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惦念着能来写点什么,可每天又几无动笔,还是觉得属于写作的时间有点不够,输入也超级不够。
侄女隔三差五会给我聊聊天,她在一线大城上海,可悲的童年,让她几无幸福感可言,因为父母太重男轻女了,从小就让她承担太多,没有给予一个孩子应有的待遇,反而把她有的夺了去全部给她弟,所以她在原生家庭里的确是不够幸福的,几乎都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如今她说自己的女儿让她感受到了幸福的味道,她愿意用生命去守护自己孩子的幸福。每一次和我聊天,我都能感受到她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她女儿,女儿是她全部人生的意义,我却总对她说,我的人生除了孩子,我还是我自己,我不会围绕孩子转一辈子的,特别是不会就此放弃对自己理想生活的追求和选择。
但目前的事实是,她还在职场上班,虽然也没太大的长进,守着点固定的死工资,很多时候我能感受到她的不快乐,但还是硬着头皮上,因为生活不易。而我,却辞职在家陪伴育儿,专心家事,以往每个月工资是她几倍,现在没啥收入,在物质层面购买力下降不少,但在心灵方面,我自感自己是丰富而充实的。
本来我辞职的初衷是希望陪老大好好适应小学生活,把成绩和德智体美劳都能搞得不错,从小可以树立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可偏巧在这个阶段我又打算怀了老二,先生疫情这两年也大多时候是相对自由的,我们对老二的陪伴真的远远超越了老大的0-3岁,有时候我觉得老二在精神上是富足的,物质上虽然贫乏了点,毕竟不像当年她哥那样,从小乐高玩具就花了几万块,连买个恐龙玩具也能花一千多块,至于奥特曼、超级飞侠、各类型号大小不一的汽车、飞机、飞船、玩具枪.......那更是不在话下,我们以前没打算要二胎的,因此把很多玩具都丢了,而且丢了很多次,但家里的抽屉里到如今还能翻出几大箱的玩具来,也许是以前太忙碌,对老大更多时候是通过购买一些物质来弥补陪伴的不足,如今对待老二我们既没有以前的购买力,也觉得很多玩具买了纯属浪费,从她出生至今十五个月,买的玩具费用应该没超过一千块。但我知道女孩子花钱的地方还在以后,越大越比男孩子花钱需要更充裕些,女孩子的富养不只是心灵的,也需要在物质上跟上。
这段时间以来,我忙于家务和照顾孩子,更新少了,因为女儿十天前出去玩,被另外一个孩子的感冒传染了,回到家的第二天她也感冒了,至今十来天才见好,我才放心地在黎明起身,来亲近下写作,在这之前的任何时候几乎24小时,我都陪着她守护着她,怕她夜里蹬被子,怕她咳嗽了,又怕她鼻塞难受,整晚整晚地搂抱着她入睡。育儿是艰辛的,也是担忧的,孩子有一点不好不舒服,最难过的是父母,特别是妈妈,养儿方知父母恩。我之所以说自己是孩子妈,还是我自己,因为我也是别人的孩子,我也有自己的妈妈,我不能让自己的所有人生理想只围绕孩子,也要为自己的父母考虑些什么,做些什么。
我以前有勇气是因为妈妈给予的无私真爱,也让我敢于在多个一线大城市,过着动荡不确定的生活,无畏前行。现在我有勇气是因为我妈赋予了我长期的思维习惯,我足够心灵强大,哪怕在家里带娃,我仍然觉得我也是可以做回优秀的职场人的,我不害怕被任何人抛弃,也不怕年华渐长,因为我从未对自己放弃过。我也希望孩子有一天早点意识到,在任何时候任何阶段,要做好自己,要有自己的理想,不要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寄托在别人的身上,也不要让自己的人生活成别人的附庸,必须做自己,最好的自己。
当然父母对孩子都有希冀和期盼的,我也有,所以我放弃高薪,放弃更加高大上的生活状态,因为我深知孩子的成长有效期很短,我必须在他们还小时,做一个在归位状态的母亲,让他们的童年时不仅能够充满亲情的温暖️,也可以知道从小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对于老大,这两年陪伴最大的成果是,他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几乎不用去提醒他,每天他都会去阅读,至少目前每年看过的书超越了我,在学习成绩上目前不算出众,中等水平,也胸无大志似的,但我相信他爱阅读一定能帮助他过更好的人生。如今,我家里最多的也是书,我也希望他能早点步入经典的世界,这是我对孩子的当下期盼了。
至于老二,我想给她每天读读古诗词,唱唱儿歌,她的注意力是真的极为有限,耐不住性子,就连吃饭都是追着喂完的。我觉得有必要开始树立和训练她的规矩了,目前她还不太善于讲话表达,倒是啥都能听懂了,我想我可以开始诗词的启蒙了。
在我看来,不负热爱最平常的解释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爱做的事去做,日日做,而且有一天不做就浑身不舒服,这些热爱包括孩子爱阅读,我爱着平凡的生活......但活着的每一天,我们的热爱尽量围绕自己的心里想法来,不要让自己的人生为他人作嫁衣裳,当然在对待孩子和亲人朋友这块,可以有所侧重,但任何时候不要忘了自己,自己的热爱,不辜负自己才是不会后悔的一生,我相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