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坚持写每天写500字忘忧社
复旦大学投毒,给舍友下避孕药……为何我们的孩子如此暴力?

复旦大学投毒,给舍友下避孕药……为何我们的孩子如此暴力?

作者: 爱美丽大妞爱思考 | 来源:发表于2018-11-21 15:35 被阅读2次

大家好,我是大妞。

本文2490字,阅读需要7分钟。

图片来自网络。

这些话语看的让人一身汗!

为何这些受到高等教育的孩子们竟如此暴力?

难道真有何生死不能解的仇恨?

好象并没有吧?


那是不是我们只教了他们读书的方法,却忽视了其它?

每年我们有很多的大学生有志青年,下乡到偏远的山区去援助贫穷山区里的孩子们。

他们教孩子唱歌跳舞,给孩子们带糖果来书籍,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有多美好。

所有他们能够带进去的东西,尽可能的用他们以为的方式帮助这些孩子。

但是,时间一久,他们得到的回复却是,这些山区里的孩子变得不再单纯:

  • 他们有的会要求援助的人们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糖果,更多的玩具,更多他们需要的东西,变成贪得无厌的伸手党;

  • 或者有的孩子则变的讨厌他们,拒绝他们的到来,不希望援助者再来。因为来了,也会走,他们曾以为这些亲切的哥哥姐姐,能够一直陪着他们,教他们读书。带他们出去看这个宽阔宽广丰厚的世界。


  • 但是事实上,志愿者来了都会走,绝大多数人不会再去第二次,而这一走,带走的却是这些孩子们的希望。

    这些山区中的孩子,很大一部分可能永远都到不了他们心目中的那些大城市,更不能拥有援助者口中的那样美好的生活,这样心理上就会形成一个落差,一个空洞。

    这种空虚感,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填满。

    即使他们之后真的来到了大城市,也依旧不能满足。

    一位德国人却做了不一样的事。

     

    十几年前,他以志愿者的身份来到中国,发现广西一个偏远小山村,没有电话,没有公路,没有普通话,却有许多留守儿童。

    于是,他一头扎进去,做了一名支教老师。

    一个外国人来到异国他乡,不为了什么,只为了当一名支教老师?

    这要是放到现在,也会有很多人不理解。

    那么,他在中国的偏远小农村到底做了什么?

    是不是教出了一批清华、北大生,荣登各大新闻报纸头条?

    还是教出了一批会德语的孩子,留学海外,扬名天下?

    吃瓜群众恐怕要失望了。

    他非但没有培养出什么高材生、留学生,相反他培养了一批还是处于“底层”的人民。

    只是在那些孩子身上,你会看到他们并没有沾染上社会的戾气,他们更懂得积极生活,也更具备生活的勇气。

    一位经过他教育的孩子,长大了,虽然没考上重点大学,但他并没有像其他“留守儿童”那样抱怨出生不好、抱怨世道不公。相反他爱上了发动机的拆装,因为他把发动机想象成曾经制作过的艺术表演道具,从此乐而不疲,一发不可收拾。

    一位原本羞涩的女生,也经过他的教育,爱上了画画,用画笔重新解构现实世界,性格也变得开朗活泼起来。

    这位德国老师到底做了什么,可以让一群没有背景、没有高学历的孩子能够快乐地面对生活?

     

    其实,他什么都没做,也什么都做了。

     

    他没有让孩子从数学之类的理工课程学起,而是让孩子从美术、音乐等艺术类课程学起,让孩子感受到美,感受到爱,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正是这些艺术类课程的教育,净化了孩子渴望爱而不得的焦虑心灵。

    而是相比较,我们这边的大学生去当支教。

    他们给小孩子,看ipad,给教给小孩子天文地理,教英语,教数学,教语文,他们教了很多很多很多很多。

    孩子们知晓了世界,却又无法从身边发掘美,只觉得身处之地处处都面目可憎。这种心理落差如同天上地下。

    最终小孩子说,我宁可你们没有来过,因为你们的到来,让我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但是我们又出不去。

    这让我更失望。 

    我恨这个我得不到的世界!

    吴冠中说:

    美盲的危害,比文盲更可怕。

    有一位老画家,他的画意境非常美,他说:

    美术的意义在于培养人的审美。

    如果整个社会的审美提高了,那公共卫生、道德水准自然会提高,犯罪率也会下降!比如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街头吵架等等行为就会减少,因为人们都会想去维护这份美感!

    文盲,最多是不识字,只耽误自己。

    而美盲,却习惯于把他们粗陋而原始的见识,强加于人,坑人又害已。

    对美失去感受力的孩子,会感受不到爱,只会感受到外界对他浓浓的恨意。

    要么他将自己置于无人救援的地步、自生自灭,要么他将别人一同拉入他的“人间地狱”,酿造一出出人间惨案,引人唏嘘。

     

    滴滴司机杀人案件、安医生被逼自杀案、复旦大学投毒案……

     

    这一起起案件,每一起都令人触目惊心。在感慨人性之余,背后折射的正是教育问题。

    这些犯下一桩桩惨绝人寰案件的凶手,有不乏是高学历、高文化的人。

    这些人,前行本都有无尽可能。

    但路却是越走越窄,渐而无路可走。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把宽广的平原,走成了牛角尖?

    ——是想象力的丧失。

    ——是审美能力的不足。

    他们缺少的不是知识、不是金钱!

    而是对美的感受力,是对生命的感受力!

    因为无视美,无视生命的宝贵,才会随意轻易地下手践踏他人的性命。

    “让人怦然心动的整理魔法”

    电影中有一段关于遗弃儿的情节看的让人实在是泪目。

    两个小孩子因为被大人遗弃,无人照顾,从小生活在垃圾堆里。对满屋子的垃圾视而不见。

    因为一直生活在一个脏乱差的环境之中,缺少对美好的意识,对生活冷漠,他们几乎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

    而偶尔前来照顾两个孩子的亲戚嫌弃两个孩子的邋遢。则只会不停地骂孩子。

    女主说,请不要这样对孩子说话,在骂他们之前,请教他们。

    他们这样不会吃饭,不会整理,不懂清洁,不懂得表达,是因为没有人教他们。

    没有人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

    而女主用纸箱和塑料袋做了一个简易的垃圾回收箱。马上,两个孩子就明白了清洁的重要性。知道不需要的东西应该是扔在垃圾桶里。

    女主并没有如普通意义上的把孩子领养在自己的身边;

    也没有仅仅给予经济和物质上面的赠与;

    或是想方设法,将孩子送到一个更好的家庭;

    她花了更多的时间,花了更多的心思,一点一点地教孩子学会生活,学会自己整理自己的家。

    教会他们不管处于何处,都要美好的生活。而美好的生活净化了孩子的心灵。

    这两个孩子因为受到了女主的教育,即使之后生活在孤儿院,也没有自暴自弃,依旧保持了健康向上的生活能力,把自己和生活的空间整理得干干净净,活的轻松愉快。

    赠人予鱼,不如赠人于渔。

    教会孩子美好生活的方法

    懂得对美的感知。

    比仅仅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

    素质教育不光是语数外,

    不光是做题分数。

    具备发现美的眼光。

    想象美,创造美

    对他人有宽容之心。

    在成就美丽世界的同时

    让生命,变得丰盈而充满动感。

    相关文章

    • 复旦大学投毒,给舍友下避孕药……为何我们的孩子如此暴力?

      大家好,我是大妞。 本文2490字,阅读需要7分钟。 图片来自网络。 这些话语看的让人一身汗! 为何这些受到高等教...

    • 游戏策划

      新闻事件:复旦大学投毒案——“复旦投毒案”发生于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枫林校区研究生黄洋被投毒致死...

    • 培养孩子还有比学习更重要的

      【复旦投毒案】我们大概还没有忘记吧!大致案情如下: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的...

    • 女寝的关系,能有多复杂

      前段时间,因为一个女生发的给舍友下避孕药的空间秘密把女生宿舍多复杂推上了风口浪尖,顿时各种事例被顶出来,像在毛巾...

    • 短效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相比,安全性有多高

      作为药学从业人员怒答一波,以前也安利过女友服用短效避孕药(不要问我为何是以前),过程较为艰难,在国内紧急避孕药给公...

    • 该不该废除死刑?

      最近我有个作业,对复旦大学投毒案的评论,我看看了网上资料,关于那117人的联名信,要求判轻林浩森的罪责。 复旦大学...

    • 高学历的法商之惑

      林森浩投毒杀害大学室友案的二审期间,他的母校复旦大学竟有177名学子联名给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去《请求信》...

    • 我曾那么讨厌过一个人

      “复旦投毒案”出了审判结果。 一年前,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犯罪嫌疑人林森浩是受害人黄洋的室友,...

    • 犯罪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 《自卑与超越》(6)

      相信很多人对几年前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一案还深有印象,一时间,公众对本案中的投毒人林森浩,一个外表文气、上进、优秀的...

    • 一个父亲竟会把女儿推向苦难的深渊

      最近偶然间看到法制频道播放了一期关于家庭暴力的报道,其中有一起案件,法庭上法官问女犯人为何要给丈夫投毒,女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复旦大学投毒,给舍友下避孕药……为何我们的孩子如此暴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jc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