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冰台】
闲来和同事聊天,无意间提起少年时的那种充满幸福感的时光。反观现在的孩子,他们幸福吗?他们的幸福感还有吗?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虽然物质生活还不够丰富,有时还为了吃饱而发愁。或许对于吃的索求比较简单,不求大鱼大肉唯求饱餐一顿而已,有时虽然没什么大鱼大肉,有顿粗茶淡饭就已满足,就感觉幸福。
那时的幸福不体现在物质上,更多的是体现在精神上。今天的孩子们,同一个小区,同一个街道,同一个村,相互之间认识几个?小区回到家,门一关就开始忙着做功课,闲来也只有以玩手机打发时间。
在那个年代,没有电视机没有手机的年代,放学了真的是放学了,孩子们从不为了写作业为了补课而发愁过。回到家,同一个村的孩子,或者同一个街道的孩子,都会走出家门,在一起嬉戏打闹,玩着只有孩子们才明白的游戏。对农村孩子来说,最喜欢的日子除了暑假寒假就是农忙的时候。
大人们忙着干农活呢,在那个仓库场上一顿忙碌。三夏时忙着脱粒麦子,双枪时忙着脱粒稻谷。场地上各种堆场,麦秸,稻草都堆成各种戴着帽子的草堆。孩子们在忙啥呢?整个村子都是他们的游乐场。
捉迷藏,跳皮筋,抓特务……尤其是捉迷藏,仓库场上到处都有非常好的藏身之所。一旦躲进了柴草堆那真的很难被找到。新脱粒的麦秸杆、稻草都有很锐利的尖端,也不管是不是会划破皮肤,只要藏起来不被对家找到就行。于是乎也有淘气的孩子藏的太好了,结果一晚上就在柴草堆里睡着了。一晚上没回家,少不了会被家长教训,哪怕这样也顾不了这么多,下次继续玩。
那时这样的集体游戏真的太多太多了,现在的孩子是无法想象的。或许也不能体会那个年代的前辈为什么会乐此不疲,他们感觉那样是多么的幸福。
现在的孩子,或许不知道自己过的是不是幸福,天天不愁吃穿,就怕那学习上被父母责骂。那时的家长为什么不会对孩子学习那么不上心?可当年的孩子长大后,也不影响他们对社会的贡献!现在的孩子长大后,他们对于童年也好,求学之路也罢,他们会有多少幸福回忆?除了学习上的之外,还有什么?
现在似乎崇尚个人奋斗,大学里看不到八十年代曾经风靡一时的各种舞会,那周末的舞会海报,大学里在再也看不到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晚上,学校有水灯节,思源湖边走过不少人,手里拿着水灯,我看着怎么有点凄凉……
2024.3.13
沪上北风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