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震,字伯起,东汉时期名臣。
杨震少时师从太常桓郁,随其研习《欧阳尚书》。他通晓经籍、博览群书,有“关西孔子杨伯起”之称。杨震不应州郡礼命数十年,至五十岁时,才开始步入仕途。被大将军邓骘征辟,又举茂才,历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元初四年,入朝为太仆,迁太常。永宁元年,升为司徒。延光二年,代刘恺为太尉。他为官正直,不屈权贵,又屡次上疏直言时政之弊,因而为中常侍樊丰所忌恨。

杨震任太守时,路过昌邑,他的学生王密来看望他。深夜无人时,又携十斤悄悄送给杨震。作为恩师对自己的知遇之恩。然杨震却叫他拿回去,王密说"此处无人,无人如晓恩师何不収下”。杨震说"怎说无人,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王密脸红,只好悻悻然离去。这便是暮夜却金的故事。
杨震后来官越做越大,成了权倾朝野的高官。但他依然衣着俭仆,用度节约,出门常常不坐马车,而选择步行。他的子孙后代也比较节约。当时很多人不理解呀,就问他,你身为朝庭高官,就算不为自己着想,难道就不为子孙后代考虑而留下一些积蓄吗。杨震说,我只要问心无愧便好,只要在我百年之后,有人指着我的后代子孙说,这个人是清官的后代。我就知足了,这就是我留给他们最好的遗产。
可见杨震的高风亮节,真是令人心生敬佩。
只可惜这样的一位大儒,这样一位名臣却在晚年遭奸人诬陷,糊涂皇帝听信谗言将他罢免,责其回归故里。他羞愧难当,在回归途中服毒自尽。可惜一代名臣却落到如此悽凉下场。
直到三年后,新皇登基才替他下诏平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