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是半年前,那时候练习瑜伽已有一段时日。
虽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瑜伽练习者,练习也停留在简单体式,不懂瑜伽的内涵和外延,却隐隐有种瓶颈期的停滞。普通的会员课已经成为了我的舒适区,少了进步的空间。
于是,有了进一步学习的念头,却由于时间安排的不确定,暂时搁置。
一次偶然间,加了巧玲老师的微信,初步了解了一下瑜伽馆的环境,不论是装修风格、场内布局、地理环境,都给我眼前一亮的惊喜,透露出主人生活的精致,和对瑜伽事业的用心。
当时也是有考虑过别的馆去学习的。有名气更大、师资更强、教学体系更全面的。
但我想,我愿意走近瑜伽的,不仅仅是体式的练习和一招一式,也不仅仅是拿去应聘的一纸证书。
我更愿意的是深入了解瑜伽的文化和哲学,跟随一位能传道解惑的良师,认识一群乐观善良的益友,并以所学,来更好地经营自己的生活、帮助身边的人。
我最终还是选择老师这里,将它当做一处,内心的栖息之地,调身、静心。
清晨常常一段时间没回去,偶尔回家再见面时会有种“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的感觉:相比起部分人的生活浑浑噩噩毫无起色,练习瑜伽的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道路不断学习、修行,无论是气色、谈吐还是身体状况,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改变。
而每一次与老师的谈话,都能让我受益匪浅。
这段时间在自我练习中,左手手肘有轻微的劳损。我原以为是三年前的旧伤,通过练习透露出隐藏已久的隐患,提醒我该对自己身体的每一处保持觉知。
肱骨外上髁就像高中远足40公里的时候,膝关节酸疼,那时候老涂说:“这种长时间的、做到极致的运动总会暴露出你身体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你平常看不到的。”
但我还是想继续,一方面是珍惜学习的机会,一方面是希望自身的问题可以通过激发潜能,或者说是磨炼意志来解决。
就像人们在面对生活的时,有些选择知趣地放弃,而我就是对自己明确想要的东西固执地坚持。
但我忽略的是,瑜伽不是这样的:
瑜伽不是让你去争,去夺取生命中的什么目标。
瑜伽是让你与自己的身体对话,达到身心灵的和谐共处,才足以应付生活的劫难。一无所求,才是最大的争取。
在纠结了好多天了之后,才决定去打扰老师,请教要不要继续练习的这个问题。
因为最近天凉了,手肘也愈发酸疼,放射性地影响一侧的手臂。烦恼了好多天,这样的劳损影响了我周日的瑜伽课。
有些时候我们知道的一些道理,却在事情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时候深陷其中,难以跳出感性去理性地判断。想起我给会员上课的时候,面对不同身体层面的问题,我也会建议尽力而为,但不要勉强,顺从中庸和平衡。但到自己身上,也执着于体式了。
一定程度上,你的意念会改变身体和生命的状态。但当事物无法改变时,就应该学会断离和舍弃,不得即转念。
最让我深有所感的是老师的那句话: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想要成为谁,最后却失去了自己。但其实自己才是最真实的那一个。
于是我决定不去了。
跟舍友说,我不去了。舍友一致回答:嗯!感觉特别温暖,我知道她们都关心我的身体了,不想让我强求。
暗自难过了一会,舍友以为我是遗憾没去练习,还劝我以后还有机会。
其实我是跟老师聊完之后,难过这些练习瑜伽最基础的道理,却还是让自己执着放不下了这么多天。还需要老师点破才明白。
不去练习瑜伽的周末,允许自己在宿舍打打字,然后泡杯咖啡,去图书馆刷六级。
美国神学家卡尔·保罗:“请赐我宁静,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一切;赐我勇气,去改变我所能改变的一切;并赐我智慧,去分辨两者的不同。”
共勉。
早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