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府涵
从小到大我接受的教育都是做一个宽容的人。要学会体谅别人,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牺牲自己的利益,成全别人。
人应该学会自私我从小就是一个很温和的、从不生气的人,不是因为我真的不生气,不在乎,而是我会忍,会控制。但是这种感觉并不舒服。
学前班的时候,大家遇到了什么问题都会找老师,比如被同学欺负,比如自己的玩具被别人损坏了。在那个时候,我却从来不会找老师告状。我总是想,事情已经发生了,让老师再批评同学一顿也没有什么意义。我也不会和我的同学生气,毕竟以后还是要做朋友的。
我认为我这样是对的,老师也夸奖过我很懂事。听到表扬的那一刻我是很高兴的,但是,我知道,那些忍耐的日子很难受,好像总是自己委屈了自己。
人应该学会自私直到我看到一句话,我才明白,这是宽容的代价。
宽容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宽容,另一颗心流血。
因为不能把负面情绪发泄出去,就只能向内发泄,其他人犯了错,但是他没感觉到我的介意,所以不会停止我不喜欢的行为,还以为我“无所谓”。我也的确会表现出“没关系”的样子,但是,我的心里其实是在意的,因为我要求自己做个宽容的人,所以我不能给别人找麻烦,就只能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藏起来。但是这种情绪会挣扎,会躁动,它不能伤害别人,只能划伤主人。
宽容,为他人考虑,变成了对自己无休止的伤害。时间长了,我这种忧郁的气质会伴随着我,于是,有时候明明没发生什么事情,别人却会问我“你怎么了,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吗?”
实际上什么也没发生,我都没有意识到我摆不了不高兴的表情。
因为对自己的控制,导致不敢真诚的表达,所以不能乱说话,最后导致不爱说话,于是,整个人显得忧郁起来。
人应该学会自私我也是一个不太会拒绝别人的人。
比如,有时候我很累,什么都不想干,朋友来找我出去玩儿,我其实是很不愿意的,但是我会微笑着答应她。因为我害怕,如果我拒绝,她会不开心。于是隐藏着自己的小情绪,假装很快乐地出去玩耍。
一天下来,精疲力竭,身心俱疲,还要假装很愉快,假装还想下次再约。
小的时候总是想做所有人的好朋友,做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做爸妈眼中的好孩子。慢慢才发现,认识的人很多,真正能成为朋友的很少。再长大些会明白,朋友可以很多,但真正交心的没几个。
我小心翼翼去维护的关系,其实不过是一张纸,弱不经风,一捅就破,关键是,破了也没什么关系,因为本来大家就没有那么熟。没有了我,人家照样可以活得好好的;没有某位朋友的帮助,我也不会陷入崩溃。
有一次找一位师弟帮忙,他说他家教了一天,很累,想休息。
我当时很惊讶,他其实可以告诉我他没时间,或者直接帮我。他给我传达的信息却是,他有时间,但是他的休息更重要,所以不会帮。
我起初是有些诧异的,他不怕我生气吗?不怕得罪我吗?他为什么可以更注重自己的感觉?我怎么就不敢这样拒绝别人呢?
后来我找其他人完成了自己的事情,我和师弟的关系也没有变坏。我反而佩服他“自私”的能力。
人应该学会自私拒绝别人,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心不甘情不愿地答应了别人的要求,还不如不做。别人拒绝我,并不会影响我和他的关系;我拒绝别人,也未必会失去某个人。如果他得知我的真实想法,却想和我断交的话,那就随他去吧。
心理学上说,真诚是人际吸引的第一品质,人们都喜欢与真诚的人相处。
如果一个人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表现得很友好,内心却在抱怨,那么即使表面上他是友好的,实际上也是充满敌意的。
如果一个人时时刻刻背叛自己的内心,不能坦诚面对自己的真实感受,那么他将成为一个纠结的人,痛苦的人。所以,我不断告诉自己,忠于自己,哪怕显得自私一点,也没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