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医院行

作者: 琥珀的小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18-08-16 17:52 被阅读104次

    文/琥珀梧桐

    图片来自网络

    从2013年女儿手术后,随后每隔3个月、6个月到现在可以12个月的复查,我们已经做了5年。从最开始的现场预约到电话预约再到现在的网上预约,预约挂号的难度也在不断升级。去年还能幸运的在网上预约到,今年提前了一两个月预约,还是没有预约到。已经记不清熬了多少个凌晨(都是凌晨放号),2部手机、2台电脑,一次都没抢到过号,几乎每次都是1秒钟就全都没有了。眼看暑假已经过去很多,如果很晚才去复查,到开学时,她的眼睛可能还不能恢复。

    不能再等了,我们去医院加号。

    我们提前一天坐火车到上海,安顿下来。

    我对Q先生说,“明天早上我去排队吧,反正我能早起。”

    “还是我去吧,你和孩子晚点去。”

    “你平时都是7点才起,我们加号要很早就去排队的,还是我去吧。”

    “我设了明天3点的闹钟,你一个人打车我不放心。”

    最后争论的结果,还是Q先生去排队,我和女儿晚点去。因为特需门诊7点才开门,医生8:30才坐诊,那位专家有时需要去查房,可能到十点左右才来。

    第二天凌晨3点,Q先生闹铃一响,便立刻起来,简单洗漱完,便出发去医院了。随后我便和他随时保持着“前线”的动态联系,他到那的时候,已经有一部分人开始排队了,他们都是从外地过来,夜里下了火车,便赶了过来,地上随便铺张报纸,便躺下休息。

    6:00,我和女儿从住处出发,到达医院时,特需12F的大门已开。我先找了个座位把女儿安顿好,随后到加号人员排队的安全出口那,把早饭塞给Q先生,让他去座位那休息下,我来替换他继续排队。此时,加号处的队伍已分为2队,一队是3岁以下的孩子(他们享有优先加号权),一队是3岁以上的孩子包括成人,虽然Q先生来得早,可回头看了一下,3岁以下的队伍已经在楼梯那蜿蜒了好几圈,而且还有不断抱孩子过来继续排队的。反观我们这一队,虽然排在前十,但可想而知,今天势必有一场“硬仗”要打啊,我不禁长吁一口气。

    因为时间还早,医生们要8:30才上班,我便和前面的几位队友闲聊起来,话题无非是各家孩子的情况。交谈中,了解到,其中一位,他们家的孩子跟我女儿一样的病情,现在上一年级,视力非常不好,上课基本上靠听,看书、做作业只能依靠放大镜。即使是这样,孩子的成绩依然很好,而且非常活泼。另一位,孩子也和我们年龄相仿,之前已经在别家医院治疗过,但一直无法确诊,所以才来上海。因为这个专家在这方面是权威,每周特需门诊的两天,大批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下到刚出生的婴儿,上到耄耋老人,把这个门诊处挤得水泄不通。

    8:30,医生护士们陆续来了,排队的人们又重振了一下精神。随着叫号系统的开启,那些有号的陆陆续续进行了初诊。一段时间后,不知是谁叫了一声,“加号的过来排队。”我们仿佛听到了“圣旨”一般的雀跃。原先担心,一天的有号病人已经很多了,会不会没有机会轮到我们加号,先前有听大家在议论,那位专家如果有特殊事情,当天可能就不会加号了。现在只要能加到号,排到多晚,都值。那些加到号的,无一不是拿着单子,百米冲刺般的去排队付费,因为待会就诊就是按照发票上面的就诊号码就诊。Q先生虽然拿到单子后也跑了,但不如部分队友“灵活”,他们索性放弃了人工挂号收费,直接自助机器上付费,最终结果是,原先排在我们后面的几位,就诊号码却在我们前面。要知道在这个医院,相差几个号,可能就要多等几个小时,这一点都不夸张,因为接下来还有漫长的排队之旅。

    11:30,终于叫到了我们的号,我带女儿进去进行一系列初诊,初诊医生随后又开了一堆检查的单子。拿到单子,我立刻把相关资料给Q先生,Q先生立马冲刺到自助机器那付款。付好后,我们又继续向眼科的普通门诊楼出发,电梯实在等的心急,Q先生索性放弃电梯,直接爬楼梯。可当我们到那的时候,上午的门诊医生已经下班了,我们的那几项检查都要等到下午13:30医生上班后。没办法,只能把发票单先放到叫号处排队,我让Q先生在那休息,我和女儿下去买点干粮,回来简单吃一下。环顾周围等候的人们,无一不是大包小包,甚至拖着行李箱的,许是早上都起的很早,这时大家都开始补眠。我抱着女儿也开始休息,下午还要继续“战斗”。

    13:30,医生开始上班了,我们检查完一个项目,又继续排队等待下一个检查项目,等待的时间真是漫长。

    15:45,终于项目都检查完了。我们拿着各项检查单又火速跑向特需门诊大楼的12F,因为那里还有新一轮的排队。到了那里才了解到,3岁以下的幼儿还没开始最后的复查,要等他们全部复查完,才轮到我们。

    18:00,终于轮到3岁以上的,我们把病历交给负责的护士,进行新一轮排队,等待叫号。

    我们在门外焦急的等待着,只要这最后一轮复查没有问题的话,我们此次检查才算结束。终于叫到我们的号,我带女儿进去,又是排队。那位专家每次都是检查一位,其余3位坐在那等候,另外5位就在门外的等候区等候,我们就是门外等候之一。

    19:15,轮到我们,助理调出女儿今天检查的所有检查单,还有之前复查的资料(医院一般都会保留病人好几年的资料),只看见那位专家看了看检查结果,随后拿出一个本子,写了一段看不懂的医学名词,并对身后的助理们说,“这个孩子还要去加做几项检查。”我的心顿时提起来,变得很忐忑。出了门,立马告知Q先生还要做检查,Q先生也有点懵了,先前几年复查都不曾遇到过这种情况。缴完费,又冲到了门诊大楼,到某个科室告知了医生情况。因为普通门诊的部分科室为了配合特需门诊的检查要求,有些还没有下班。陆陆续续又做了几个项目,听到医生们之间的交谈,好像某些数据和先前的检查有误差,所以他们不断的反复验证,我想问问,医生也不和我多说。

    20:20,收齐加检项目的检查单,再次冲到特需大楼,把单子交给护士,再次在那等候。专家和助理们查看后,又拿出本子记录下了什么(我一直都不明白他们的意图)。随后专家在病历上写上“6-12个月复查’,助理跟我解释,孩子病情目前稳定。至此,我的心才落下来。出了候诊室,此刻的大厅里还坐着很多等待最后检查的人们,整个特需12楼依然灯火通明,这些远道而来的人们,无一不是想从医生那里得到“稳定”二字。

    21:00,离开12楼,今年的医院之行终于结束了。回头再看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承载了多少人的悲欢离合,如果可以,我真不想再来这里。这么多年,那一幕幕依然记忆犹新。

    那个跪在门诊室门口痛哭的妈妈;

    那些出生就是全盲的孩子,动手术也只是保眼球;

    那些双眼只有光感的孩子;

    那些只有一个眼睛有视力的孩子;

    .........

    曾经的我也痛哭过,也感慨过命运的不公,可是后来明白了,眼泪根本改变不了任何东西,与其沉陷其中,不如让自己和孩子变得更坚强。

    孩子,你不用怕,妈妈会做你的眼,带你领略四季的变幻,带你穿越拥挤的人潮,带你阅读浩瀚的书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又是一年医院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cvo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