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世(二) 无心而为

作者: 北池鱼 | 来源:发表于2021-07-20 10:09 被阅读0次

    夕阳在山,暮色渐起,蔺且帮庄子收拾好渔具,到河边把鱼篓提上来,受惊的鱼儿乱蹦起来,溅了蔺且一脸的水珠。

    师徒俩乘着夕阳的余晖往回走。

    蔺且问道:“先生所言孔子教颜回之事,我尚有一惑,颜回盛气而往,孔子教以心斋,但虚心之后,会不会离俗弃世,隐遁山林而不问人事呢?”

    庄子说:“颜回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所以孔子教颜回谨慎行事,而非教颜回逃避尘世。孔子因人而教,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教。”

    蔺且说:“这个弟子略有所知,但还想听听先生的详解。”

    庄子说:“当年孔子在楚国的叶城居住过一段时日,叶城的主管官员子高执礼甚恭。一日,楚王令子高出使齐国,子高大愁,立刻到孔子寓所讨教。子高说:‘大王看重我,令我出使齐国,齐国对待使者,礼节周到但办事拖延。一个普通的百姓尚且难以说服,何况大国的君主。先生曾经教导过我,‘不循道而行,不管大事小事很少能够顺利完成的。事情办不成,则有君主追责的祸患;尽力使事情办成,则有内分泌失调的祸患。不管事情办得成还是办不成,而没有什么后患的,只有有德的人才能做到。’我平常饮食清淡,为我做饭的厨师都不用寻求清凉,但我今天早上接到出使齐国的命令,傍晚就要喝冰水了,我是忧心如焚啊。事情还没开始就有内分泌失调的祸患了,我应该怎么办,请先生教我。’”

    路遇一农夫迎面而来,向庄子施礼问候,庄子回礼。农夫向前走了,蔺且急切的问:“孔子怎么说?”

    庄子道:“孔子说:‘天下有两件大事情是无法逃避的,一个是对父母的孝,一个是对国君的义。子女孝敬父母,不管身处何地都让他们安适,这是孝的极致;臣子侍候国君,无论什么事情都让他觉得妥当,这是忠的典范。内心有修养的人,不受情绪的影响,知道事情来了是无可奈何的,就坦然接受,当做自己的命运,这是德的极致。做人臣子和为人子女的,本来就有不得己之处,应该按实际情况去做而忘记自身的利害,哪有空闲悦生恶死呢?你尽管去做就是了。’”

    “孔子说的太好了。”蔺且由衷赞叹。

    “岂止如此,孔子对使者的工作也相当的了解。”庄子说:“孔子告诉子高:‘两国交往,要靠言辞传达心意,但传达双方或喜或怒的言辞,是天下的大难事。双方欢喜时,必定多说美上加美的话,双方交恶时,必定多说恶上加恶的话。但多说的话是不可信的,一旦让人无法相信,传话的人就倒霉了。所以,要传平实的话,不传那些多余的话。为了达成使命,往往巧言偏辞,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过度的言辞带来的后果,这是难以预料的。所以,不要改变君主的命令,不要强求任务的达成,不说多余的话。顺着真实去做,坦然接受后果,不必有任何的企图心作祟,就当做命运一样,这才是最难的呀。’”

    “我算领教了孔子因人因事而教的妙处了。颜回把事情看得太容易,所以要教他谦退;而叶城子高把事情看得太难,所以要鼓励他上进。”蔺且道。

    庄子说:“鲁国人颜阖应聘为卫灵公太子的老师,颜阖请教蘧伯玉说:‘这个人天性顽劣,顺着他,就会危害国家,劝说他,就会危害我自己。这可怎么办?’蘧伯玉回答:‘你问得好,你要谨慎,以保存自己。外表上要迁就他,内心里不失自己。虽然如此,仍有祸患,迁就他不能同流合污,不失自己不能表露于外。同流合污则与他一同崩塌毁灭,表露于外则被他视为妖孽。他如果像个婴儿,你就陪伴他像个婴儿;他如果表现得没有分别,你也不要讲什么礼仪;他如果毫无架子,你就表现得无拘无束。在此过程中,诱之导之,使他改正过错。螳臂挡车,会被车轮压得粉碎,千万不可自恃其才冒犯暴君。你看养虎的人,不敢喂它活的动物,不敢喂它整只的动物,怕他捕食、撕扯时发怒。老虎会取媚养虎的人,这是因为能顺着他的性情。如果不顺着他的性情,它就发怒伤人。爱马的人,用竹筐装马粪,用大贝壳装马尿。有一只蚊子盯在马背上,爱马人突然出手为马拍它,结果马受到惊吓,咬断勒口,挣脱笼头,毁坏胸带。爱马人替马拍蚊子,本意是爱马,结果却适得其反,怎么能不谨慎呢?”

    蔺且说:“我明白了,既不能多事,也不能怕事,无心而为,进进退退则有余裕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间世(二) 无心而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zelm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