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一鸣
今天跟一位作者讨论了她的文章,文章里说到她上重点高中的女儿本次考试成绩下滑,她对此有些焦虑不安。关于文章本身我没有给太多意见,而是就这件事我以过来人的身份说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她可以体谅女儿,不要给她太多压力。这件事触动了我某些情绪,借此机会我写下了这一篇跟学习压力相关的文章。
写作这几年里,我常常梦见高中的情景,几乎每一次都在考试,而我到最后永远是交白卷。看着别人陆续交卷,我的心跳越来越厉害。最终感觉心脏要蹦出身体之外,然后才猛然惊醒过来。一边大口喘息,一边庆幸:“还好是做梦……”
成为大人之后,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当学生吧。直到现在我依然觉得学生是我当过最辛苦的职业(如果学生也算职业的话)。高中三年是我人生中最难熬的一段日子,即便在梦境中重温那种情景都叫我胆颤心惊。十几年过去了,那种可怕的焦虑情绪还是潜藏在记忆里,不时钻出来咬我一下。这种情绪来源于真实的过去,一个周日的下午,我在房间里做数学模拟试卷。全试卷看下来,发现自己几乎是一道题也不会做,又是愤怒又是绝望,想撕碎试卷,更想撕碎自己。
之前我们几个连载老作者建了一个群,有一次我们在群聊中谈到了高中时代的学习压力。其中一位作者说他差点因为这个问题自杀,我听得后背发凉。其实我也曾处于崩溃的边缘,对此深有共鸣。现在看回去,才知道当时的自己处于一个多么危险的境地。可能会有朋友对此嗤之以鼻:“多大的事儿,至于吗?”如果你能面对,你应该庆幸成长的经历塑造了你这样的性格,你应该庆幸你要面对的困难和压力没有超过你的承受范围。如果能勇敢能坚强,谁愿意懦弱谁愿意受煎熬?每个人遇到的困难都是他的劫。
我的经历也不复杂,就是考上了重点高中,但是成绩跟不上,由此产生心理落差。越是想学好越是学不好,强烈的挫败感让我一度患上抑郁症。多年之后我也跟好友讨论过这个问题,如果当年我没有考上那所重点高中,之后那三年会不会过得开心一些。其实也未必,说不定没有考上的事实会成为我一段难以忘怀的失改经历,同样会让我在挫败之中度过三年。我感觉像是有一个“世外高人”用高深莫测的语气对我说:“施主,你注定有此一劫!”
高中时代里各种课程带给我无穷无尽的挫败感,然而多年之后回过头去看,当年我的伤心难过更像是一个庸人自扰的笑话。那些年里我花了无数心力又遭其无情嘲讽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在我十年之后的生活里几乎没有用武之地。我竭力回想,发现我已经记不起其中任何一个完整的知识点,也不觉得我再度掌握它们能为我现在的生活带来多少有意义的改变。
在我看来我的三年高中生涯仅仅是一个游戏,它用难度极高的游戏规则筛选出不同层次的玩家,在游戏结束的时候这些玩家才有机会作出选择,决定自己下一阶段的去留。高中的意义更偏向于筛选而并非教育。大部分知识点过度挖掘,极为深奥,失去现实的实用性。大部分人都用不上这些东西,让人感觉它们的存在意义不过是为了制造出大量的考试题目。
说到这里需要申明一下自己的观点:不是说知识不重要,而是没必要学得太难太复杂,够用就好了。在实际生活中你用过多少回多元多次方程?有多少场合需要你计算加速度?过于深奥的知识需要投入很多学习成本,如果学生将这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上,对其成长更加有利。如果学生真的喜欢这些高深的知识,他们到了大学分领域深入学习就好了。
在我的高中时代,我和身边很多人一样还处于人生中的蒙昧阶段,多年来的应试教育没有教会我们如何认识自己,我们很难去发现自己喜欢做什么,自己擅长做什么,以及这些技能如何用于日后的谋生。我们总是听到这样的说法,我们是自由的,我们的人生都是自己选择的。可事实上那并不是我们的选择,我们只是被各种外力推着走,碰得头破血流晕头转向,最后迷迷糊糊地走在某条路上,然后四周的声音对我们说,这就是你选择的路。
不是这样的,这不过是我“碰巧”走在这里,并非我“愿意”走上这条路。当我们看清自己的意愿,想走向心仪的道路时,才发现跨道的途中生出无数阻力,我们不得不丢弃很多东西,又背负上很多东西,重新打磨自己的模样,甚至把自己弄得伤痕累累。其间遇到的所有痛苦都被归结为成长的代价。
所幸的是,在高三下学期我终于从抑郁症中挣脱出来。我没有变得更厉害,只不过是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自己是差生的事实。我不再为挽回昔日的光环而去竭力挣扎,我放过了自己,于是我又活过来了。当我不再为此纠结,我的成绩反而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也出乎我预料之外。这段经历一点也不励志,看起来还有几分消极,但这就是我真实的经历。如果从这段经历里要提炼出什么对大家有用的东西,那可能就是: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要接受自己有无能为力的时候。
有时候我也会异想天开,想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真有神奇的力量让我回到高中时代,我能做些什么来拯救那个忧郁的自己?也许我苦心劝说并没有用,对当时的自己来说,他没有足够的心智去理解,也不会相信一个奇怪的陌生人。或者我会静静地坐在他身边,跟他讲自己从前的故事,告诉他我也曾经历过这样的痛苦,后来我熬过来了,希望你也可以。最后我会给他一个拥抱,对他说一声:“加油,有些路总要一个人走。但记住,成绩不是这路上唯一的风景。”
也许在多年之后,我也会对成绩不如意的女儿说出这些话。
也许文章开头的那位母亲此时也在对自己的女儿说:“我知道你很辛苦,慢慢来,考不好没关系。”
关于转载问题:请联系我的经纪人 南方有路
青春小说《晴时有风》已经上市,请大家多多支持~
我是【简书连载小说】专题主编一鸣,诚意向大家推荐【简书连载风云录】
网友评论
高中的理科真的真的太难了,如你所言,是用来筛选而不是学习!有兴趣的大可全身心投入其中,没兴趣的就是折磨!话说我超爱化学和物理……可我也基本还给老师了……
这就是痛苦的根源,学生,家长,老师,都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不知道那些层出不穷的改革措施能不能找到正确答案。
苦,不是他一个人苦。这是社会本质决定的,也是优胜略汰法则的终极目标。我们不去讨论即便不上大学也能成功的那些人(寥寥无几,如果你认为自己是那种人你可以选择不上学),我想我们应该去适应这种竞争,为自己的儿女培养乐观的性格似乎更重要
至于科目的知识,应该用于帮助我们认识自己而不是在日后生活或者工作中的应用,例如我就是这样知道了自己真的不会背书。而且我相信通过解题的确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以后就会受用无穷。
让我回想起自己的高中生活。大神回复我说自己的高中也是不太痛快的。
看了这篇文章,里有太多似曾相识。
是的,长大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不用像学生一样考试了,开心。
即使离开高中生活,即使大学毕业,我也是有n次因为梦到高中考试而从梦中惊醒。
倒不是因为交白卷,而是卷后面的大题我不会。
第一题解了一半发现不会,好吧…那么第二题,看完题目写了两个公式,发现还是不会…那么第三题,看完题目竟然连公式都不知用哪个…就这样,对着大题纠结个把小时,每每提笔却又不知如何下笔,纠结着又害怕着,害怕着害怕着…时间就过去了,身边的同学一个个交卷了。
不想成为最后一个交卷的人,但铃声已响,相对于奋笔疾书的其他同学,面红耳赤地攥着笔却满脑空白的我真的很奇怪。
我已经预感到发试卷时老师惊讶的眼神,我总是有这种能力,临近高考,在越来越进步的同学里成为一只异类。
回首…高中有太多太多回忆,只是铺满试卷的青春让我恐惧。
与大神不一样的是,我没有幡然醒悟而后心安理得,一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从未梦想成为一匹黑马,只是不想差得那么明显,却仍未通过努力如愿。
如果有机会重回那时,我可以丢掉这个机会吗?
不过,我坚信,最难的永远是明天,而我所不愿回去的已然成为昨天。
仰脸微笑,最难的明天也终究会被我们过成昨天。
生活还是需要些正能量,才能走得坦荡荡呀。
是可以抄我玩得好的,考个一百多分,但是这对我有啥意义?看着那些抄的人被老师夸,洋洋得意,每次考完都来问我成绩。而我老师就是恨铁不成钢,hahha~(严重偏科,数学成绩不及语文的四分之一)
连考好多次都没及格,觉得越走下去,路越窄。那段时间是最揪心的时候,我都想好毕业了去干什么。我也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可能最好的都在最后到来。
数学及格了,也考上了大学,眼前的路也开阔了。
成绩对高中生来说是挺重要的,对以后的人生也可能重要。
但你不把它当一回事儿,就像打了个屁一样简单。
hahha~
太给力了!
是的,通往罗马的路不止一条……你可以成绩不好,但是你不能没有一样拿的出手的,坚毅顽强的人总是能很快的找到别的土壤,在上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但也别为自己的不行找借口……留有底线在心中,就像李尚龙在《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中说的那样,你可以挂科,但不能不爱学习……
但是很有道理,,,
?
某些 题目,可能 一生 只见过 一次,—— 那就是在 高考 时,……
│\__╭╭╭╭╭__/│
│ - - │
│≡ o ≡ │
╰——┬O◤▽◥O┬——╯
| o |
|╭---╮|
我是如此的心大,那次是第一手心出汗,不知道第二次是什么时候……
知识都是融入你整个人的知识储备了,即使你一时无法回忆起学了什么知识,但这些东西依然深入你的骨髓。如果你没有高中的学习,能有现在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技巧?
人不是一年长大的,过去的经历都在你身上留下了痕迹。一年年的教材都在你我们身上留下了很多东西,知识让我们明白应该怎么过好生活。我们也正是这样一步步成熟,没有高中文化,也许连抑郁症是什么都不明白,更不会在这里写什么文章了。🙃
我同意的地方在于,也许不应该为了应试教育这么过分逼迫,为了分数不顾精神和生理健康。
另外,理不辩不明,争论没有什么不好的,尊重对方的观点并辩证回应,自然会得到更好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