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痛苦有一个梳理和解释,对自己。
真正意义上第一次离开家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第一天,下火车,找路线,忙着安顿,整理行李买生活用品。第二天,失魂落魄一整天,第三天打起精神整理情绪。
昨天原来工作对接的员工在微信里跟我沟通尾款的事,想到这是7月份的项目,那段时间还安稳的在老家,过着平淡如水的生活,觉得在外面折腾简直太没有必要了。而此刻,看着上一次的聊天记录,仿佛很近,也貌似很远,五味陈杂。
我自知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常常感叹自己跟不上这个飞速发展的城市,怕麻烦,怕奔波,怕多说话,怕有求于人,怕受到委屈。我也常常安慰自己,还好啊,我生性淡泊,要的不多,也没有什么野心和目标,在老家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就满足了,晃晃悠悠一辈子,不争不抢,也是一种不错的生活方式。不太喜欢热闹,不擅长交朋友,仅有的几个闺蜜,是相知相惜,彼此真心实意的。我原以为自己会这样过一生,不想吃别人吃的苦,也接受没有别人收获的甜。
家里突然出现的变故,打破了所有的平静和计划,退掉了去年就预订好的公寓,每次路过看着它正在一点一点的建成,心里得失落感就像洪水一样袭来。10月份,过完国庆节,离开家。
尽管已经做了心理准备,还是出现了巨大的落差。我一遍一遍的问自己,你是疯了吗,明明是做着差不多的工作,而且老家的更轻松,为什么要离开呢,别人也问我,真是没有见过家里有事了还往外跑的。是觉得之前的生活无法继续了,一直依赖家里的我想要换个环境改变一下。
可是这是不是一个禁不起推敲的幻觉?认为只要换了环境人生就会有起色,可我还是那个我啊,怎么会有什么改变。我不是一直想要安稳吗?现在又是什么矛盾的行为?
我拽着自己刨根问底,有一个弱小的声音说,即使甘于平淡普通甚至是颓废的做一个米虫,你还是有那么一瞬间想要靠自己活着,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别人是怎么活着的吧,也希望自己可以有微小的力量可以让家人不那么担心。抱着这样的期待走出去,看到的是更加浓重的黑色,《奇葩说》里傅首尔说,混的普通,也许就是你这辈子的巅峰,我一个人走在陌生的路上感慨这句话,我之前所过的生活,活的普通,也是我这辈子的巅峰了吧。住在离公司三分钟路程的亲戚家里,从小到大把我当自己孩子对待的家人一日三餐做好,最好的朋友在离我十分钟路程的地方,每周末回家看看妈妈,偶尔喝领导在工作上的冲突就算是最大的烦恼了。
现在,我一个人待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一言难尽的住宿,吃和不吃没有什么区别的饭,周围全是陌生而行色匆匆的人,我该怎么承认我后悔了呢,哪怕就是在前几天,我预估到这个情况,都不会选择来到这,如果不是阿瑶瑶一直安慰和帮助,我真的会在第一天就离开,最多撑到第二天。她说没出过家门的孩子真的是太脆弱了。
她正在生病发烧,没有去上班,还陪着我在这个城市东奔西跑,天黑了才回到离我安顿下来很远的家,一路上跟我讲述她刚来这里的时候是怎样的,我硬生生的把眼泪和立刻逃跑的念头憋回去,就算是不能辜负她这几天的辛苦,也要找一些理由留下来。
我都这么大了,还没有去过大城市生活过,一直没有离开父母的保护圈,因为严重路痴,为数不多的外出都是走哪儿打车,没有坐过地铁,不会认公交路线,是不是太脱离现代了?生活就是有各种体验,苦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味道对不对?我也可以离开舒适圈和安全区域独自在外面活下来的,我感受到孤苦伶仃的漂泊之苦,就会更加懂得了家人和朋友的珍贵,早一点懂得付出和珍惜,而以前我只会觉得理所当然,生活中的一点不如意就放大很多倍的去埋怨。我自己选择的离开,几天就要回家,是不是太懦弱没用了,真的要当一个可耻的逃兵吗?
一边安慰一边鄙视自己,努力的说服自己留下来,前路或许泥泞不堪,或许过的艰难又孤独,甚至浪费时间得不偿失,都要坚持下去,我选择的,我承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