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吴虹校长出了几道题让小伙伴们思考:
没有任何限制,让你想教什么就教什么,你会教什么?让你想怎么教就怎么教,你会怎么教?
看到这几个思考题,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怎么有可能?
我第一反应就是这样的。
怎么有可能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怎么可能想怎么教就怎么教?
不过我马上想到谢云老师说过的话,你连想都不敢想的美,怎么有可能做得好呢?
也是。现实生活瞬息万变,美好还是应该经常想的,万一就实现了呢?
比如谁也没有想过朱永新老师描述的未来学校,一下子离我们这么近。
所以吴校的这个脑洞大开的思考题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既然有意义就用心思考吧。
让我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我会教什么?让我想怎么教就怎么教,我会怎么教?
如果可以这么随心所欲,我想教的是综合学科,而且是带任务能活动的综合学科。
我想跟其他老师或有才能的人一起合作,跟孩子们一起活动,一起实践,一起思考,然后我们再记录交流总结。
比如确定一项活动研究豆子。
我们陪着孩子们一起种豆:松土、点豆、施肥、浇水、除虫。边种豆边观察记录。
记录的时候,也可以请美术老师教他们怎么画豆苗、豆秧、豆子……
语文老师可以教大家如何描述,如何表达。
我可以引导大家怎么观察,怎么记录,可以教大家记录数据做统计表等等。
我们可以一起体验豆子的成长过程。
豆子成熟后,我们可以采摘并做成各种食物。
我们可以请有经验的家长或能人教大家做美食(可以到班级里面来教,也可以线上直播或做成微视频)。做豆子全席。
直接把豆子和地瓜放一起蒸;把豆子炒了以后拌上白糖;豆子拿去和肉等东西一起煮;豆子拿去磨磨成豆浆;豆子做成豆腐;豆子做成豆花;豆子拿去发酵,做成酱油……
大家可以在观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劳动的乐趣,品尝到劳动的成果。
在观察与记录中写作能力获得提高。在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获得数学技能。
对,就是这种课不要割裂掉,而是有一个持续的过程,有一份惦念。在多个人的协助下,孩子们能真正地投入到活动中,投入到学习中。
孩子们玩的天性不再被压抑,而是能解放双手双脚,甚至贪吃的味蕾也能得到满足,小吃货也变得可爱。
这像不像项目式学习呢?
畅想到这里,忽然特别期待寒假的"对话生活"项目式学习。
寒假认真学习以后,希望新学期自己能把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科学探究活动做起来。也许不能做成畅想的那么完善,那么美好。但像种豆子这种持续的种植活动、观察记录,如果要做还是能做得起来的。
2021年先想得美,再尝试着做起来。像陶行知一样知行结合,干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