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刚醒,看到姐姐微信发的一条信息,去拔小笋子吗?
去哪呢,我问。
姐姐回复,还是去年的地方,伍大姐在家等我们。
伍大姐是姐姐的老同事,家住离县城不远的一个村庄,去年就是她带我们去拔小笋子的。
轻轻将窗帘拉了条小缝,外面阳光正好,又是一个大晴天。
今年的五一假期,天公真是作美,正是外出游玩好时节。
但我还是躲避了这次旅游高峰。
放假前朋友聊天时就问,这个假期准备去哪呢?
我说,哪也不去,就在家宅着,不去路上添堵,也不去景区凑热闹。
三年来第一个小长假这样全面放开,不难想像,旅游景区是何等火爆。
旅行社、动车票、景点预约等数据显示,今年的五一小长假一票难求。
朋友圈九宫格中的人从众场景,也证实了这一点。
不喜热闹的我,没有去凑热闹的兴趣,也没有去凑热闹的勇气。
五一小长假已过三天了,我在家宅了三天。
其实,在家看看书,朋友圈看看景,也挺好,只是有点辜负了这晴好天气。
这时姐姐又发过来一条信息,今天天气好,没事出去玩一下,今年小笋子多哟。
都说今年小笋子当季,又在家宅了三天,经她这么一说,忍不住还是答应了。
去年也和姐姐一起去拔过一次小笋子,路程不是很远,但是去年的小笋子不是很多。
对于我一个不经常体力劳动的人来说,更是收获不多,只当是户外游玩了一下。
和姐姐约好了早餐地点和时间,赶紧起床洗漱准备。
小县城也有小地方的好,路近,也不堵车,半个小时后我们都到达了约定早餐店,吃好早点,一人骑了一辆电动车出发了。
迎着太阳,骑行在乡间小路上,微风拂过,不冷不热,很是舒适惬意。
这也许是一年中最适合户外活动的季节和天气了。
拔小笋的地方不是很远,骑车十几分钟就到了。
伍大姐已在路边等我们,车子停在路边,走过一段田埂小路,就是我们的目的地。
今年的小笋果然是多,走在路上,脚边都有三三两两的小笋,我忍不住弯腰去拔。
伍大姐见状制止,现在不拔,一会儿就到了,就在前面,等一会有许多的。
顺着伍大姐手指的方向,看到一个小山坡,坡的上面是一片小竹林。
这个地方去年也来过,只是长时间没来,乡间小路又大同小异,少有标志性建筑,忘了路了。
经她提起,似乎又有了记忆。
跟随着伍大姐一路来到小山坡边。
都说今年小笋子多,来的时候脑海里想像过多的样子,但真的看到地上长了这么多小笋子,还是出乎了我的预料。
小竹林里,小山坡边,高低不齐的林立着一小片一小片的小竹笋。
小竹笋很是常见,尤其是这个季节,小竹笋正是兴长的时候,菜市场、流动摊点,随处可见,带笋衣的,不带笋衣的,都有。
但当看到它生长在土地上的时候,当亲手去拔它的时候,还是有不一样的感觉。
青青的外壳,高低不齐,一小片一小片,看着都满是欢喜,反而不忍心下手了。
看着姐姐已经开始动手,我也跟在后面拔起来。
伍大姐说,分开来拔,这样拔得快一点也多一点。
姐姐说,我们也是拔的好玩呢,多少没关系。
也是,现在的小笋子很便宜,二三元一斤,还剥了笋外壳,我们来拔笋也是好玩,给这个假期增加点乐趣。
我们边拔边闲聊,不时还发表着自己的观点。
这里的小笋子好多哟。
这个小笋子好大哟。
这个小笋子要早两天拔就更好了。
是的呢,早两天最好了,不嫩不老。
伍大姐趁机又发出了明年的邀请,你们明年有时间再来,明年来要来早一点。
闲聊之间,不知不觉,就拔了一大袋小笋子,孟大姐和姐姐拔得更多。
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还是开心的。
拔笋,愉悦了我们的心情,这时笋的价值已超越了它本身的价值。
毕竟,快乐是无价的。
回来的路上,不禁在想,同样的地点,去年很是稀疏,今年却似乎成倍生长,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植物生长的大小年规律吗?
如此,明年还会有这“丰”景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89153/5e00e098e4f3688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