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 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一早就发火。早晨与读小学的儿子一起吃早餐,主要吃地瓜馒头、喝五谷杂粮。吃着吃着,忽然发现儿子碗里的五谷杂粮豆浆溢到桌子上,我就有点不高兴,但想着一大早就算了。他也默默走到厨房,我以为他要拿抹布,没想到从厨房的纸巾包里抽了一张纸。
我顿时火起来:“为什么要到厨房拿纸,餐桌上有纸你就抽着用,餐桌上没纸了就要重新拆一包起来用,连拆一包纸巾都不想做,是不是每次都要跑到厨房抽纸!”儿子也知道错了,默默地拿出一包纸巾并拆开放在餐桌上。
只是一件小事,但是真的看不惯那种做事只图自己方便省事、却没想着方便别人,感觉有点自私。
上班再发火。上午有几个其他部门的同事过来泡茶,我也边收拾整理材料。聊到一项遗留问题时,同事小蔡就习惯性地说是其他部门的事,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我顿时火起来,对他嚷道:“你说是其他部门的事,你有调查了解过吗?怎么信口开河?你的前任就有做这些工作!”嚷了几句,看他没说话,我也没再发火。
工作上出一些小问题,如果不是原则性的,一般也没必要上纲上线,及时纠正就行。最气的就是那种出现问题时,不管大小问题,总是不敢承认自己错了,每次都是别人的问题、别的部门的问题。他们不会意识到,在整个工作链条上,自己无为也是反作用。
承认自己错了,很难吗?有的人工作十多年了,但就不敢正视自身问题,更不习惯自我反省和自查自改,总是“顾左右而言他”,也不知道是爱面子还是思维本来就发散,在解决问题和自身成长方面可谓是毫无作用。
发火,本身也是修养还需提升的表象。每次发火后,总要自惭形秽一番,还是没控制住自己。人无完人;面对问题,也并非每个人都能够坦诚看待;你的所谓严以律己也并非适用于所有人。
发火,更多的发泄一番情绪。是的,工作生活中、为人处事中,总会有不尽人意、形形色色,发火、指责也不一定能让对方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在解决问题上并不是必要的事。
因此,发火其实没有什么意义。都说别拿他人的错误惩罚自己。面对别人的小问题、小错误,一种是关心理解,指导帮扶他改正;另一种是视而不见,眼不见心不烦。别为一些没必要的事物较真。就像一位同事说的:“较真,你就输了。”
是的,眼睛里容不得沙子是一份质朴,但没必要到处亮剑。所谓的真,应该用在喜欢的事物上,比如写好一篇文稿、准备好一份晚餐、上好一次演讲,在发挥自己价值的地方较真。至于那些不合时宜的言行,最好眼观鼻,学会处之泰然吧。你很难叫醒一个沉睡想睡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