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会阅读,让阅读不再枯燥关于读书那些事文学笔记
继《追风筝的人》之后  |  群山回唱中的那些“爱”和“背叛”

继《追风筝的人》之后  |  群山回唱中的那些“爱”和“背叛”

作者: 乘风破浪的姐姐 | 来源:发表于2016-06-05 13:54 被阅读429次

这是看胡赛尼的第三部作品,《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描写的是战争留下的悲剧,而《群山回唱》阐述的是背井离乡的移民心中各种感情的缺失,故事的主角们逃离阿富汗,他们一方面努力的融入异国他乡,一方面不断的寻找着心中那份惆怅的来源。从青春年少到垂垂暮年,从硝烟弥漫的阿富汗到没有伤痛的巴黎,跨越多个国家,途径生活的沧桑。从一个骨肉分离的寓言开始,又从一个无情悲凉的现实结束。亲情、友情、爱情、分离、背叛 千丝万缕的纠缠着故事里每个人的一生。

简单介绍一下书中主要人物概况。

父亲萨布尔

前妻死于女儿帕丽生产时大出血,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第二任妻子帕瓦尔娜,生有一个儿子伊克巴尔。与以卖苦力为生,勉强度日。带着兄妹俩到了舅舅所在的主人家,帕丽由此便被留在了主人苏莱曼家,成了无法生育的女主人的女儿。他在送走女儿回家之后,砍掉了门前那棵伴随着他,同时也伴随着女儿成长的大树。

因为,在他眼里大树寓意一个家庭,而自己没能尽到一家之主的责任,大树的存在对自己来说成为一种羞耻。本该守护的亲情因为残酷的生活不得不抛弃、恶待。这份纠结、煎熬伴随他一生一世不得安宁。

继母帕瓦尔娜:

纳比的妹妹,和孪生姐姐马苏玛同时爱上的萨布尔,但是萨布尔却喜欢姐姐马苏玛。姐妹俩坐在古老的橡树枝上,马苏玛开心的向帕瓦尔娜诉说萨布尓提亲的消息。嫉妒之中帕瓦尔娜晃动树枝导致姐姐意外跌落致残,下身瘫痪。马苏玛以吸食鸦片镇痛。内疚的帕瓦尔娜主动承担起照顾姐姐的重任。后来,丧偶的萨布尔决定再娶,马苏玛决定离开,最后在妹妹的帮助下一个人留在了荒山野岭。妹妹成功嫁给了萨布尔,并为其生有一子。

姐姐选择让大自然结束自己痛苦的生活,成全了自己,也成全了妹妹。妹妹虽达成心愿,心中却留下了永远的痛苦,那是对已去的姐姐无法挽回的哀愁和内疚。

舅舅纳比

在喀布尔的一记富裕人家做厨子兼司机。帕瓦尔娜的哥哥,爱上农庄的女主人妮拉,帮助女主人收买父亲的女儿帕丽。在妮拉弃夫离去之后,终身陪伴伺候瘫痪的主人苏莱曼,并被苏莱曼深爱 ,成为苏莱曼的终身伴侣。他的一生对收买帕丽的事充满愧疚。他爱慕、思念妮拉,渴望一个永远无法触及的人。同时夹在在主人的同性恋中,明白了爱的责任和真谛。他说:你只有生活过,才能认识到早已有的生活目标,也许这生活目标你从来不曾想到。生活就在日常的细节里,在陪伴的温情里。

养母 妮拉:

一个美女多情,才华横溢,自私寂寞的女诗人。她在不能生育的情况下被苏莱曼看中,并走入婚姻。用帕丽来弥补自己不能生育的空缺。在苏莱曼中风在床的时候,带着女儿远走他乡。她不停的用爱情,香烟,酒精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和寂寞。她不休止的索取爱情,但是从来不愿意付出。她向往幸福,却从来都不愿意承担责任。最终,孤零零酗酒自杀,走向毁灭。

庄园主人苏莱曼:

妮拉的丈夫,纳比的主人。一生安静、冷漠。同性恋,他爱慕自己的仆人纳比,便是从来没有表达,一直在速写本上倾诉自己的爱。后因收养帕丽曾经幸福,满足过,但是没过多久就中风卧床。妻子女儿去了法国。从此就和纳比两人一起生活。最后将自己的遗产全部赠于纳比。

外科医生 马斯科:

因为嫉妒母亲将本来属于自己的母爱给了一个面部被毁容的女孩萨丽娅。远走在喀布尔从事医疗服务工作,四处救治因为战争受伤的人们。多年回到故乡希腊,重温往事,他终于明白了,原来母亲对自己的爱从来都没有失去过,母子间的创伤和空白虽无从弥补,但是他们最终以宽容、理解和爱的方式得到彼此的谅解。同时,他和萨丽娅也从排斥到接纳最后成为知已,从此善良和包容成为他人生中的信仰和支撑。后曾在苏莱曼的农庄居住过。纳比将自己对外甥女帕丽愧疚全部写入信中,请求马斯科代为转达。

邻居铁木尔:

内科医生,幼年在喀布尔生活,是纳比的邻居。铁木尔是伊德里斯的堂哥。伊德里斯帅气、擅于交际。铁木尔对他非常反感,同时觉得自己很无能。终于,他认识了一个头部被砍伤的小姑娘罗诗,他给罗诗温暖和希望,并许诺回美国之后给她安排外科手术,拯救这个被邪恶伤害的孩子。可是待他回到美国后,随着时间的流逝,他觉得一切恍如隔世。最终没能实现自己的承诺,背叛了满怀期待的罗诗。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铁木尓实现了自己许下的承诺,成为罗诗心中的英雄。饱受痛苦和不幸的罗诗成为了一个成功的作家。这颗脆弱的善心,曾让人失望,同时又情有可原。毕竟他曾善待过一个深受痛苦的孩子,给过她阳光和期望。他就是一个自私的普通人罢了,屈服于现实却又没有勇气逃离现实给予自己的压力和恐惧。

吴拉姆:

阿卜杜拉的异母弟弟伊克巴尔的儿子。阿卜杜拉每月寄钱救济。战争让父子俩失去家园,他们世代居住的土地被披着救世主面目的司令官建起了高大的豪宅。吴拉姆与司令官的儿子阿德尔接触交往,同时让阿德尔看清了父亲的真面目。但是面对现实,阿德尔的反抗丝毫未能改变父亲。这就是权势者与卑微者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那些丧失家园的弱者甚至用自己廉价的生命也无法换取苍天的怜悯和同情。

阿卜杜拉:

帕丽的哥哥,幼年与妹妹帕丽分离,后与妻子苏丹娜生有一女,取名帕丽(同妹妹同名)。老年得了老年痴呆症,女儿放弃学业照顾他。后来其女通过医生马斯科找到了阿卜杜拉一生牵挂的妹妹帕丽。失散50年的兄妹终于团聚。但是阿卜杜拉已经老了,他忘记了一切,即是是魂牵梦绕的妹妹站在他面前,他也想不起来了。但是阿卜杜拉的小盒子里装着满是当年妹妹帕丽喜欢的羽毛。那是他花了一辈子的时间来思念妹妹的见证。这份亲情让人感动,让人心疼。

帕丽:

幼年被妮拉收养。后随养母远去法国。曾同养母喜欢同一人于连。后与丈夫埃里克结婚,生有三个子女。埃里克中年死于疾病。晚年的帕丽家庭和睦幸福,子女孝顺。但是心中有一种缺失越来越强烈。后来终于成功与失散多年的哥哥相聚。

....

阿卜杜拉和帕丽的兄妹之情,纳比和苏莱曼的主仆之情和断臂之情,帕尔瓦娜和马苏玛的姐妹之情,奥蒂和玛德丽娜的闺蜜之情,马科斯与纳比的忘年交,吴拉姆和阿德尔的友谊....无不体现出一个情字。这份情中的善良,温情,坚毅的爱,无不让人动容。也正是因为这些爱抚平了战争留下的伤痛。

爱的对立面是自私、冷漠、逃避。在腐败的社会环境遭受官府陷害的穷人,在毒品、色情、暴力的夹缝中求生无辜的孩子,日夜不停拼命工作只为脱贫致富最最终因劳累过度殒命的中年苦工,为讨得心上人的欢心怂恿亲戚贩卖儿童的长辈,被亲人杀死全家同时自己脑袋被砍伤卧床听天由命的女孩,为寻得自己幸福无情抛弃遭遇毁容的女儿的母亲,为名誉和利益的滑头商人....

即使“每平方英里都有一千个悲剧”,即使故事里那些爱和责任,自私和逃离,让人悲伤、沉沦,但是更多的是让我对帕丽的执着、阿卜杜拉的念念不忘的感动和向往。父亲的选择他们无法逃避,但是兄妹之间的亲情却镌刻在灵魂深处。

在分离几十年后的兄妹再次团聚时,在阿卜杜拉的病床前,小帕丽对姑姑说:“我常把我俩想象成两片树叶,从同一棵树上飘落,被风吹散,相隔数里,却仍然找得到深深纠缠的树根”,而姑姑帕丽则说:“对我来说,情况正好相反,我体会到的却只是一种缺失。一种没来由的模糊的疼痛。我就像一个病人,跟医生讲不清什么地方疼,只是觉得疼。”

他们都没能逃脱那份永远无法隔离的亲情,即使过去的回忆藏的再深,总会在心里纠缠,如一座座群山,在风里无尽的回唱,唱出了兄妹虽天各一方但记忆中亲情从未分离,唱出了异彩缤纷的寓言世界的另一面是更为冷漠无清的现实,更唱出了延绵的生命之旅就是失而复得用爱归音的过程。

卡勒德·胡塞尼《群山回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继《追风筝的人》之后  |  群山回唱中的那些“爱”和“背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kr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