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采集:
1.别人或许会影响或说服你,可最后,是你自己在决定要选择什么样的感受,包括愤怒,也包括悲伤。
我们做这些选择时都是无意识的,更像是一种条件反射。
我们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还包括自己的情绪,这才是成年人会做的事情。
2.在我们的咨询合作过程中,你走过了一段重要的历程,我只能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心理成长的过程。你从依赖变成了对抗依赖,然后最终走入了独立的状态。
3.最初来这里时,你对人非常依赖,像个孩子。你期望我来给你答案,你看我的眼神总像孩子寻求父母的认可。
4.你正面对抗我,意味着你情感的钟摆从依赖的一头甩到了对我发怒排斥的另一头。其实,你是在反抗你对我的依赖。
在你宣告对自己拥有主权的那刻起,你便能独立行事了。
5.情绪正是自我的核心。无论何时,只要我们的情绪真正获得理解,就能有成长的机会。这就是真正在实践中学习。
6.情商真正的意思是理解你内心的情感世界,并且还能掌控它。
高情商的人,都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他们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但也许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控制冲动,也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
7.情商和理解别人有关,一个高情商的人能辨识他人的感受,这称为“共情”。
情感智力中最大的技能是通过理解和回应对方的情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8.情感智力能让你在自我成长和完善的路上走得更远,因为它将带你从独立的个体走向共生的关系。
9.独立的人时刻守护新发现的自主权。共生性则体现出成熟和自我接纳,还包括求同存异地接纳他人。共生性可以让你在社交和工作上与别人有效联结,协同合作。
10.人们太容易让重要的事件就这么过去,忘记关注或为它们庆祝,也许是因为我们通常都只在事后才明白它们有多重要。
一行精华:
最后,是你自己在决定要选择什么样的感受,包括愤怒,也包括悲伤。
心理成长的过程:从依赖变成了对抗依赖,然后最终走入了独立的状态。
共生性体现出成熟和自我接纳,还包括求同存异地接纳他人。
触动,反思,改变:
整本书用了蛤蟆这个拟人化的主人公,阐释了儿童心理成长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其背后的原因,也指出了走出这些心理误区所必要的路径,就是自我觉知与接纳。
每个人的生理成长过程,都是从依赖走向独立,这其中有明显可观察到的变化,同时也推动了成长。
而每个人的心理成长过程,相对就更复杂,人心内部的变化很难察觉,原有的惯性也会阻止或拖延成长。因此很多人,即便生理上已经走出依赖期了,心理上却陷入依赖无法自拔,俗称“长不大”。
当身心发展的不同步反差出现,内心的迷茫就难以避免,总觉得心里有两个持相反意见的小人在争吵。
心理医生可以作为外力推动病人的心理成长,但从依赖变成对抗依赖,再发展到独立,最后能接纳不同意见和人,这个过程,必须靠自己的学习与践行,没有捷径可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