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上出了问题,老师喊学生到办公室谈话,或者,家长发现孩子闷闷不乐,按以下步骤沟通,你会发现孩子乐于敞开心扉。
第一个问题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仔细听孩子把事情复述一遍,避免先入为主,认真倾听,让孩子觉得受尊重。
第二个问题是:“你的感觉如何?”
这个问题,更会让孩子感激,他觉得你不仅尊重他,还很爱他,在乎他的感受,这时你可以抱抱他,或者表示理解他的感受,到这一步,孩子的情绪得到了安抚,他基本平静下来了。
第三个问题:“你想要怎样?”
这个问题,让孩子平静地思考,他内心的需求究竟是什么。
第四个问题:“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
既然是孩子自己提出的想法,要怎么实现,肯定是一起来想办法啦,这一步,激发孩子的责任感。
第五个问题:“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怎样?”
这个问题,告诉孩子要三思而后行,在采取行动之前,有所预判和应对。
第六个问题:“你决定怎么做?”
归根结底,这事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或老师不能大包大揽,进一步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和能力。
第七个问题:“你希望我做什么?”
老师或家长,给予孩子需要的支持,一定要是孩子需要的。
第八个问题:“结果怎样?有没有如你所料?”
或是“下次碰见相似的情形,你会怎么选择?”
这事过去了,我们有必要反思一下,处理这事的过程中,哪些是我们做得好的,哪些是不妥当的,下次遇到遇到类似的事,我们可以处理得更好。

这八个问题,循序渐进,先处理好情绪,孩子才能把你的教导听进去,充分的尊重和理解,让孩子对你心悦诚服,让他自己处理,又锻炼了他的能力。
这是有效的沟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有了好的关系,教育才会真正发生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