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犀牛》是由美国的Michele Wucker所著,曾经在2017年引起了现象级词汇的一本书。
1 《灰犀牛》内容总结
1.1 灰犀牛概念
灰犀牛是指发生的概率很大,一旦发生,冲击力很强的风险。“灰犀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纳西姆·塔勒布《黑天鹅》理论的互补,讲述了不同于“黑天鹅”的大概率风险事件。
1.2 灰犀牛特征
发生的概率极大
发生的过程具有渐进性或周期性
在初始阶段,预示发生的端倪很模糊或透露出的信息容易被忽视
随着时间推进,预示危机发生的信号会越来越强
发生之时,带来的冲击或毁坏力度强大
灰犀牛可以预防或通过预测与判断,构建应激机制
1.3 灰犀牛五阶段
否认阶段:受缚于集体思维,使得我们很多时候即便看到灰犀牛即将发生的预警信号,也会否认或忽视自身异于群体的判断。
得过且过阶段:来自于人意志力本身的缺陷——拖延,是这个阶段的重要特征;同时,对于采取行动付出的成本和代价,与不作为有可能招致的恶果进行比对的结果,也是造就这个阶段的重要因素。
判断性阶段:对面临的灰犀牛式危机进行类别辨认,不同类别的灰犀牛式危机对应着不同的特征以及不同应对策略。
惊恐阶段:这个阶段的表现取决于人们对同类型危机见证的次数与历经危机的表现,以及在防微杜渐中采取了多少行动,以及拨乱反正的机会大小。
行动阶段:在不得不面对危机,并由有可能承担危机带来的恶果时,策划出多种应对选择性方案,权衡利弊,采取这个阶段评价最优的行动方案。
2 《灰犀牛》内容分述
2.1如何避免抵触否认阶段的出现
政府机构及商业组织中,应该设置鼓励去预测、识别危险或危机信号的机制。
防范因自我蒙蔽、自我乐观、自我局限式的下意识否认或抵触“灰犀牛”的行为,需要有识别出人们有意图地隐瞒真相、蒙蔽受众去发现危机的智慧。
2.2如何应对得过且过阶段
遭遇“灰犀牛”,得过且过不是十分明智的策略。因为无论是在政府基础设施投资领域,还是在金融和医疗等商业领域,预防总胜于治疗,亡羊补牢并不比防微杜渐来得明智。(但如果被证明预防的代价比任危机发生后的补救来得更大,不如就蛰伏于拖延这个劣根性吧。)
在微观经济体层面,尤其是组织内部的变革,应该建立起危机预警与解决的奖惩机制,鼓励积极预测、自主采取行动防范或阻止危机发生的员工,惩罚不作为的员工。
决策者应该能够正确地计算成本、盈余和投资,避免经营中的“灰犀牛”来袭。如果为了防范、阻止危机的侵袭,必须牺牲小部分人的利益,因为这样才能够挽救更多的人的利益,就须要找到有效降解被牺牲者痛苦的方式。
2.3 如何推进判断与决策阶段
充分认识不同类型的灰犀牛式危机,针对不同类型的灰犀牛式危机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
Michele Wucker将灰犀牛分为了大约8个类别,每个类别中包含了一些具体的危机,但分类的依据感觉比较模糊,一些危机如饮用水、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地震等等具体危机种类划分似乎有交叉乱置之嫌,这里不做赘述。
2.4惊恐阶段
此时人们已经清晰了灰犀牛的性质、特点以及影响后果,在一些棘手的问题上,人们还是会因为对于应对行动的结果没有把握,或根本没有可执行的策略来应对危机而感到恐慌。
2.5 行动阶段
正确识别灰犀牛式危机的类别,采取对的行动方式。
面临灰犀牛有三种选择:采取对的行动方式、采取错的行动方式或不作为。
在处理灰犀牛式危机的时候,可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即将危机分解成更小的问题单元,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2.6 如何建立防御机制
应对危机之后,利用弹性思维增强复原力;同时为防止未来的隐患,应该建立起防范长效机制。
在处理灰犀牛式危机时,要摆脱群体思维的桎梏,寻找充满新生力的思考模式,找到长远价值观,立足于长远图景,实现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平衡,释放资源、创造机会而非攫取。
3 《灰犀牛》一句话评语
整本书的意义在于提出了引起中国大众(尤其是金融界)高度重视的一个现象级词汇,作者以自己的视角从灰犀牛的概念、特征以及总结出灰犀牛会经历的五个阶段,通过援引链接了世界范围的一些例证阐述了灰犀牛式危机在社会图景中经常存在,告诫人们在遭遇灰犀牛时应该持有的态度和应该采取的措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