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周公对召公说帮助我,我只是想成为一个好的辅政,效仿那些人君还小,扶他一把的名臣。
君奭·三
原文 公曰:「呜呼!君肆其监于兹。我受命无疆,惟休,亦大惟艰。告君乃猷裕,我不以后人迷。」
周公说:“唉!今天奭你也看到了,我受命无疆,既是值得庆祝的事,也很艰难(天命无常)。告诉你是希望你能容我,使我的心迹不让后人产生疑惑。”
猷是谋。裕是容。周公写《君奭》是求得谅解——我无二心。
原文 公曰:「前人敷乃心乃悉,命汝作汝民极。曰:『汝明勖偶王,在亶。乘兹大命,惟文王德丕承,无疆之恤。』」
这一段注疏也是一气呵成。
敷是布,悉是尽。极,注意是中,就像乱是治,古文的意思可能与我们如今的常识相冲突。偶是耦合。
江氏声说:周公和召公都受了武王的顾命,辅佐成王。
周公说:“武王安排你尽心辅佐,命你站在民众的立场,说:‘你以明德辅佐王,靠的是诚心。承受此大命,继承文王之德,责任重大,忧虑没有终点。’”
原文 公曰:「君!告汝,朕允。保奭,其汝克敬,以予监于殷丧大否,肆念我天威。予不允,惟若兹诰?予惟曰襄我,二人汝有合哉!言曰:『在时二人,天休兹至,惟时二人,弗戡。』其汝克敬德,明我俊民,在让后人,于丕时。呜呼!笃棐时二人,我式克至于今日休。我咸成文王功于不怠,丕冒,海隅出日,莫不率俾。」
允是诚心。保是召公的官职名称。前面喊君,又喊保奭。这是古文的节奏,也是周公通过官职点出召公你的职责。
周公说:“奭!跟你说,我诚心诚意。你辅助成王,能敬,和我监视殷商丧亡的教训,长念我受命于天。我心如果不诚,怎么会有这诰书?”
襄是成。二人,《王制》记载周有八伯,其中直接辅佐天子的有两人——左右二伯。
周公说:“你襄助成就我,我们两人好好合作。有人说:‘有这两人,上天不断降下美事,没有比这两人更能胜任的了。’你能敬德,明扬有才俊的人,那么我也可以让位给后来的人,让他奉天行事。”
周公继续说:“此时能够厚辅王业的人只有你我两人,用我能带来今日之庆事。”
俾是循,东海日出处都能遵循教令,这是治理大功。
周公说:“你我两人勤劳助成文王的功业,继续大懋勉,使东海一隅日出的地方,也能循职。”
原文 公曰:「君!予不惠,若兹多诰。予惟用闵于天越民。」
惠是智慧。闵是悼。
周公说:“奭啊!我没有任何智慧,所以才如此啰嗦多诰。我只有悲悯于天命和民心的不易保护。”
天命也好,民心也罢,只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对待。
原文 公曰:「呜呼!君惟乃知民德!罔不能厥初,惟其终?祗若兹。往,敬用治!」
全文最后一段了。
周公说:“唉!你也知道民众的德行,虎头容易,虎尾难啊!”
周公的意思非常明确,要善始善终,我是不会去国的。
周公最后对召公说:“我要说的就是这些了。你去吧,用敬治国。”
谈话就此结束。
打完,收工。明天《多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