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前期,政治还是比较清明的,原因大多是来自朱元璋和马皇后以身劝教,让后世子女甚至儿媳都深受影响,她们大多以仁义著称。下面要介绍的就是明成祖朱棣的儿媳张氏,她是徐皇后看重的女子,特地许配给皇子朱高炽做了妻子。
张氏虽然不是出生名门,但她的才情和善良孝顺打动了徐皇后,这才破格召她入宫,刚好这张氏和朱高炽情投意合,没多久就怀孕了,正当她快要生产时,明成祖做了一个梦,梦里只见太祖朱元璋亲授大圭一个,上面刻着‘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正当他醒来时就听到媳妇生了嫡长子,又想到刚刚做的梦,立刻欣喜去抱孙子了,这日后更是宠爱了得。
其实这朱高炽当上皇帝还多亏了张皇后和儿子朱瞻基,因为朱棣十分喜爱这个孝顺的媳妇和聪慧的皇孙,基于这些原因才每废除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原来他生来就体型肥胖,不善骑射,和汉王相比,朱棣就觉得他更像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在性格上,朱高炽善良温厚,待人友善,不似其他皇子嫉妒心那么重。正因为这一点徐皇后才力劝立他为皇太子。
历史人物‖辅政三代,诚孝张皇后当上皇帝才十个月的朱高炽不幸去世了,这和他长期以来宵衣旰食分不开,在他四十八岁的时候去世了,也在这一年朱棣也去世了,这下子留下张氏孤儿寡母和那些权倾朝野的皇叔们作斗争了。
聪明勇敢的张氏起初不愿参政,可是想到当初马皇后尽心辅佐皇帝,不愿祖宗大业断送在自己手里,于是就努力做到辅政而不乱政。
为了解决这场危机,她继续任用先帝留下的贤臣,大小事务经过自己之手,强有力的措施平息了战乱。
儿子朱瞻基深受父辈影响,也立志做一个贤明的君主。据说他十分孝敬母亲,各地贡献的贡品必先亲自呈送给太后;每当张皇后去祭祀出行皇宫,他必定亲自跟随,听从母亲教导,要体察民情和爱护百姓。在张太后的影响下儿子朱瞻基做了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然而好皇帝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年纪轻轻的朱瞻基就去世了。
然而皇家是不会考虑这位刚失去儿子的母亲的痛苦的,而是迫使她做出决策。大臣和外界都在猜测她是否另立其他亲王时,她含泪指着才九岁的孙子说这就是你们的皇帝。
大臣劝她垂帘听政,她拒绝了,而是提倡将政务大事交给内阁处理,只需要告知一下自己就好了,这样也避免自己偏好而做了错误决定。这皇帝年纪太小了,而他之外的外戚们太强大了,所以在她生前就不停劝解她的兄弟们要以身作则,不可做出出格的事情,如若不依从,按大明律法处置。
说完这些皇宫之外的事情,就得说说皇宫内的事情,小皇帝还小容易亲信宦官谗言误了大计,所以当她听闻有此事时,立刻惩罚了这犯事的太监,所以这些太监们在张氏还活着的时候没有什么动静。
这皇帝长大了就要娶亲,可他并不喜欢原配郭氏,以她没有子嗣就废了她,立了宠爱的孙贵妃,但慈爱的张氏觉得郭氏并无过错,在宴会时仍然给郭氏以孙皇后的礼遇待之,可见张氏是多么的宅心仁厚。
历史人物‖辅政三代,诚孝张皇后让我大受感动的是张氏在快要去世时,仍然在听大臣汇报,这位大臣说第一件事情时张氏还有气力回言语,说第二件事情时只有点头的力气了,第三件事还没说完就与世长辞了。
她死后群臣相哭送,和明仁宗一起合葬,死后谥号为诚孝皇后。读完她的传记,让我不禁佩服,一人辅助了三代帝王,而且是尽心尽力,用鞠躬尽瘁来形容她的一生真是恰到好处。
有德行的人必定会感召心中存有善心的人,马皇后、徐皇后、张皇后她们就是传承这种伟大的精神,不得不佩服明初三人的功绩,世人都喜欢称颂男子的功绩,在我看来是不应该的,他们忽略了伟大男人背后默默付出的坚强女人。
网友评论
🌍
《名人名篇》https://www.jianshu.com/c/3df521b1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