倒计时2天|再不上车就晚了,上班这点事儿情人节等你开撩!

    前方高能预警 再不上车就晚了! 再不上车就晚了! 再不上车就晚了! 上班这点事儿情人节特别活动将于2天后2月14号...

  • 再不知道这些,就真的晚了!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有着太多我们不了解的事情,我们的认知每天都在刷新。 在如今这个时代,收入的...

  • 再不努力就晚了

    “记住要仰望星空,不要低头看脚下。无论生活如何艰难,请保持一颗好奇心。” ——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5岁,再不知道时间管理就晚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ta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