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很有创意的书,“每个人的故事各不相同,每个人的哀伤如有雷同。”
今早收到了一条信息,是个搞设计的朋友发来的问题,我通常把这类需要灵感完成作品的人叫做艺术家。时间显示凌晨两点十分,艺术家的作息都是这么随意而让人摸不着头脑,我猜他是需要灵感了。
便准备严肃又认真地回答他这个问题:你对于青春期和现在的你感觉有什么对比
我理解他这语文伦次的说话方式,毕竟是凌晨两点。
我用穿衣服和洗漱的时间思考了这个问题,我生活在一个严谨又规则的社会秩序中,它不允许我坐下来,打开台灯和笔记本画个思维导图来研究这个问题,那样我会迟到的。
我想尽量想出一个不那么俗那么大众的回答,毕竟,青春是那么大众的话题。我想用一句话表明我的重点,让自己和别人的答案看起来不那么一样,因为他需要的是灵感不是百度搜索。
女孩的青春是在13-18岁之间,我用二分之一的时间回想那时的我,又用二分之一的时间思考现在的我,然后用一秒钟的时间得出了结论。
我从小就是个乖乖女,在家是,在学校也是,至少老师从来没有以早恋为由找我谈过话,也没有因为离家出走或是晚归被暴打一顿。至少表面看来那时的我和现在无异,当然这也不一定是件好事,我至今还在为那时压抑了自己的澎湃的心而感到遗憾,像极了青春期的那种忧郁。
我经常在想我要和朋友疯到夜不归宿,然后光明正大的告诉我爸妈,我今天不回家,没有理由。告诉我的父母,我要谈恋爱,急切的,今天或是明天,然后忽略他们的敦敦教诲。
我好似比那时候更疯狂了,再也不用压抑自己想要独立,想要疯狂的冲动。
怎么总是感觉哪里不对呢!
我想他收过很多答案是“我感觉自己不会爱了,只要不讨厌就能结婚。”“我被生活拖累了,我不敢辞职!”“我不能和上司发生冲突,那样会被开出的。”
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压抑
可是,如果现在的我更加疯狂了为什么会觉得生活如此乏味呢?
因为我现在的生活中有让我心跳加快的人;没有让我想要努力出业绩的事,不,还是有的,比如写作,我会一头栽进去,努力完成别人口中不切实际的梦想。
几年以后在翻看中学时的成绩手册,老师在上面写了;和上学期比能看到你的努力。对,就是那份努力,当时你不会明白努力是什么,几年以后那张纸上我清晰地看到两个词,青春和期待。
“青春期”被按上过无数个词,青春期的行为被赞美也被无数次批判。
而我知道,那时我们做的所有的激进地,激动地,激情地事,都是因为我们对它有所期待。
无关受伤与否,无关多少。
而我,现在依然对正在发生的,即将发生的事充满了期待。
如果下一秒有那么个人出现,我会用百分之一百二的激情去拥抱它,那百分之二十留给青春。
如果现在有份热爱的工作或必须的考试,我还是会努力努力再努力,即使大环境里优秀的人很多,你的努力不一定有成绩不一定被看到,我把努力归于青春。
最后我也只能很不严肃的回复他:“我觉得自己还在青春期呀!”
希望他能从中看出我的严肃和认真。
@苏小-花于是有了这套书——《哀伤症候群》
当我坐在别人的新书发布会上,感叹着别人的22岁时,我从未想过在我22岁会有自己参与的一本书。这事来的突如其来,却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澎湃。
它是一本摄影杂文集,虽然它的主导者是摄影,但在我心里文字同样重要。我从未想过要放弃这次尝试,即使可能没有任何回报,可能是将自己的文字送给这位摄影者。
但是这都不重要,有更多的人看到我的文字,喜欢我的故事,我就很开心,很开心了。
当然,过程中也经历过许多不愉快,他认为我应该修改内容,我认为他的修改无法表达我的中心思想,他的图片很美很有个性,我却觉得和文字不太呼应。这大概就是摄影者和写作的人看到的不同的世界吧,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因为我们心中的侧重点不同,这本书也给我带来了一些遗憾,我有时甚至在想,如果这是完完全全属于我的一本书,现在会怎样?
想来也没有那么多如果。
如果不是他,我不可能有勇气出书,不可能有自信写出那么多故事。如果不是他恰好问了那个问题,我也不会思考在这青春期有余的时光里到底要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那天是2017年1月21日,他只是想找我聊聊那个关于后青春的问题,我只是想知道这位朋友在做什么有趣的事。没想到就这么一拍即合。
后来,在产生摩擦的时候我们通常会选择各退一步。当然,各退一步的结果通常是两边都不甚满意。但没关系,有另外一个人和你分担那百分之五十的哀伤了。我们就是这么容易哀伤的哀伤症候群。
今天,我拿到了这本书,看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其实在这件事上我们都还是新手,因为时间紧迫,很多都故事来不及润色。好像在写东西这件事上我一直都是个左右纠结的完美主义者,在我遗憾为什么没有这么改改的时候,我心中期待着下一次,下下次。将他们变成更完美的故事,呈现给大家。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有兴趣的可以咨询,也可关注这个文集,我会陆续发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