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作者加里 · 凯勒和杰伊 · 帕帕森,前者是房地产公司之一董事长,后者出版公司的副主席,也是一位时政演讲家及企业培训师。
本书前言部分以一个谚语开始,“同时追两只兔子,一只也追不到。”
对,不喜欢读职场励志书。这本除外,原因有三:楠姐推荐,我做事主次不分,能很快读完。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就像我的文章,喜欢引用名人名言。
如:
我们不能决定未来,但我们可以决定养成什么样的的习惯,正是这些习惯决定了我们的未来。
—— F · M亚历山大
是不是像“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的删减版?高一班主任第一节课就告诉我们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养成的学习习惯:课前主动预习,课中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并且说,做到了清华北大随便挑。
我受到鼓舞,也因此焦虑。课前赶作业,课上昏昏欲睡,课后赶作业。不从清华北大挑了,能考上哪个是哪个吧。
言归正传。
为什么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
多米诺骨牌效应是几何级增长的范例。完成最紧要的事就像是推到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剩下来的问题会迎刃而解。但“像”只是“像”而已,解决问题要都这么简单就好了。
“温水煮青蛙”是个编造的故事。
代办事项清单能让我们集中注意力,但是如果没按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列的话,我们可能忽略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事情也可能是最不起眼的事情。
80/20法则来自19世纪的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 · 帕累托,他声称世界上20%的人口占有80%的财富,后来演变成:80%的结果得益于20%的付出。
另一个原因是切换任务消耗成本,任务越负责,消耗的时间和注意力越多。
作者引用了作家戴夫 ·克伦肖的话 :“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最多的人和事最值得我们重视。如你只愿付出一部分关心及零碎的时间,若即若离,那么你失去的将不仅仅是时间,还有与他人的联结。”
怎么做呢?
把代办事项清单转化为成功清单。把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删除,只留下按重要和紧急程度排列的“应该做”的事情。喜欢但可以不做的事不用写下来也会去做。
做选择不是做数学题,乘以20%就行了,最终能不能选择出那最重要的一件事,看个人智慧了,去借助别人的智慧也行。
做完选择之后,我们需要的不是坚持,而是习惯。要养成习惯,我们就需要自律。我们不需要也不可能事事自律,只需要最重要的那件事上自律。
养成一个习惯平均需要66天,调查结果显示,最少18天,最多254天。一件事坚持100天,看来还是有科学依据的。这个习惯是指一个已经变得根深蒂固而你毫无察觉的行为。
我们无法达成目标,并不是因为遇到了阻挠,而是因为明确了达成低目标的道路。
——罗伯特 · 贝劳特
如果你的目标是10,那就问自己:怎样才能达成20?
一个TED演讲者说,她经常问自己的关键问题是:我想要什么?我为什么想要?我怎样得到?
本书建议,关于大局的问题,问自己:“我要做的那件最总要的事情是什么?” 关于焦点问题,问自己:“ 我现在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其他人的研究和经验是你寻找答案的最佳出发点。”
倒推法树立目标。
将既定目标写出来完成任务的可能性比没写出的人的可能性要高39.5%。
尽早完成规划,预留空闲和专心完成任务优先事务的时间,规划4个小时比较好。
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需要给自己三个承诺:
1. 达到精通。
2. 不断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
3. 主动反思为完成最重要的一件事所作的一切。
做一个目标明确(purposeful)的P型人,而不仅仅是活力四射(entrepreneurial)的E型人。
专注就是决定什么事情不要去做。—— 约翰 · 卡马克
找到了为我的混乱桌子辩解的名言:
如果说一张凌乱的桌子代表着凌乱的思维,那么空无一物的桌子又代表什么呢?—— 阿尔伯特 · 爱因斯坦
“每天在固定时间睡觉,且决不食言”。这是我一直的幻想。
注意事项
每周工作超过55个小时的人,患心脏病的概率比一般人高67%。怪不得老师平均寿命低了。
相比工作这个橡皮球,家庭、健康、朋友、诚信——都是玻璃做的。
没有鼓足勇气去过另一种生活,这是临终病人认为的最大的遗憾。(《临终病人最后悔的五件事》)
意志力和脑力越用越少,需要及时休整。
生活与工作不可能实现平衡。“追求平衡的生活意味着我们无法在任何事情上追求极致。” 书中说,智慧的真正开端在于懂得什么时候选择平庸、什么时候选择极致。平庸就不用选择了吧,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其他的事就顺其自然了。
总结
这本书告诉人们以未来为导向活在当下并根据80/20法则去专注做最重要的一件事,找出这件事的关键,养成习惯,实现高效能的人生。
重要不重要的,你说了算,人生的意义得自己去探索,虽然我们都是得吃喝拉撒的普通人,但精英确实存在而且是少数。尽量只做自己吧,因为,别人已经有人做了。尚龙哥哥说要活得燃一点,楠姐说要去过的滚烫人生,都是指要用力地为了一个热血沸腾的目标活吧。
欢迎留言,您认为什么是滚烫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