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俄罗斯有着无比辉煌的历史。但这一切都是过往云烟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丧失500万平方公里土地,国家实力也严重衰退,黯然退出超级大国之列。
红色苏联时代当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的俄罗斯,依然算的上是世界级大国。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失,这种大国地位的维持,也越来越显得艰难。
就内部而言,俄罗斯的工业体系已经基本崩溃,主要靠出售资源维持。再加上地缘结构存在缺陷(西重东轻),民族分裂隐患(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对国家文明认同感较低);而在外部,俄罗斯庞大的国土面积,身居亚欧大陆北部中央的地缘区位,决定了它跟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强势势力都存在结构性地缘矛盾。这种内外交困,决定了像俄罗斯这种国家,几乎不存在“苟且偷生”的战略空间,对它来说,未来的发展之路只有两条:要么励精图治,东山再起;要么逐渐沉沦,甚至二次解体。今日这种苟延残喘,绝非俄罗斯的常态。
那么,东山再起和二次解体,俄罗斯更有可能走向哪一边呢?在小编看来,后者的可能性,可能略大一些。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
首先是俄罗斯的结构性地缘缺陷。虽然就国土形状而言,俄罗斯看上去还是较为规整。不过,内部却呈现出明显的西重东轻格局——国家精华地带位于国土最西端,东边的广袤西伯利亚地区不仅与本部相隔遥远,而且气候苦寒,这不仅意味着其难以有效开发,也意味着东欧本部向其投射地缘影响力的难度较大。再考虑到俄罗斯东欧本部本身也不是特别优质的地缘板块,潜力相对有限,这意味着俄罗斯这种地缘结构,存在着极大的不稳定性。国家强盛时,尚可有力维持。可一旦国家衰落,中枢对边缘板块的控制力就会急剧衰落——要么当地滋生分离主义浪潮,要么本部难以承受对遥远边疆的统治成本而主动将其剥离——苏联解体,便是这一点的体现。
当然,苏联分裂后,如今的俄罗斯,内部分离主义倾向已经减弱许多(离心力最强、控制成本最高的地区已经独立出去了),可俄罗斯西重东轻,东西跨幅巨大的地缘格局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所以这种分裂隐患依然无法彻底消除。如果俄罗斯现实国力继续衰落,潜在的分离主义倾向就会再次泛起(车臣,鞑靼斯坦等地,会随着俄罗斯衰落而愈发离心)。
其次。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工业体系已经基本瓦解。虽然普京的上台,一度遏止了这种颓势,但并没有根本上重塑俄罗斯的经济体系,随着乌克兰冲突和美欧经济制裁,俄罗斯再遭重创,且迄今无回稳势头。
当然,在一些人看来,这只是阶段性的困难而已。毕竟历史上,俄罗斯也曾屡遭重创,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接下来的苏俄内战,以及西方长达二十年的孤立,当时俄罗斯面临的局面比现在严峻的多。可俄罗斯不仅挺了过来,还成长成全球第二工业大国——而且在二战后再次复兴,直接成为超级大国。从这个角度来看,俄罗斯虽然眼下困难,但只要能稳住阵脚,等待时机,未必没有翻盘可能。
但其实并非如此。今日俄罗斯所面对形势,跟当年苏联建国时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异。
苏联建国时,正赶上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普及应用的高潮。借助对新出现的机器化大工业成果的大规模运用,苏联对广袤国土的开发能力大幅提升,由此创造了大量新增财富,跻身工业大国的行列。
当然,虽然规模坐上去了,但受限于客观条件,苏联工业制造的成色一直不怎么样——除了军工以及相关配套的部分重工业,其他大多数都是些傻大黑粗的糙货。
但当时这些问题并不大。苏联建国的头几十年,世界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普及推广期,代际差距不算大;而且以机器制造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含量并不高,所谓之成色差异,主要仅仅体现在单位产量,单位能耗方面——说白了无非就是造同样的东西,多耗点资源而已。这对日本来说可能是大麻烦,但对苏联这种资源土豪来说,简直就不是事——单位制造能力的差距,它完全可以用工业规模的优势来对冲。
但现在不同了。现在的世界,已经经过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这次革命跟之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区别就在于,科技含量对制造的重要性大大增加——相同类型产品,如果科技含量不同,其价值会判若云泥。
俄罗斯除了军工,工业体系的科技含量先天不足,以前靠着规模和资源优势,还能够对冲下,现在随着代际差距的拉大,再像以量取胜,就有些力有不逮了。再加上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迭代速度超快,这就更让俄罗斯的落后工业体系难以跟上,跟主流的距离也越来越远。最终免不了被时代淘汰。苏联已经亡了20多年了,俄罗斯的工业体系却依然在谷底徘徊,这更证明了其在根子上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调性严重不合。
而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也削弱了俄罗斯复兴的本钱。俄罗斯最大的底气,就是那1700万平方千米广袤国土。通过对它们的开发创造财富。
能源出口是俄罗斯的经济支柱这一套玩法,在苏联建国之初还是很有效果的。当时的世界经济体系还基本上都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列强通过对自己领土、殖民地的开发攫取财富。但100年后的今天,全球化成为趋势,经济发展已经不在局限于国家、势力范围的限制。列强借助全球化,把世界上的几乎所有已开发地区,都转化为自身获取财富的土壤——不管是一开始的美、日、欧,抑或后来居上的中国,都是通过全球化,来获得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增加。
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俄罗斯的领土规模优势。
不错,俄罗斯国土广袤,但再广袤,跟五大洲也没得比。再加上俄罗斯的领土大多开发程度有限,可开发价值不高,能创造的单位收益较低,从这种地里刨食,性价比远逊于对全球已开发地区的经济整合。
当然,俄罗斯也不排斥全球化,它也愿意通过全球化,在全世界范围攫利。可问题是,俄罗斯工业体系老态龙钟,除了卖资源和军火老本,它实在拿不出其他有竞争力的工业品。这就限制了俄罗斯全球化的空间。再加上近年来全球化对西方负面作用越来越凸显,美欧右翼兴起,对全球化抵触有所增加,这又从外部限制了俄罗斯靠全球化攫利的空间。
而从地缘政治角度分析,俄罗斯的未来发展之路,也面临相当大的问难。
之前小编已经说了,俄罗斯它跟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主要地缘势力,都存在着结构性的地缘矛盾——这意味着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始终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
当然,美、中、欧、伊斯兰这些地缘势力各有各的算计,不大可能同时携手对付俄罗斯——比如在美欧联合挤压俄罗斯的当下,中国反而会对俄罗斯提供援助。但即便如此,也不意味着俄罗斯就能够轻易的合纵连横。鉴于俄罗斯巨大的体量,和横亘亚欧大陆北部中央的地缘区位,一旦东山再起,立刻就会对其他势力构成直接而巨大的威胁——哪怕是曾经的朋友也不例外。这种体量和区位所蕴含的天然制霸潜力,使得所有人都战战兢兢,哪怕是在俄罗斯国家衰落,且己方出于自身利益需要拉他一把时,也会因为考虑到俄罗斯一旦翻身不可复制的风险,而缩手缩脚,不敢帮扶太过。一旦发现俄罗斯缓过劲儿来,外援就会适时而止,绝不会没心没肺的鼎力支援,最后养虎为患。
鉴于俄罗斯外部强大地缘压力始终存在,而外援却因为其潜在威胁而绝不敢相助太多,这种外部敌我力量的不对等,使得俄罗斯在逆境时想要顶住压力,上演精彩逆袭,就更是难上加难。
先天的内部地缘缺陷,对新经济模式的水土不服,以及外部地缘环境的复杂性,这种种原因,导致俄罗斯的大国复兴之路异常坎坷,一直无法寻得实质性突破。而随着时代发展,其他列强实力和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俄罗斯的苏联老本却逐渐消耗殆尽。这种差距不断拉大下去,俄罗斯外将失去与其他列强匹敌的资本,内则长期积弱导致国家认同削弱,民众信心和内部凝聚力丧失,那么在这种内外交困之下,很有可能重蹈苏联覆辙。所以,虽然俄罗斯未来是兴是衰,暂时还难以定论,但就趋势而言,如果俄罗斯不做出根本性改变,未来相较于东山再起,俄罗斯二次解体的可能性,还是要更大一些。
军工是俄罗斯在工业方面唯一拿得出手的东西了当然,其中也不排除有变数发生。比如地理环境变化(全球变暖),或许会导致俄罗斯广袤的西伯利亚领土开发价值提升,甚至开通北冰洋航线。
那么,气候如果真的变暖,具体会给俄罗斯带来哪些好处?这些好处,是否强大到足以支持俄罗斯走出困境,东山再起?
微信长按扫码,欢迎关注本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