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参天两地而義数也

作者: 陳_旭_東 | 来源:发表于2019-01-09 05:21 被阅读1次
二十二、参天两地而義数也

《说卦》有一句难倒众生的话,「叁天两地而倚数。」千万年过去,沧海可以桑田,这句话无解。

帛书《易》出土了几乎一模一样的话,无非验证了这句话的可靠性,依然还是不得其门而入。

帛书易中的《要》篇,记载的是这样的子曰:「幽赞于神明而生占,參天兩地而義數也。」孔子作易传的传说,会不会因此而得到证实?

孔子述而不作并非虚词,非但如此,帛书易里面,不仅自始至终没有孔子拿《周易》当教材的记载,即使在回答学生置疑的时候,也不是以学习《周易》有哪些益处来解释,而是以《周易》里面有「古之遗言」来应对,词语呐呐,言不由衷。

比如孔子不说《周易》到底哪里有「古之遗言」,不说是卦辞还是爻辞里面有「古之遗言」,而是用「且有」来含糊其辞。因为「古之遗言」的所在,并非解卦词,而是与《周易》联系并不密切、关系相对复杂的《易传》。

以帛书易的记载来推断,孔子的课堂上应当没有《易传》这种教材,却又大篇幅引用了《说卦》的内容,真正的原因,就因为这是「古之遗言」,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哪怕孔子引用的是殷商或者更早留存下来的资料,其内容还是会与《周易》的《易传》大同小异。

因此,帛书易的子曰系孔子转述的占比非常大。至于它们的出处,可能早于《周易》,名称可能叫《说卦》,也可能是帛书易的《衷》,或者别的什么,都是孔子所说的「古之遗言」的一部分。

《系辞》对于「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区别方法,就是加标识。其中「天地之数」分别用「天」、「地」加在十进制数字的前边,作为前缀。「十进制数」本身则用汉字而非数字来作为区分。

所谓的「叁天两地」的叁和两,就是为了标明二者是十进制的三和二,本义就是三个「天」和两个「地」。

什么是三个天?什么是两个地?

与「天地之数」的前缀同一个意思,这里的「天」是天的符号,「地」是地的符号,与「天尊地卑」、「卑高以陈」的「天」和「地」的情况也完全一致。

历史上有拿三个铜钱来卜卦的方法,相对于《说卦》来说,背面就是天,字面就是地。

有一篇署名Jack的网文(2016年)说:

三錢法古稱「以錢代蓍」法,就是用三枚銅錢來起卦,此法主要是要取代最傳統的揲蓍法。因為揲蓍法過於繁瑣。

基本上該法原本是隨著火珠林法或是京房易而流傳開的,因此一些傳統儒者相當反對採用此法,認為《周易》不該以錢來代蓍。至於是不是京房所創,或是傳說中的鬼谷子就不可得知。

《朱子語類》(六十六卷):

今人以三錢當揲蓍,此是以納甲附六爻。納甲乃漢焦贛、京房之學。

關於這個方法,《卜易》這麼說:

搖出得,一背為單,畫─。得,二背為折,畫 - -。得,三背為重,畫。得,三面為交,畫X。(按:「二背為折」應作「二背為拆」。)

《卜筮全書》這麼寫:

一背為單,畫─。二背為拆,畫- -。三背為重,畫囗。純字為交,畫X。

极为难得的是,该文通过分析,提出了三个钱卜卦与「大衍之法」用蓍草卜卦的联系:

以下是四種「歸奇」組合的計算法:

三少(三背):12 – 1 – 1 – 1 = 9 = 36策 = 老陽

二少一多(二背一字):12 – 1 – 1 – 2 = 8 = 32策 = 少陰

一少二多(一背二字):12 – 1 – 2 – 2 = 7 = 28策 = 少陽

三多(三字):12 – 2 – 2 – 2= 6 = 24策 = 老陰

与此同时,郭和杰先生的网文《從春秋筮例驗證大衍揲蓍法的問題》也指出:

「從機率的觀點來看,反而跟隨著火珠林法而流傳於世的三錢法是符合機率平均原則的。

若以三錢法來起卦,九的機率為1/8,六的機率也是1/8,七為3/8,八也是3/8。這樣的機率分布才符合機率的平均原則。」

实际上,这种拿三钱法来硬套「大衍之法」的做法,属于典型的削足适履,因为三钱法才是真正古法的传承。

「古之遗言」流传下来的卜卦方法,叫「占」,帛书易里面提到的孔子说「吾百占而七十当」,和「幽赞于神明而生占也」,说的都是这种方法。

所谓「占」,就是用三枚半扇的仙贝壳来起卦。之所以是三,是为了符合「极」的要求。

所谓「极数知来之谓占」,翻译过来就是:「用三枚仙贝壳起卦预测未来就叫做占」。

接下来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

这里所谓的「叁天」,就是三个仙贝壳的背面全部都朝天;所谓的「两地」,就是三个仙贝壳之中的一个的背面朝天,而另外的两个仙贝壳,则因为是正面朝天,所以背面朝地。

关键在于,为什么同样的一个结果,却分别有「倚数」和「义数也」两个不同的说法?二者有什么关系?其实特简单,同音而已。这里的「倚」和「义」,拼音都是yi,与「一」一样,是「一」的同音字假借。与《易经》就是《一经》是同样的一回事。

所谓的「倚数」、「义数」,都说的是「一」这一个相同的数。

「古之遗言」的卜卦,得到一个「阳极」的方法就是如此。看三个仙贝壳,三个背面朝上的,是一个「阳极」,一个背面朝上的,也是一个「阳极」。前者相当于现在所说的的「老阳」,后者相当于现在所说的的「少阳」。

反之,三个正面朝上的就是一个「阴极」,一个正面朝上的,也是一个「阴极」。前者相当于「老阴」,后者相当于「少阴」。

此外,《说卦》里面的「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叁天两地而倚数。」其中的「蓍」与「叁天两地而一数」不搭,应当从帛书易子曰的「占」。

相关文章

  • 二十二、参天两地而義数也

    《说卦》有一句难倒众生的话,「叁天两地而倚数。」千万年过去,沧海可以桑田,这句话无解。 帛书《易》出土了几乎一模一...

  •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这句话出自《易传·说卦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

  • 说卦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於神明而生蓍(1),参天两地而倚数(2),观变於陰陽而立卦(3),发挥於刚柔而生爻(4)...

  •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这句话出自《易传·说卦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

  • 易传一一说卦传

    说卦传 第一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shī],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

  •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

    《说卦传》第一章笔记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

  • 日更

    《说卦传》原文 第一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

  • 《史记》初鉴 二百四十六

    引:子路問:“君子尚勇乎?”孔子曰:“義之為上。君子好勇而無義則亂,小人好勇而無義則盜。” 南川子曰:是也,义为勇...

  • 《列女传》初鉴 其八

    引:伕婦之道,有義則合,無義則去。 南川子曰:是也!夫妇皆有义则聚,无义则自去,此所谓贵忠贞而轻不义也。 引:伕義...

  • 《列女传》初鉴 其六

    引:且吾聞寧榮於義而賤,不虛驕以貴。 南川子曰:此所谓有取有舍也,君子之德行也。 引:義士非禮不動,不為貧而易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十二、参天两地而義数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ai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