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每天300字三笑集
论语新视界098|升米恩斗米仇:君子周急不济富

论语新视界098|升米恩斗米仇:君子周急不济富

作者: 龙门村夫 | 来源:发表于2019-05-03 08:02 被阅读26次
    论语新视界098|升米恩斗米仇:君子周急不济富

    公西赤,姓公西,名赤,字子华,亦称公西华,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七十二贤人之一,比孔子小四十二岁。公西赤以长于祭祀之礼、宾客之礼著称,且善于交际。孔子让弟子们谈理想的时候,公西赤曾经说:“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论语·先进》11·26)孟武伯曾经向孔子问起公西赤,孔子回答说:“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论语·公冶长》5·8)

    公西赤跟孔子学成之后,为鲁国出使齐国。但家里尚有老母在,自己出国当大使了,母亲没人照顾,心里有点粘粘糊糊,就跟同学冉求说了。冉求同学很仗义,就去向孔子请求给公西赤家补助一些谷米。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济富。”(《论语·雍也》6.4)

    冉子,就是冉有,在《论语》书中被孔子弟子称为“子”的只有四五个人,冉有其中之一。粟与米连用时,粟指带壳的谷粒,去壳以后叫做米;粟字单用时,就是指米了。根据前些人考证,釜、庾、秉都是古代计量单位,一釜约等于六斗四升,一庾等于二斗四升,一秉等于一百六十斗(古代的斗、升跟后来的斗、升不同,六斗四升大概相当于后来的一斗二升)。

    论语新视界098|升米恩斗米仇:君子周急不济富

    冉求请求给公西赤家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行,给他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他二斗四升。”冉求却给了八百斗,是孔子答应的近一百倍了——确实有点过分了。孔子很不高兴,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是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是周济富人的人。”

    冉求被孔子批评还不止这一次。公元前562年、公元前537年,鲁国三桓曾两次三分鲁国公室,积聚了大量财富。冉求在季氏府任职的时候,又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孔子那是相当地生气,表示不承认冉求是自己的学生,而且让其他学生打着鼓去声讨冉求。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11·17)

    中国人讲求互相帮助,这是人道主义,是应当提倡的美德。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也都是人们愿意做的事情。但是,孔子认为,帮助人,也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特别是对于穷人,是应当周济的,这是义不容辞的。对于富人,还是少做一些“锦上添花”的事,——当然,锦上添花也不是不可以。

    论语新视界098|升米恩斗米仇:君子周急不济富

    孔子认为,公西赤出使齐国,可以“乘肥马,衣轻裘”,坐着大马拉的豪华车子,穿着轻便华丽的衣服,就不应当再给他母亲那么多粟,——可能公西赤家还没那么穷。

    孔子的指导思想是这样的,因此,他处理问题的方式就不同。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论语·雍也》6.5)

    原思,也就是原宪,字子思,也是孔子的学生,曾经做过孔子家的“宰”,也就是管家。

    原宪家里很穷,《庄子》中“原宪居鲁”曾记载过他的窘况。原宪给孔子家当管家的时候,孔子给他九百石的俸米,原宪嫌太多了,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你如果觉得吃不完,可以给你的乡亲们。”

    古代以五家为邻,25家为里,12500家为乡,500家为党。邻里乡党我们现在还常说,简而言之,就是邻居、亲戚或者其他乡亲们。

    冉有的多予和原宪的推辞,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处世风格。

    论语新视界098|升米恩斗米仇:君子周急不济富

    中国古代有“升米恩斗米仇”的说法,是指如果别人在危难的时候你给他很小的帮助,他会感激你。可如果给人的帮助太多,让其形成了依赖,一旦停止帮助,反而会让人忌恨。

    这句话用在这里可能不太恰当,但有的时候,我们确实需要考虑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这是一个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新视界098|升米恩斗米仇:君子周急不济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ka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