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听说,小时候我在爷爷奶奶家住过半年,可我并没有因为这样更爱他们。
因为,提出让我住过去的人,是那个重男轻女的奶奶,有了弟弟后,她担心我会分走妈妈的精力,愿意照顾我也不是因为爱我,是因为爱弟弟。
很庆幸那时候的我太小,不记得所有的事情。如果能想起来,我应该会哭的很伤心吧。
很幸运,爸爸妈妈很爱我,在我回归家庭后,他们总是尽量的给予我们同样的爱。可能是因为很多的老人都偏爱男孩,很多的年轻人又都敬重老人,所以在我们的小家庭里,爸爸妈妈几乎是在用生命爱自己的每一个孩子,甚至对女孩是偏爱。可能,那时候他们就知道,女孩子长大后,苦是吃不完的。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我们都长大了。
长大后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离开家,越远越好。
但我并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
我很爱那个家,以至于到现在偶尔想起童年的趣事都忍不住的咧嘴笑。
记得五六岁时,妈妈带我们去过一个河边,应该是个秋天,因为记忆里是一片泛黄的狗尾巴草。她给我们编了狗尾巴皇冠,戴在头上,觉得自己酷酷的。她还喜欢哼歌,没有太多词,可能是她小的时候外婆最爱唱的曲儿。
那条河是在我们家和外婆家中间,以至于很多年后我不由猜想,是不是当时哼歌的妈妈并不快乐,她想回家,只是走到一半停下来了?可是那个下午,我是真的很快乐,长大后常常有意去想很多快乐的事,那个画面回忆了很多次。
最终没有如愿以偿,我还是留在了这里。
高考结束后,我把志愿报到西部,那个城市那个院校那个专业对外招生只有两人,我滑档了。
大学毕业后,我又把简历发到南部,然后收拾行李,兴高采烈的去了。一个月后,一起去的同学太想家了,看到她一次次躲进厕所偷偷地哭,我似乎也感到了鼻子酸酸的。于是,一起回来了。
很多年里,我似乎一直在寻找一个地方,可以让自己安心。
去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人,可我总觉得自己不像游客,倒像个孤儿。
慢慢,爱上了写作。与其说是写作,不如说是记录,记录向往,记录成长,记录悲伤。我甚至怀疑,自己记录的文字要比看过的书多得多。
其实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惨,也待我不薄,是我亲手把自己关进了小黑屋。一直觉得自己像是站在一个小小的、高高的、周围没有扶手的浮云上。
我发现,人是不能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如果我把自己想象成一条鱼,就会渴望海洋,可我并不真是一条鱼,即便是浩瀚的海洋也滋养不了我,反而会被淹死。既然生活在陆地上,我就应该学会享受阳光和土壤,学会播撒种子和收获希望。沉迷想象,只会蒙蔽住双眼,忘记自己所拥有的。
以前我总追问,人为什么而活,为什么而坚持,又为什么要救赎,难道真像释迦牟尼所说“人生来就是受苦”的?
现在觉得,从生到死不是为了某种目的,甚至没有任何意义,就只为体验,体验人情冷暖、四季变迁,体验从年轻到衰老、从存在到消亡。当我们感受的悲伤或喜乐过于强烈时,是因为我们与众不同,比麻木的灵魂体验了更多的人间悲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