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的武汉,与高楼大厦的数量并肩攀升的,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房价。
对“汉漂”而言,小区的租金过于高昂,廉租房寥寥无几、审核漫长,于是,城中村应运而生。
位于武昌的小何西村气数已尽,而在对岸的江汉区,被几条铁路牢牢围锁住的华安里,依然岿然不动。在这座1.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鳞次梓比地坐落着2000余栋私房,高峰期时,外来流动人口超过10万人。
这里是全武汉监控最多、警务室最多的社区,也是目前人口最多的城中村。
初次进入华安里,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里不像是在武汉。
幽绿的地下通道颇有电影画面既视感,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把这里塞成“九龙城寨”……
这里是胡歌新电影取景地,这里是武汉最魔幻的地方。
打开手机定位——常青花园旁,仍在武汉市内,没有走错片场。
密密麻麻的私房把土地的空间压榨到极限,两栋相对的房子永远难见天日,“握手楼”的名号也由此得来。
很难将这里和汉口联系起来,更别提紧挨着华安里的,就是一个正热火朝天新建着的高层小区;而在华安里对面,整洁明亮的高楼大厦正静静沐浴在车水马龙中。
目光收回,明亮的阳光瞬间成了碎片:私房实在太多,在三四层小楼的基础上,还要继续搭建活动板房,在这儿晾衣服只能阴干。
比私房更让人头痛的,是复杂程度堪比迷宫的巷道,初来者如果不在这里迷路一回,就算白来。
华安里的道路,与其说是路,不如说是紧紧相依的两排私房吝啬给出的“缝隙”。更绝的是,在并排的私房之间,又纵向延伸出了一条宽不过1米、仅容一人通过的“城市峡谷”。
从无数“缝隙”中穿过,人已经晕头转向,而私房的外观又极其相似,想找一个坐标参照,不容易。
在独立的私房中七拐八拐,走到最后,整个人头晕眼花,失了方向。
迷宫般的围城,白日里只有老人、孩子和小卖部店主,看起来空荡荡,想找个人问路都有些困难。
等新来的住户克服了日晒和迷路问题,新的困惑又生出来——出行困难。
被铁路困住,华安里的进出基本都靠涵洞,同时它也是庞大的华安里车辆唯一进出口。由于宽度只允许“单人单车”通行,所以相向而行的行人总要小心地侧身避让,过个通道都要提心吊胆。
到了暴雨天,那可遭殃,车辆经过,难免溅一身泥水,当天再好的心情也气得骂娘。
不过,骂娘多半是新来的,住久了也就习以为常了。等到了夏季丰水期,才真要命,前几年武汉城市内涝,这里俨然一个“水帘洞”。
每当新来的居民抱怨华安里糟糕的条件时,这里的老人们总是笑而不语,只有他们知道,现在的华安里,已经比过去好太多。
过去完全不是这么个事儿。
那时候的华安里,能有什么正经路?进华安里,必须要跨过一条臭水沟。道路上也全是淤泥,里面填满了各种垃圾。
现在的华安里有了水泥地,虽然有些地方偶尔有水洼和凹陷,但总归是平整的,姑娘伢和嫂子们能放心地穿着高跟鞋出入。
那时候华安里没有菜场,买菜得跨过重重障碍,去到对面的红旗村。
现在的华安里,别的不提,生活设施倒是配备齐全,入口处就有一个大型菜场,要多方便有多方便。
那时候,没有正规的水电,也接不了电话线,一到晚上就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要是晚上回家再听到点儿什么别的动静,一晚上都睡不好。
现在,水电有了保障,再晚回家都不怕。还有了社区“公交车”,2元一位,可以把你从华安里的入口带到最里。
那时候的华安里,盗窃猖獗,时不时还有罪犯逃窜到此。居民个个人心惶惶,出门回家都得提着气,就算到家,也怕门锁被撬。
而现在,华安里已经成了全武汉地区摄像头、警务室最多的地方,看得人安心不少。
10个警务室严阵以待,各种带编号的摄像头严密地守护着这里,巡防队一两小时一巡逻,一直持续到后半夜。我们在的时候,就看见一位民警手持对讲机,机警地巡视四周。
不管外人怎么想,总有人爱上住在华安里的生活。这可能就是“外面的人不想进,里面的人不想出”吧。
华安里到底有什么好?
对那些初次来到异乡,因前路未卜而感到惶惶不安的汉漂而言,这里是第一个庇护所,温柔地存放他们所有的不安与梦想。
这里有九成以上的居民来自外地,虽然说着不同的方言,却意外地令人亲切——我们都是城市的外来者,那么就都是伙伴。
在刚毕业的学生眼里,300元起的租金无疑是最大的诱惑。毕竟隔着一条马路的小区,租金已经开到了1000多。
低廉的房租之外,便利的生活设施和友好的物价,也令住户感到格外放松。
在华安里,你可以吃到10元以内的盖浇饭,也可以“奢侈”一把,纹个200块就搞定的半永久——而这在市内需要上千元乃至更多。
如果你是一个特别宅的人,即使在华安里待上一年不出门,也能过得很好。
手机店、电器维修、理发店、餐馆、鞋店、服装店、母婴店、药房、KTV、麻将室、网吧……在华安里,只要是跟生活沾边的,应有尽有,到了休息日,不用出华安里,你都能买、玩得尽兴。
这不,路过一间麻将室,人们哗啦啦打麻将,三缺一都打得很快乐。
可能是都身处异乡,华安里的人际交往,总是透着浓浓的人情味。
出门吃饭忘记带钱,即使你只来过几次,老板都会笑眯眯地主动帮你赊账,这种全然的信任,在外面可是得生活几十年的老街坊才能建立。
坐着社区“公交”,如果沉迷在手机世界里忘记下车,师傅也会及时提醒:“别看啦,你家店到了。”
至于小孩子,总是很容易建立感情,在华安里的小巷里穿来跑去,一起做游戏、捉迷藏,也将成为他们长大后温暖的回忆。
到了下班时,夜市陆陆续续摆起来,可以买到的东西就更多,小孩子总要拉着爸妈的手,眼巴巴地逡巡一圈。
美食摊位是夜市的C位,食物的香气总能恰到好处地飘散在空气中,刚下班饥肠辘辘的人们,不自觉地就将摊位围起了圈。
有人笑着调侃:“自从住进华安里,我再没有羡慕过其他人。”这句话听着像在苦中作乐,不过子非鱼,又焉知鱼之乐?
图文:武汉同城会 编辑:芒果 摄影:楚博华安里看似破败,
挤挨的楼房也暗无天日,
但它是无数汉漂的起点,
是廉租房难求背景下不错的选择,
或者生活在此的许多人,
还会认它为第二个“家”。
你去过华安里吗,在此生活过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