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笔贵

作者: 李杨手记 | 来源:发表于2017-11-08 08:15 被阅读121次

年初来美国时,我随身带了两支签字笔。平时少不了要看书写字,这两根笔很快就都没水了。等到了学习用品店一看,大吃一惊。一支普通的蓝色圆珠笔竟然要2美元以上。更不必说笔记本和书籍了:一个16开中等厚薄的软皮笔记本竟然标价5、6美元,一本中等大小的软装书的价格也在20美元以上。美国大学的学费就更是昂贵了。

为了买两支笔要花这么多钱,实在冤枉。于是趁先生来美探亲之际,托他给我带了一盒共12支崭新的中性笔、两支四色圆珠笔。平时赶上去银行办事,临走时便从前台再取一支赠给客户的笔揣在兜里。这些笔,在国内可能总共不到十块钱,到了美国,就得二三十美金合人民币一两百块钱了。

想到这些,真有点儿啼笑皆非。在国内,咱可从来没有这么抠门过。一根笔往往还没用完,就丢在一边,再拿一根新的用。谁让国内的笔那么便宜呢!

小时候却不是这样。记得爸爸经常用一支浅绿色笔杆的圆珠笔做工作记录,那根笔用得久了,笔帽常常拧滑了丝,父亲用白色医用胶布裹了两圈,便固定上了。再过一些时间,那医用胶布由于手握、出汗等原因,又松脱了。这时父亲便再用胶布重新裹上。就这么用了至少好几年。

要是哪天圆珠笔不出水了,一定会拧开笔头检查一下笔芯,看看里面是否还有一丁点儿蓝色的印迹,然后放在嘴里哈了热气,便能再用一半天呢。那时还没有中性笔,买一根像样的钢笔能用至少好几年。一瓶墨水即使一家人共用,也够维持一个月。

前两年休假回家乡探亲时,注意到写字台上父亲的笔筒里,还是那几根用旧的笔。我说:“爸,这些笔不好了,用我这两支新的吧。”父亲说:“怎么不好了?挺好的。新的你留着用吧。我这几支还用不完呢!这些笔杆子还很好,用完了换个替芯就行了。”

唉!如今大不一样了。没几个人用圆珠笔了。十多年前,中性笔就已经流行开来。那时经常跑商店里买一包包的替芯。可慢慢地,就不再买替芯了,而是直接买了一包包的中性笔。真是物美价廉。东西太便宜了,也就不以为然,用完一根扔一根。有时,用不完一根就扔一根。扔的时候倒也爽快,只听“腾”地一声,一支笔就一头栽进垃圾桶了。

如今已很少有人再使用圆珠笔,虽然圆珠笔用得更久;也很少有人再用钢笔,虽然钢笔写出的字更好看。再没有人用胶布粘笔帽了,也再没有人把圆珠笔芯放在口腔里给它哈热气了。

或许是电脑的普及,人们发现不必再书写了。又或许是物资的极大丰富,人们也不用再过那种在一支笔上勤俭节约的日子了。所以,笔无论是在市场上,还是在人们内心里,也就跟着掉价了。

就这样,我们丧失了对笔的珍惜与尊重之情。一起失掉的,还有对资源、对自然、对文化的珍惜与尊重。

市场上的中性笔大多质量很好,不像是一次性用品。可是人们渐渐地把它们当成一次性物品使用了。我在百度上打入几个关键字:“塑料污染”,竟出现了600多万个条目。如果我们把笔杆保留好,尽量更换替芯,那么一年就能少丢弃很多塑料笔杆,也就间接为环保做了一小份贡献。

过去,笔贵、纸贵,文字、知识也不那么容易获取。听有的老人说,年轻时曾与同学们共读一本鲁迅的著作,因为必须要在两天后还书,便夜以继日地轮流把那本书抄写了下来。如今,笔贱、纸贱,各种书籍的盗版资源在互联网上也唾手可得,人们也鲜有那种对文学与知识的强烈渴求了

而今,我带来美国的红、黄、蓝三支水彩笔已经快干了。考虑到美国笔贵,我又即将回国,我可不愿破费再买新的。于是,打开笔帽,浇灌了几滴自来水,便又可以继续用一阵子了。颜色虽然淡了些,但是一样能在书本上做标记。这么做的时候,我脑海中浮现出小时候用过的铅笔头,常常用到短得连手都握不住了,不禁莞尔一笑。

我感觉很踏实。这么做不只是为了省钱。似乎,我又融入了过去的某种精神中。那时笔贵,人们惜物、惜才。那时,人们不会像丢垃圾一样丢掉一支还能用的笔,或丢掉一本即便不再看的书。那时,再旧的笔也只丢了替芯而存好笔杆,再旧的书也整整齐齐码在架子上高高的位置,学历再低的人只要写得一手好字便能受到许多人的尊敬。

(365无戒日更营第9天)

相关文章

  • 那时笔贵

    年初来美国时,我随身带了两支签字笔。平时少不了要看书写字,这两根笔很快就都没水了。等到了学习用品店一看,大吃一惊。...

  • 病历的故事

    刚上班的时候,我们写病历都是用钢笔写,那时候要求用蓝黑色钢笔和黑色签字笔写。我那时候黑色签字笔并不普及,还有点贵,...

  • [每天练字]Day12

    今晚试了新笔,发现贵一点的笔和贵一点的墨水,都是有它贵的价值的,笔比红色那支更加顺滑,墨水也不会渗开。这对练字来说...

  • 书法口诀歌

    书法入门歌 书法为艺术,前人心血凝。 学书贵有恒,练书须用心。 心正则笔正,笔决记心中。 下笔不离点,转折贵圆露。...

  • 书法口诀,言简而意赅(摘自书法)

    书法入门歌 书法为艺术,前人心血凝。 学书贵有恒,练书须用心。 心正则笔正,笔决记心中。 下笔不离点,转折贵圆露。...

  • 53/200 大波浪女孩儿

    家里没有勾线笔,画画用的都是中性笔,主要还是觉得勾线笔有点贵。买了普通的0.28的中性笔,虽然比不上勾线笔,但也可...

  • 职场人:练毛笔字不?有口诀滴~~~

    书法为艺术,前人心血凝。学书贵有恒,练书须用心。 心正则笔正,笔决记心中。下笔不离点,转折贵圆露。 有垂还欲收,勾...

  • 疫情期间你在做什么呢?

    碎念2:这幅画用到了针管笔、铅笔、中性笔,毕竟针管笔还是有点子小贵的,学生党穷啊,中性笔用起来不心疼。

  • 打造筋肉坚实的财务系统

    不得不说,当下人生存的压力比父母那时大多了。 至少在父母那时,结婚不用这么贵,养娃不用这么贵,能养活就好,至于能不...

  • 我看的第一本言情小说

    初中的时候,一次在书店里买笔,看见一本打折的小说,只卖10块钱(那时候书都还比较贵),我拿在手里掂着挺厚的,而且最...

网友评论

  • 李靖和:那年,一個人只認一支筆,筆頭上有清晰的牙印,筆桿上有你刻下獨特的標記。真是羨慕那些寫得一手好字的人吶
  • 7581e9fc7062:多多用功
  • Bogummy_Bubble:有情怀,有思想,有现实意义,这才是文学。而简书里充斥着满屏的心灵毒鸡汤,伪干货,仿佛换了一个地方看微信推送,他们只会码字,但不懂写文章。希望简书有更多像本文这样的文章,不争眼球,不好说教,只将所思所想寓于朴实的文字中。赞作者一个。使我对简书还不至于完全失望。
    李杨手记:@Bogummy_Bubble 谢谢您,我原以为这文章太平淡,恐怕没几人会喜欢。您的评论让我很感动,这对我是一种莫大的鼓励。
  • 爱瑋儿:蓝黑墨水的钢笔,曾是我的最爱,去年居然有个认识几十年的同学从国外给我带回来一支,还配了墨水,不胜感动,于是恢复了用笔写字以不负此番情谊。
    李杨手记:@爱瑋儿 真好,用这支有情有意的笔写下有情有意的文字
  • 世涂花开:以“那时……”为标题的文章总能激起人们一种怀旧的情绪,钢笔、笔记本、纸质书、书信……这时的人们,慢慢地,淘汰了什么?丢弃了哪些?又将某些曾经的美好,遗落在何处了呢?
    李杨手记:@林小姝 谢谢您的评论:cherry_blossom:这时毕竟与那时不同了,怎么在新的社会环境里葆有和践行那些珍贵的情怀,值得思考...
  • RainbowPeng:最近我重新又拿起笔来写作,感觉比用电脑写多了几分灵感✍🏻
    李杨手记:@RainbowPeng 是呀!手写需要更安静的心呢:+1::+1:

本文标题:那时笔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fe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