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故事056
卫惠公之子卫懿公自周惠王九年继位,在位九年,纵情享乐,不理国政,最喜爱的是仙鹤。仙鹤颜色洁白,身形清秀,能鸣善舞,所以懿公爱如珍宝。俗话说:“上人不好,下人不要。”因懿公爱鹤成痴,凡是献鹤者都有重赏,猎鸟的人便千方百计捕捉,纷纷前来进献。懿公的宫廷园囿中到处都养着鹤,数量有好几百只。
懿公所养的鹤,每一只都有品位官职,享受相应的俸禄。上品的鹤按大夫的俸禄供养,次一品的鹤按士的俸禄供养。懿公如果出游,这些鹤也分班随行陪驾。懿公用卿大夫才有资格乘坐的大车载着鹤,让它们站在车的前列,称为“鹤将军”。连养鹤的人,也有专门的俸禄。为了供应这些鹤的饮食起居,懿公对民众横征暴敛,大肆搜刮,而百姓挨饿受冻,他却全不救济。
大夫石祁子是石碏的后人,石骀仲的儿子,为人忠义正直,与宁庄子宁速一同治理国政,都是卫国的贤臣。二人屡次进谏劝说,懿公一概不听。公子燬是惠公异母兄弟公子硕与宣姜所生的儿子,料想卫国必有亡国之难,借故去了齐国。齐桓公将家族中的女子许配给他,他便留在了齐国。卫国人向来怜惜已故太子伋子乘舟被杀之冤,自从惠公复位以后,百姓日夜诅咒他不得好死。伋子和寿都没有儿子,公子硕又早死,黔牟一脉断绝,只有公子燬德行善良,因而人心暗中都归附于他。等到懿公不理国政,公子燬逃到齐国,卫国人无不怨声载道。
再说北狄,从周太王古公亶父时起,匈奴已逐渐强盛,太王被迫迁都到岐山周原。到周武王一统天下,周公平定边疆,南面惩治楚国、舒国,北面打击戎狄,中原得以长久安定。但自周平王东迁以后,南蛮北狄,又开始交替横行。北狄首领名叫瞍瞒,手下有数万精兵,常有进犯中原的企图。
瞍瞒听说齐桓公讨伐山戎,大怒道:“齐军远道而来攻打山戎,太轻视我们了,应当先出兵将其制服。”便率领两万胡骑攻破邢国,得知齐国准备援救邢国后,又下令让军队转道攻打卫国。
这时,卫懿公正要载着仙鹤出游,探子来报:“贼寇北狄已经入侵。”懿公大惊,立刻征调军队,发放武器,安排战斗及防守的准备工作。百姓听说征兵,纷纷躲到乡村野外,不肯加入军队。懿公派司徒拘捕人员,不一会儿,就抓了一百多人,问他们为什么要逃避。
众人都说:“国君用一样东西,就足以抵抗北狄,还用得着我们这些人吗?”
懿公问:“什么东西?”
众人答:“鹤。”
懿公问:“鹤怎么能抵抗北狄呢?”
众人答:“鹤既然不能打仗,那就是无用的东西。您损害有用的人,来饲养无用的鹤,所以百姓不服!”
懿公惭愧地说:“我知道错了!我愿意顺从百姓的意思,把鹤全部放走,这样行吗?”
石祁子说:“您赶快做吧,我怕已经晚了。”
懿公果然让人把鹤放了。鹤一向由专人喂养,早已形成习惯,在故地久久盘旋,始终不肯散去。石、宁两位大夫,亲自前往街市,向百姓讲述卫侯知错悔过、放走仙鹤的事,这才稍稍聚集起一些愿意参战的人。
这时,北狄兵马已杀到荧泽,形势十分危急。石祁子上奏说:“狄军骁勇善战,不可轻敌,我请求向齐国求援。”
懿公说:“齐国昔日奉周惠王之命来讨伐我们卫国,虽然撤了军,但我国并没有向齐国谢罪请和,齐国怎肯前来相救?不如我们孤军奋战,与北狄决一死战!”
宁速说:“请让我领兵抗击北狄,主公驻守国都。”
懿公说:“我不亲自率兵,恐怕士兵们不会尽全力。”于是将玉玦交给石祁子,让他代理国政,说道:“大小事务,你可全权决断,有如此玦!”
懿公又与宁速起誓,让他全力镇守都城,说道:“国中事务,全靠你们两位了。我不战胜北狄,就绝不回来!”石、宁二位大夫都流下了眼泪。
懿公吩咐完毕,便集合了战车与士兵,任命大夫渠孔为大将,于伯为副将,黄夷为先锋,孔婴齐为后援。一路上,军士们议论纷纷,口出怨言,懿公连夜察看询问,军中的歌曲唱道:
鹤食禄,民力耕;鹤乘轩,民操兵。狄锋厉兮不可撄,欲战兮九死而一生!鹤今何在兮?而我瞿瞿为此行!
懿公听到这歌,郁闷不已。大夫渠孔军令太严,引起士兵不满,军心动摇。行军快要到达荧泽时,只见一千多名敌军骑兵,左右分开驾着战马,军纪不整,毫无秩序。渠孔说:“大家都说北狄勇猛,徒有虚名罢了!”便命令擂鼓出击。狄军假装战败,把卫军引进埋伏中,一时呼哨四起,如天崩地裂,将卫军截为三段,首尾不能呼应。卫军原本无心交战,见敌军来势凶猛,丢弃战车,四散奔逃。懿公被狄军团团包围,困在中央。
渠孔说:“战事危急!请主公放倒帅旗,微服下车,现在也许还能逃脱。”
懿公叹息道:“以帅旗为号,才能几处人马召集过来救援。否则,去掉帅旗也无用。我宁愿一死,向百姓谢罪!”
片刻之间,卫军前锋、后援全线战败。黄夷战死,孔婴齐自刎而亡。狄军包围的人马越来越多。于伯中箭,从战车上摔下来。懿公和渠孔先后被害,被北狄士兵砍成了肉泥。卫军全军覆没。
北狄人囚禁了卫太史华龙滑、礼孔,打算把他们杀掉。华、礼二人知道胡人信鬼,骗他们说:“我们是太史,掌管国家的祭祀。要是放我们先走,我们就到神明那里为你们说话。否则,鬼神不保佑你们,你们就得不到卫国了。”瞍瞒相信了他们的话,就放他们登车而走。
宁速正穿着军服在城中巡逻,远远望见一辆单车飞驰而来,认出是二位太史,大吃一惊,赶紧问:“主公在哪里?”
二人回答:“我军已全军覆没了!北狄强盛,不可坐以待毙,应当避其锋芒。”
宁速正要开门让他们进城,礼孔说:“我与国君一起出城,不与国君同归入城,哪里还有作为臣子的忠义呢?我要到黄泉之下去追随国君!”于是拔剑自刎。
华龙滑说:“不可失去国家的史籍。”就进了城。
宁速与石祁子商议后,带领卫侯的宫中家眷和公子申,连夜乘小车出了城,一直向东走。华龙滑抱着典籍跟随。卫国人听说两位大夫已经出城,各自扶老携幼,拖儿带女,跟着一起逃命,一路上哭声震天。
狄军乘胜追击,长驱直入卫国都城。百姓来不及逃走的,都被杀光。北狄又兵分几路,继续追赶。石祁子保护着宫中家眷走在前面,宁速断后,边战边走。跟随出逃的卫国百姓,一半人都惨死在狄军的刀下。快到黄河边时,幸亏宋桓公派兵前来迎接,准备了几条船,连夜渡河。狄军这才撤兵,将卫国国库及百姓家中所存钱财、粮食洗劫一空,毁坏了都城,满载而归。
卫国大夫弘演先前奉命出访陈国,回国途中,卫国已被攻破,毁于一旦。他听说卫侯死在荧泽,便前往寻找尸首。一路上看见骸骨累累,血肉狼藉,不胜伤感。到了一个地方,只见帅旗倒在荒野的水泽边,弘演心想:“帅旗在此,尸首应该就在附近。”还没走出几步,听到断断续续的呻吟声,前往查看,就见一个小内侍折断了手臂,躺在地上。
弘演问他:“你认得主公死在什么地方吗?”
内侍指着一堆血肉说:“这就是主公的尸首。我亲眼看见主公被杀。因为手臂受伤,疼痛难忍,不能行走,所以躺着守在这里,就是等卫国有人过来,告知主公的情况。”
弘演看到懿公尸体,已经零落不全,只有一副肝脏还完好。弘演对着肝脏拜了两次,放声大哭,将出使的情况一一做了报告,仿佛懿公还活着一样。
汇报完,弘演说:“主公无人收葬,我就用自己的身体给他做棺材!”又嘱咐随从说:“我死后,把我埋在树林下面,等到立了新国君,才能告诉他。”于是拔下佩刀,剖开自己的腹部,亲手将懿公的肝脏,装入腹中,片刻之后就气绝身亡了。随从按照他的吩咐掩埋了他,用马车载着受伤的小内侍渡过黄河,留神查探新国君的消息。
石祁子先扶着公子申登船。宁速集合遗民,随后赶上,到了漕邑(卫地名,今河南滑县),清点人数,一共只剩七百二十个人。两位大夫商议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可惜所剩百姓太少!”就从卫国附庸国的共、滕二邑,每十人中抽取三人,一共得了四千多人,连遗民在内,凑成五千人,就在漕邑搭建房屋,扶立公子申做了卫国国君,称为戴公。宋桓公御说、许桓公新臣,各自派人前来吊唁。公子申先前已有疾病,当上国君几天以后就去世了。宁速前往齐国,迎公子燬回来继位。
齐桓公说:“公子燬从我们齐国回卫国,要守护宗庙祭祀,如果器物不全,那都是我的过错了。”便赠给他骏马四匹,祭服五套,牛、羊、猪、鸡、狗各三百只,又将鱼皮装饰的大车赠给他的夫人,还送了质地优良的布匹一百八十丈,命公子无亏率领三百辆战车护送。装了不少木料,给他做修建门户之用。
公子燬到了漕邑后,弘演的随从和折臂小内侍也到了,向他详细讲述了弘演收取懿公肝脏、杀身成棺之事。公子燬派使者准备好棺木,到荧泽收殓尸体。一边为懿公、戴公发丧,一边追封弘演,让其儿子继承官职,以表彰他的忠勇。各国诸侯敬重齐桓公的道义,对卫国也多有吊唁的财物相赠。这时是周惠王十八年冬十二月。
第二年春天正月,卫侯公子燬改立国号,称为卫文公,只有战车三十辆,居住在民间,光景很是凄凉。文公穿戴布衣布帽,吃着蔬食菜羹,早起晚睡,安抚百姓,赢得了国人的称颂。公子无亏告辞归国,给文公留下了三千武士,协助他防守漕邑,抵御戎狄之患。
公子无亏回去见到齐桓公,讲述了卫侯公子燬白手起家、艰难创业的情形,以及弘演以身葬主的忠勇之举。桓公感慨地说:“一个无道昏君,却有如此的忠臣。卫国中兴大有希望啊!”
管仲进言道:“与其留下士兵帮助他们戍卫国家,不如选一个地方帮助他们修筑城池,这样才能一劳永逸。”桓公同意了,正准备召集各诸侯一同援助卫国筑城,忽然邢国派人来告急,说:“狄军进犯我国,我们无法抵御,请求救援!”
改编自《东周列国志》《左传》等,原创作品,持续推出,欢迎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