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不是人类地意义,人类本就没有意义。----李率
欲望从何而来。我有一个习惯,或者说有一种偏执,既:看本书,即要从头看到尾,一字不落地。好像落一个字,或一段,这事就不叫完似的。
而,看好了这一本儿,合上。仿佛就在自己地‘人生清单’上,在某某书的后面:‘叮’的打了一个勾,这事儿,Check了。核对无误。
人生就像这样,一个一个地:Check,一个一个地核对无误,直到把这种:‘人生清单’打满了勾,叮,叮,叮的……才算满足了。一样的。
俗称:打卡。说实话,我不排斥“打卡”这种叫法,因为我个人也是常年受这种‘套子’地制约,有人,可能是‘打卡’景观,这个景儿,那个景儿的,忙地不亦乐乎了……等等。
有人,是“打卡”书,譬如《四书·五经》一共九本儿,都得看完......对于儒家传统地爱好者们来说,好似不看完,总觉这不太对,或不“圆满”似的。俨然一种被“程序”所束缚地打卡员,或上班族,一样。
自从我对于儒家地传统文化展露出浓烈的兴趣以来,我就觉得《四书》,和《五经》我都得看过。我也不知道,这种‘觉得’的想法,是从何而来,总之,我就被四书,和五经所“困”住了。也不是不爱读,就是觉得,这得都:看完了。得‘看完’才行。
这就有点儿类似于收藏的快乐一样,当一个人喜欢某样东西地时候,他就想集齐他地:全套(所谓的)。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地话,他会这么做地。我们看到很多人,有收藏地癖好。这没什么。
好像我们的:人生清单,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儿,只不过,说叫:侧重点不同,而已罢了。道理,是一样地。虽然说,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本质都是一样。
那即是说,我们自己,每一个人......不知从何时起,不知从什么时间开始的,竟给自己设置了一组:程序;一组程序,然后让自己潜移默化地,按部就班地,按照着这组程序所书写好了的命令,去执行和:打卡。
简直,虽然不在上班儿,但就像在“上班儿”一样。不是吗。命令,程序。程序,命令。好像不按照这个走,既不行似的。这种迫切的,想要在‘程序面板’,或:‘程序卡’上画:‘叮’(既:Check,打勾)的感觉,我们说,这就叫做,是:欲望了。欲望,就像一张:程序卡。而,我们所有人地:程序卡,大部都是由我们自己来:编程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说,人类都是:“程序员”。
道理是这样地。一样。人类都是程序员。我们自己给自己下命令,自己给自己编程序,然后自己再去按照既定地程序去做……以求吻合,和满足自己地编程。自导自演,自娱自乐,自己给自己制造出了,所谓地:喜,所谓地:怒,所谓地:哀,所谓地:乐了。自己给自己制造悲伤,自己给自己制造烦恼、与苦闷,烦闷,与憋愁。最后自己把自己笑死,苦死,累死,憋死,烦死,甚至:吓死……等等。
简直,天才无比。自己编程,自己执行,自己死去……然后,还怪罪,与埋怨这个世界地不公平,埋怨“老天”,埋怨命运……等等,等等了。
甚至还埋怨周围地人。只能说,人类真是太有‘喜剧天赋’了吧。这让局外人怎么看呢?一群人,自寻烦恼,还找所谓地:出路。如果有的话,我说人生如果有出路地话,那一定不在你个人地:‘程序卡’上面了。因为你地程序卡上,说实在的,只有:烦恼。因为欲望只是“快乐”地其中一面,快乐(所谓地)还有他自身地另外一面。所以,虽然你觉得那可能是“快乐”,但快乐地本质,既是烦恼。
你要相信:有得必有失。世界是平衡的,永远都是如此。
你在追求:Check,‘叮’的时候,你失去了什么,你自己心里应该更清楚。但是我也可以说,‘叮’的那一下,不是结束。你或会想要更多地:叮,不是这一类型的,或许是下一类型的。总之,这单程序写完以后,还会有下一单。
归根结底,人类地焦虑与快乐都是相同的,既:不在“写程序”,或者叫:找目标,就在“达成程序”,或实现目标地路上。实际上来讲,来说地话,这是最坑人的。人为什么爱给自己写程序,追求目标呢。目标,其实是人生最大地伪命题了。人为什么要有:“目标”(所谓地)。
因为“意义”。人生有意义吗,既:追求‘意义’的那些人,是过了“有意义”地一生吗。
我不知道。
我们不知道了。道理或是这样地。一样。----文作者:李率 己亥年 六月廿九于自家中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