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年轻时总是意气风发,血气方刚,仿佛没有什么不敢想,没有什么不敢做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现事事并非如此,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渐渐的明白了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人都是在不断的成长和磨练,有时人生走的太快了也需要停下来思考下,调整好方向和目标再出发。
曾国藩的人生就有这样一次急刹车,就是在他父亲去世后回乡丁忧。在这次丁忧期间,曾国藩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1.思维模式的转变
过去曾国藩所遵从的是儒家“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那套至刚理论。在研读了道家《道德经》和《南华经》后,他深刻明白了“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这套至柔理论。
2.乱世重典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由于乱世重典,曾国藩落了一个“曾剃头”的名号,且在官场极为刚正不阿,难以相处,为此大部分官员,尤其是贪官污吏,满人官员非常不待见他,处处使绊。
再度出山后,一次鲍超由于缺饷,做了一些抢掠百姓的事,再过去这是绝对不被曾国藩所容的,而革新后的曾国藩对鲍超说,抢掠百姓的事不要在做了,我答应你下次破了长毛的城镇,准你抢掠城中财富以作军饷。
3.以柔克刚
都说时间会磨去人的棱角,我想带着棱角的人固然个性,却也丧失了更多的包容性,时间应该让我们更加的至柔,像水一样,水无常形,却能包容万物,滴水穿石,蓄水泄能却又蕴含无穷力量。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柔胜刚,弱胜强,以柔克刚,方是人生之高境界。
江河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上善若水,做人就要像水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