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改轶事

作者: 天地孤鸿 | 来源:发表于2023-10-20 16:10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林伟雄从福建刚回,马不停蹄地赶到总公司向董事长姚新培报告了筹建福建分公司的事宜,甚得姚董的赏识,他满意地告诉林伟雄:根据集团最近的指示,整个总公司及其子公司将要进行改革,那些不能做事、整天混日子和年龄在五十岁左右的,都作为重点考虑的对象,根据业绩考核,降薪或者劝其退养。他夸奖林伟雄的办事能力,头脑灵活,算得上公司的精英。虽然年龄刚满五十,但他会向集团力保他的职位。

林伟雄作为子公司筹建筹备处的主管,能得到董事长的肯定,他诚惶诚恐,感激万分,诺诺而退。

刚回到桥头分公司,手机响了,是他爱人打来的,告诉他:他那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母趁人不注意又跑出去,被人送回来了。“她最近老是爱往外面跑。”他埋怨道,安抚着爱人好好看紧老母亲。

下班的时候,他驾车经过黄涛那儿。心想差不多半年没见了他,他现在怎么样了。于是,他停下车,走进了公司的宿舍楼,黄涛家在远郊,为了节省时间,免去来回奔波的辛苦,索性搬进了单身宿舍,一个星期只回家一、二次。

林志雄走近黄涛的宿舍,却发现王子瑜在那儿,他比林伟雄大三岁,也是搞筹建工作,平日里相处得也不错。虽然他们工作地点不一,但相互走动还是很频繁的,只是王子瑜还兼任着桥头分公司仓储的主管,彼此见面相对少一点。

林志雄进去以后,看见王子瑜皱着眉头坐在木椅上,一副傻呆呆的样子。林志雄感到奇怪,又不便问他。他先和黄涛寒暄几句,接着说道家务上的烦心事。

林志雄谈起他的老母亲,患病多年,在家躺着等吃等喝就算了,还时不时老想往外面跑:“我想把她送到养老院去,自己也好清净清净。”

黄涛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框,慢条斯理地说道:“万万不可,你和你母亲呕啥门子气。你母亲有病,还能够活多久呢,就让你媳妇好好伺候几年吧。你要是把她送进养老院,这让外人怎么看?人家会在说你家媳妇在家闲着不做事,也不管你老娘,会戳你的脊梁骨的,那影响多不好。”

林伟雄想了一想,老黄说得也有道理。他老婆没工作,平日里除了打牌,就是在家做些家务事。他们说了一会话,看着王子瑜一直坐立不安,低着头不住地唉声叹气,林伟雄实在按耐不住,便问黄涛:“这王哥为何这样的没精打采?”黄涛惊诧地说:“你还不知道吗?总公司下属子分公司实施改革,五十岁以上的都要靠边歇着。你是知道的,王哥已经五十多了,自然是在杠杠里面。”

“关于离岗待养,我也是今天才听说,这可咋办,王嫂子体弱多病,两个孩子一个刚考上大学,一个升高中,都是费钱的事。要是没了这工作,往后的日子就难过了。”

黄涛赞同地点点头:“说得就是这个,所以他难受啊。”

林伟雄道:“这仓储主管的事,又不是蛮重要的岗位,应该不在乎年龄大小吧。”

黄涛说道:“话是这么说,但你是知道的,仓储工作也没什么业绩,按照文件的规定,怕是很难改变。”

一向热心快肠的林伟雄道:“什么规定不规定,只要你把工作上做得好,也没必要把条条框框扣得这么死嘛,事在人为。”他心眼多,眼睛滴溜溜地转了一转:“我倒有一个办法,不知道行不行得通?”

啥办法?黄涛和王子瑜几乎异口同声地问。

林伟雄压低嗓门说道:“你们还记得陈永文这个人吧?”

“不就是姚新培家的远房亲戚么,给他开车的那个司机。”黄涛接口说道。

对,就是他。我估计啊,他能在姚董面前说上话,可以搭上腔。不过,我听说这小子有点贪财,我们要不要去找找他,先探探口风,让他给拿个主意。如果有可能的话,破点财,把工作给留下。”

两人一听,都觉得这个办法可行。

“既然你们同意我这个办法,事不宜迟,我这就打电话约他在悦来酒店碰头,免得夜长梦多。”

三个人喝着茶又闲扯了一会儿,林伟雄看看手表,和陈永文见面的时间差不多到了,他让王子瑜在家等他的消息,自己拉着黄涛驱车去了悦来酒店。

他们刚到不久,就看见陈永文驾着姚董的轿车来到了酒店。

黄涛吩咐服务员端上一壶好茶,陈永文进门以后,示意大家坐下谈。姚新培董事长经常下基层,陈永文也就时常遇见他们,闲着没事的时候,总是哥长哥短地和他们聊天,关系相处得还不错。

三个人坐下来喝着茶,先说了几句闲话,林伟雄这才提起王子瑜的事来,说到王子瑜想托人办事的话,陈永文此时嘴里正含着一口茶,手里夹着香烟,眯缝一只眼,呆了一会儿,才把这口茶咽了下去,腾出嘴说道:“这个事情不好办啊。”

林伟雄说:“并不是我喜欢多事,实在是王子瑜家里太困难了,一家四、五口人都指着他生活,这要是降薪待养,如果是降一点还无所谓,但我听说这次降薪幅度还挺大,一半的一半还拐点弯儿,简直可说是要了他的命。”

陈永文道:“他家困难,公司下面那些员工比他家困难的也多了去啊。”

林伟雄说:“可不是嘛,但王哥家里爱人最近常闹病,孩子又要念书,用钱的地方太多。咱们是兄弟,再说你跟在姚董身边,知道姚董和谁来往密切点,让他们帮忙说句把话,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这话不假,可林哥……”陈永文犹豫着。

林伟雄看他有点心动,趁热打铁地说:“陈老弟,你一向热肠古道,兄弟们都很钦佩,王子瑜这件事你老弟一出手,估计就解决了。你要是不肯帮他的忙,可不就是把他毁了。”他一面说着,一边走到陈永文的耳朵边,低低说了几句。

陈永文见状,答道:“既然你把话都说到这份上,兄弟我沒有不帮忙的道理。不过这件事,我说了不算,还得找另一个人通融,这事可能就没什么问题了。虽然我与她很熟,但是你们都很少和她打交道,甚至都不认识。林哥、黄哥,你们知道的,明人不说假话,我托人帮忙都是需要打点打点的,更何况这件事违犯公司的规定,多少是要承担一些风险的。”

林伟雄说道:“没问题,其它的事包在我身上。”他把手指在陈永文面前比划着说:”这个数目可以吧?”

陈永文笑了一笑道:照说不算少,但我没有权,事情我来办,能不能成,就看王子瑜的运气了。这件事不能算我不够朋友,我只是一个司机,说不上太多话,但了解高层的一些人际关系。姚董基本喜欢听的她的意见。这里就绕了个圈,我就不便说出她的名字。我们是兄弟,能帮上忙就成,谈好处费就见外了,只是别人的好处不能少。”

林伟雄和黄涛连忙陪着笑脸:“那是的,那是的,帮忙归帮忙,但也绝不让陈老弟吃亏。”

陈永文道:“那我去试试看,明天林哥来总公司司机管理处听回信。”

见到黄涛也想同来。他摆摆手说道:“万万不可,司机那边,来来去去都是些用车的熟人,林哥还来过几次,沒有人打听。要是生人来,旁人一打听,容易出纰漏。反正大家都是为朋友帮忙,你不必来,来了不但沒有好处,还恐怕别人起疑心。”

黄涛寻思有道理,就不在多说。三个人喝着茶又聊了一会,陈永文起身办事,林伟雄和黄涛便回去告之王子瑜。

此时,王子瑜是坐立不安,像热锅上的蚂蚁,正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消息。见到二人回来,忙迎了上去。黄涛告诉他:事情已经有点眉目,只是不知道得花多少钱才能搞定。

王子瑜叹了口气,只得等明天的消息。

第二天的晚上,王子瑜来到黄涛那儿,刚好看见林伟雄匆匆走来,只见他唉声叹气地摇摇头说道:“真黑啊,真黑。”

王子瑜和黄涛忙问咋回事?林伟雄说道:“他要五万。先给一半,事成之后,再给另一半。”

王子瑜听了,呆呆的一言不发。

倒是黄涛很有头脑,他分析地说道:论起这工作,大家都处在中层的位置,薪资加杂七杂八的补贴,一年下来也有近三十万,花上五万来块钱,能保住位置,也沒有什么不值得的,再说有些岗位总能捞点油水,说不定还能够因祸得福,那这钱指不定谁出呢?但是王哥一时可能拿不出这么多钱,那该奈何?”

王子瑜歪着脑袋想了想,微微点头。

林伟雄说道:“王哥去凑凑,看凑到多少。要是差得不多,我们大伙帮忙凑一些,等王哥缓过劲,再慢慢还呗。”

王子瑜挠了挠快要秃顶的头:“看来也只好如此。但是这事已经发文多天了,只怕公司把名单都拟定好了。”

林伟雄说道:“桥口分公司的名单应该还在李宪中手里,王哥你平时不是和他来往密切吗?”

王子瑜说道:“我和他确实很熟,他是我的顶头上司,平时没少花钱请他吃饭,送些小七小八,但他这几天患病住院,不知什么时候才能上班?”

林伟雄问道:“他病了么?我想怕是故意躲着你吧。”

王子瑜眼睛一瞪急了:“那我该如何是好?”

黄涛插嘴道:“王哥别急,他生病住院正好是个机会,你买些礼物,去医院看他,顺便和他聊聊,只管诉苦就是,求他高抬贵手。我虽然和他打交道不多,但还是比较了解他的,这个人除了贪酒,心眼却不坏。”

林伟雄对王子瑜说道:“既然这样,让黄涛陪你去一趟医院。你为人厚道,言语不善辞令。黄老弟有文化,说话却是挺有道理。事不宜迟,我们两管齐下,保管你没事。陈永文那边,如果钱不够,先把钱送两万块过去,剩下的我去给他说,事成管我俩要就行了。等王哥的事情办妥了,宽裕后再给他。”

王子瑜感激万分,他诚恳地说道:“只要事情办妥了,我就是不吃不喝,也把钱还上,至于你们兄弟俩个,替大哥我出了这么些力气,哥哥我自然不会忘记,你们相信哥,哥绝不会亏待你俩个。”

林伟雄站起身:“那好,陈永文那头,我就答应先给两万,余下的事成后,分二个月给他。”

王子瑜说道:“老弟你看着办,陈永文这头的事就全交你来办,我没个主见,你自己拿主意好了。总而言之,事情办妥,我不会亏待林老弟。”说着,他向林伟雄拱拱手。

林伟雄一脸严肃地说:“兄弟有难,我都会义无反顾地去帮助,谈不上什么报酬,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同是兄弟,哪有不帮的道理?”

王子瑜感激地握住林伟雄手:“好兄弟,全都拜托你了。”

“好,我这就去找陈永文。回头见。”说完,他转身向黄涛告别,见他正在打电话,也不便多说,于是,转身离去。

王子瑜目送林伟雄驱车走远,黄涛打完电话说:“刚才打听了一下,李宪中因为腿伤,在协和医院住院,十一楼外二科十九病床。”

于是,两人来到商店买了两瓶上好的白酒,又买了一些卤牛肉和一篮水果径直去了医院。

桥头分公司副总经理兼仓储经理李宪中,四十五岁,对人和善,平时和下属都相处得不错,管理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可他有一个嗜好,贪酒。

此刻,他一瘸一拐地刚送走一个同事。转身看见黄涛和王子瑜走来,便想过去迎接。

谁知用力过猛,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哎哟。”他扶住左腿,大叫一声。

黄涛见了赶忙上前搀扶,忙问咋回事。原来他是下楼不小心把脚崴了,肿得老大,不得不住院治疗。

李宪中见到王子瑜手里拎着的白酒和卤菜,便知道他们的来意。

前几天上报名单时,他就颇为踌躇。王子瑜本来干得也不错,老实本分,使用起来也很得心应手,加上平日里他也没少敲王子瑜的竹杠。

对待王子瑜的去留,他的心里还是有点虚,俗话说:吃人家嘴短,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饭还砸人家的锅,这未免心太黑。所以,上报名单时,他留了一个心眼,将王子瑜的名字列到了待定里,并作了说明:该同志年龄虽大,但有过人之处,因此待定。

今日又见他带着他喜爱的酒和菜,于是,他打定主意,出院后一定瞅个机会拜见姚董替王子瑜说说话。

几天以后,时逢总公司通知高管会议,各子公司的正副职都得参加,听取减员待养政策的落实情况。会后,李宪中一瘸一拐地来到姚新培的办公室。

此刻,六十岁的姚董事长大腹便便地窝在沙发上和一个女人喝着茶,茶几上放着一大摞公司的名单,她是姚新培的私人秘书肖娜,专门负责董事长日常工作以及生活方面的大小事。

李宪中瞧见他们笑着不知道在说些什么,正待转身退去,姚新培却看见了他:“小李,进来嘛。”

他点头哈腰地走了进去。

姚新培示意他坐下,关心地问他:“小李,你腿好些没?”他很欣赏李宪中的为人,办事利索,雷厉风行。桥头分公司的一把手老邓年事已高,即将退休,接替他的就是眼前这个中年人。

李宪中弯腰说道:“谢谢董事长关爱,腿好多了。”他还站起来试着抬起左脚,被姚新培拦住了。

肖娜在一旁笑吟吟地说:“李总这是有事向姚董汇报吧,需要我回避吗?”

“娜姐,您说笑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一是到了总公司,必须看望一下姚董他老人家,二是向董事长解释一下我们一公司王子瑜被列到候补名单上的原因。”

“哦,刚才和董事长就是在谈这事呢,所有公司里,就只有你上报的名单有个候补,正想问个原因呢。是吧,姚董。”肖娜冲着姚新培忸怩地一笑。

姚新培点点头,他详细问了一下分公司仓储管理的事情。李宪中一一作了汇报,最后说道:“王子瑜管理仓储是最为可靠,此人老实本分,账目详细无误。不过,他的运气太差了。”

“哦,怎么个差法?”姚新培把身体朝前挪了挪。

李宪中说:“过去仓库管理得比较松散,常常账目和实物出入较大,数字对不上。王子瑜接手后,连家也很少回。老婆病了,两个孩子又在读书,他也顾不上,一心扑在工作上。刚好把仓库这头的账目理顺,集团又下离岗待养的文件,又让他给赶上了。所以说他运气不好啊。”

姚新培沉思着从桌子上抽出一支香烟,李宪中赶忙掏出打火机替他点上。

他继续说道:“古人云,凡要办大事的,总要量材器使,不可轻易换新手,为的防止前功尽弃。”

姚新培道:“但他毕竟是过了五十岁。”

这时,肖娜在一边说:“五十岁应该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吧?集团也没硬性这样要求,集团这次搞离岗待养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干不了实事、混日子的那些懒虫。再说了,这个仓储管理也不是什么重体力活,年龄稍大一点也没关系的,又不是七老八十。”

一番话,说得姚新培有些心动:“你对集团的政策理解得很对,但我就怕有些人不服?”

肖娜的秀眉上扬:“谁不服呢?人家有成绩摆在那儿,说实话,这个年头能够一心为公司,很少回家的同志还真的不多,我认为像这样的同志,公司应该大力表扬才是。”

李宪中接口说:“表扬不表扬,那是领导考虑的事情,但至少我们应该善待这样的同志。”

姚新培站了起来,他摁灭香烟,来回走了几步,他转身望着李宪中说道:“那就这样,王子瑜也别做仓储主管了。”

李宪中心中一凉,心说:王子瑜啊,王子瑜,活该你倒楣,我该帮你的话已经说尽了。

但他仍然神情自若地点头哈腰说道:“一切听从姚董安排。”

姚新培又转身望着肖娜:“你刚才说得很对,像王子瑜这样的同志,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和嘉奖,这样,你待会出个文,拿到董事会讨论一下,建议将王子瑜提升为桥头分公司的仓储经理。”

李宪中一听,先喜后惊,喜的是王子瑜留下了,惊的是自己的仓储经理给搂了。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时猜不透姚新培心里的想法。

只见姚新培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肖娜赶忙过来搀扶住他,关心地问道:“累了吧,去休息室休息吧。”说着,她把姚新培送到了办公室里面的休息室。

姚新培临近到门口,回头对他说:“小李啊,你回去好好整理整理王子瑜的事迹,我们当个样板好好做个宣传。”

李宪中如梦游一样:“好的,马上就办,姚董,您好好歇着。”他转身退出了董事长的办公室。

一路上,他心里有点闷闷不乐,作为仓储的经理,他对公司的仓库还是有感情的,虽然不当经理对他的薪资没什么影响,但是心里总感到有点别扭,他不明白肖娜那女人为何一个劲替他帮腔,也不明白这个董事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令人难以琢磨。

回到桥头公司,他把王子瑜叫来,把事情给他描述一番,说道:你的事基本没什么问题,只是因为你,我的仓储经理干不成了。

王子瑜大喜过望,千恩万谢,从怀里掏出红布包送给了李宪中。

李宪中打开一看,是一块上好翡翠玉牌,上面刻着的竹子栩栩如生。李宪中一看,就爱不释手,也不推辞,顺手放进公文包。

当晚,王子瑜请客,两个人又喝了个痛快。

席间,李宪中问王子瑜:“你和那肖娜是什么关系?这女人好像对你的印象不错啊。”

李子瑜心想,应该是陈永文那边找的人起作用了。但是,他哪敢把真情告诉李宪中。

等待的日子,总是令人焦急,特别是各分公司的中层以上的领导,已无心安排下面的工作,该下的不愿意再管,该离岗的正在设法寻找下一步的打算,每个人各怀心思,忧心重重。

这混乱的日子仅仅经历了三天,总公司的正式文件和留离名单下来了。

李宪中成为桥头分公司的总经理,顶替了退休的老邓,林伟雄和黄涛都升职为筹建处的正副经理,王子瑜不再留任筹建处,曜升为仓储部的经理,这正应了黄涛所言,因祸得福。

四个人的职务都得到提升,皆大欢喜。

于是,王子瑜将妻子的金饰变卖凑得六万块钱,给了黄涛和林伟雄各五千,作为兄弟们跑路的辛苦费。另外那五万给了林伟雄,请他承交给陈永文和他的朋友。

林伟雄接过钱,私下找到陈子文,却只给了陈永文三万元,那两万便落进了他自己的口袋。

王子瑜再次请他们喝一餐酒,以表谢意,这事才算了结。

中层干部调整完毕以后,下一步就是李宪中对桥头分公司员工的改革了……

半个月的以后,王子瑜、林伟雄和黄涛三个人再次聚在一起,人人春风得意,笑逐颜开。尤其是王子瑜,打心眼里佩服林伟雄和黄涛,那仓储经理的职务,不仅使得他很快偿还了六万元的债务,还落得一些职工送来的一些名酒名茶、古玩字画。

至于个中的原委,还得烦请各位读者自己去琢磨了。

总之,这场企改,在中高层圆满落幕,留下了不少聪明的精英,使得中层管理人员的圈子进一步牢固。

至于,低层的职员和普通工人归属嘛,恐怕只有天知晓了。

相关文章

  • 官企轶事

    官企轶事 (一) 近日,单位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一个据说精神有点问题的员工打人啦。经送市精神病医院检查,...

  • “金九银十”红8月已收官 这些板块将领涨9月!

    首先,今年的央企混改不同于往年,往年的混改炒作只是借助一些政策或者风声时而拉升,而今年在央企混改领域以及有很多实质...

  • 从央企混改谈炒概念股

    最近,有一个热点,就是我们央企混改的标兵中国联通,最近两天是股价是连续两天涨停,为什么? 因为中国联通是央企混改的...

  • 【毒门轶事】 目录

    【毒门轶事】楔子 - 简书 【毒门轶事】一、水中月 - 简书 【毒门轶事】二、镜中花 - 简书 【毒门轶事】三、蛊...

  • 办理国企挂靠

    (国企挂靠,央企挂靠,国企央企挂靠混改)I3I6IB25oo7 (V信同步) 下面简单给大家介绍下国企挂靠相关知识...

  • “爱车在线”UBI车险开启费改新篇章

    “爱车在线”UBI车险开启费改新篇章 ——险企、车主、社会三赢的UBI车险模式 一、车险费改带来的机遇 2016年...

  • 从“土”里长出来的家国情怀

    ——读《天台轶事》 周荣 读族兄建华的散文集《天台轶事...

  • 轶事

  • 2019郑州供热采暖10.18-20邢丹

    对接中部六省,对接一带一路 800+名企,22000平米国际优品大展 助推河南省 “煤改电”“煤改气”实施落地 ...

  • 新春轶事

    新春轶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企改轶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mk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