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8日 星期六 晴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都是“裸奔者”。信息被人贩卖,需求喜好被商家分析,我们生活在一张无形的网里,无处可逃。
几天前,由于好奇,导致手痒,我扫描了一种号称不收押金的橙色小众共享单车的二维码,瞬间惊掉了下巴。只见手机屏幕飞速变换着,姓名、电话、住址信息……悉数被取走。我慌忙走开,惊魂未定,越想越毛骨悚然。
曾认识一位九零后有为青年,他大学毕业时,是一资深卡奴,但后来在两年内节衣缩食,注销了手里的两张信用卡。他说他好像被监视了,每次为钱发愁,或者纠结要不要进行某个大件消费时,信用卡服务中心总能及时地发过来额度提升邀请。刚开始他还挺感激银行体贴入微,慢慢就觉得蹊跷,再后来就细思极恐了。
当下,流量和数据,是所有互联网公司争相追逐的焦点。我们在互联网上留下的每一个痕迹,都可能成为别人研究分析的对象。
之前看到一个新闻报道,说现在有些电商已经开始利用大数据“杀熟”了。比如:张先生是某打车软件的忠实用户,会定期购买打车优惠券,他妻子则从来不购买,但每次叫车,总比他快得多。后来张先生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这是打车公司根据客户的消费数据设置的程序,优选服务新顾客,老顾客因为有较高的忠诚度,所以短期内不用担心会流失。这让他十分恼火,觉得自己被愚弄了。
还有更离奇的报道,说电商平台可以根据对每一个客户的个人信息和消费数据进行分析,给对同一商品下单的客户,实行差异化定价。比如,A顾客和B顾客购买同一款水果手机,同一型号,同一内存,同一颜色。按常规情况,俩人买单价格应该是一模一样的。
但实际情况不是,根据分析,A比B更加偏好电商消费,且下单更果断,另外,A的经济实力更雄厚。所以买这款手机,A会多花几百块钱。这个差异价格很隐蔽,基本不会引起A的怀疑。于是,A成了大数据时代的冤大头。
按说私人定制,劫富济贫应该是很值得倡导的行为,但这明显违背了公正公平的原则,让人不寒而栗。
由此看来,个人信息泄漏影响很坏。还有更严重的,比如可能会被诈骗犯盯上,甚至引发刑事案件。所以平时谨慎一些不会错,不确定的二维码不要扫,陌生WI-FI谨慎连接,一些不熟悉的APP不要下载注册。对于某些小网站,如果不是实在有必要,就不要注册。网购,可以用化名。
这些在我们个人看来无关紧要的信息,却是可以用来卖钱的。科学越发展,越考验人性。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里,我们每天穿得整整齐齐,却等同于一丝不挂。
我总觉得,有意识地和互联网保持距离,有百利而无一害。无数资讯在分散着我们珍贵的注意力,让我们越沉湎其中越浮躁,思考力变得越来越羸弱。我们看似获得了很多,但实际上失去了更多。
拒绝裸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网友评论
学习了,事实上确是这样🙏🙏🙏👍👍👍🍓🍓🍓💐💐💐☕☕☕
咋整?
也好,大家都不需要伪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