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861820/a0a31b3386576106.jpeg)
开始接触书法是2015年的年底,正式上课是2016年的2月底至今也有782天了。很开心有这样的机会,让我能去好好地梳理总结学书的过程和心得。
记得一开始曹老师教我画线条。那个时候的我并不能理解线条的重要性。对于老师所说的毛笔的弹性、中锋行笔、提、按和在一根线条里做到起行收…都没有感受。
![](https://img.haomeiwen.com/i5861820/0e72ae20be1a4312.jpg)
换做现在我肯定在练线条的阶段更加地勤奋,因为现在越发地感受到线条的重要性。写字后我也想过再画线条,可是发现现在的我回不到从前画线条时的状态。
这就好比学会走路后再回到爬行的阶段,确实有些回不去。所以在画线条的阶段就要努力地画好线条,因为过去了就再回不去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5861820/2bcdda0f7677e126.jpeg)
初练线条时确实枯燥每天一遍一遍地重复着,也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加上那时我哥哥的房子正在装修,于是便搬到我家与我们住在一起。他对我画线条的事非常不能理解,说:妹,你写字就写字,天天画这东西有用吗?
说实话我也有过不坚定和怀疑,但是好在我的一些学习的经验让我很清楚基本功的重要性。而曹老师说线条就是基本功,我想既然我决定了跟着曹老师学书法,那么我就要相信他说的话,并且去做。
当然哥哥的“冷嘲热讽”并没有因为我的坚持而有所改变。而渐渐地我也学会了不为所动。
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我开始对线条也有了一些感悟,我体会到了老师所说的弹性以及中锋行笔。在此之前我只是听说,并没有自己的感受,于是慢慢地我明白了练习的重要性,它可以更好地帮助我去感受、体验、总结最后得到。
一开始画线条时对笔的弹性无法控制,所以到最后收笔时毛笔都是弯的,而且线条的末端墨色也比前面的较浅。
后来曹老师告诉我,这是因为没有在行笔的过程中做到提和按相结合,没有收笔造成的结果。
那么怎么样在行笔的过程中保持毛笔的弹性做到提按呢,曹老师说这就像刮鱼鳞,力气太大了就碰伤了鱼皮,力气小了鱼鳞没刮掉,所以要掌握好度。
这个度的把握确实挺考验能力的,不断地深入学习后才发现原来看似简单的一根线条所包含的东西真的是太多太多。也越来越能明白曹老师所说的,这根线条就像是长头发,你有了长头发想梳什么发型就变得很简单了。
后来哥哥的房子装好了,便搬走了。慢慢地我也开始写字了隶书(好大王)。有一次哥哥来家里玩,看到我开始写字了,“不错啊妹,终于开始写字了,好好写啊!”我笑笑不做声。
在学书的初期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不坚定而被旁人不负责任的话所左右,如果当初练线条时我受到哥哥语言的影响,那么就不会有今天他说我写得还不错这回事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5861820/25d13c2831ab3c90.jpg)
写字后时候我发现,字和线条还是会有差别,有时候我会因为字形而忽视线条,之前对于线条的练习,并不能全部运用到写字中去。曹老师也说过,等写字后你会发现线条的能力会有所丢失。那个时候的我可能关注的更多的是字形,所以忽视了线条。现在再去看看那个时候所写的字真的有种不忍直视的感觉。连一根短横线也没能做到入纸。
可能每个阶段关注的点都会有所不同,一开始是字形,后来慢慢地能看到字的粗细变化,疏密关系,虽然眼睛看到了手确做不到,有时候明明知道到某处需要变粗或者变细,但是还没等笔调整过来这个笔画却写完了。真的是写快容易写慢难啊,于是只能一遍一遍不停地练习。
![](https://img.haomeiwen.com/i5861820/c8fd23559f149fc9.jpg)
曹老师说眼睛一定比手进步的快,所以千万不能眼高手低,手上的功夫一定要能跟的上来。那么练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的印象里,在换贴之前我还我很完整地把好大王从头到尾地写过三遍,并且也有按照老师说的去找字,王、家、城、烟这些字我都找过。我发现找字的训练对观察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拿王字来说,同是三横一竖,但是变化却各有不同。三个横画的间距、长短、起笔、收笔、竖画的位置、横画和竖画的粗细变化……
![](https://img.haomeiwen.com/i5861820/9c72ddc97068a8a8.jpg)
写隶书(好大王)的阶段我确实有下功夫,有时候甚至熬夜写字。这也给我后来换帖造成了一些小小的影响,好在自己调整了过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5861820/66f9b9f7e1d31971.jpg)
换帖准备写篆书是17年的3月份,中途断断续续,直到五月份还没能做到勤加练习。我开始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对于篆书写写停停,原因到底是什么?我到底在害怕什么?
我开始正视自己的内心,发现其实并不是字体的转换,而是自我内心的一种状态。因为害怕从头开始,因为已在之前的字体里找到些自以为还不错的小虚荣心。
当开始转换到篆书这一切好像都要丢掉,又重新开始。重新一点一点地去建立自信,马虎不得。很多事情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并非如此,它需要你有放下过去的勇气,这个过程是痛苦的,过来了便成长了。但很多时候可能会迷失在来的路上,所以认清自己才最难得。
对于篆书的练习可以说从今年的3月底才开始认真对待,之前不仅不重视甚至从17年的12月份到3月底这快四个月的时间里我几乎很少写字,因为各种事情。
现在想来还是因为我没有合理地去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被生活所左右了。
我现在特别理解一句话,你会因为你的一个爱好,而改变你的整个生活。三月中旬开始我调整了我的整个作息时间,为的是让自己有时间去写字,这样的调整让我觉得很舒服。
之前在篆书上一些让我头疼的问题也逐渐有了改善。比如结构的问题,用笔的问题……对于笔的弹性感受也越发的深刻了,包括量的积累。
特别是量的积累,这一段时间基本每天都保证一个多小时的书写,发现之前很多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https://img.haomeiwen.com/i5861820/fc288e211131441d.jpg)
书法的学习真的任何一点都马虎不得,你想得到就得付出。连一点都马虎不得更何况是一横一竖。其实想和做的区别在于:想是飘着的,想着想着就不着边际了。做是着地的,做着做着可能就有轨迹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要用积累和坚持去完成改变。
在学习书法的这条路上我会不断地自我完善不断地前行。感谢曹老师让我与书法相遇相识,并且一直循循善诱。
![](https://img.haomeiwen.com/i5861820/b6b92a18fd83edb3.jpg)
人生最可悲的是既没把生活过成别人想要的样子,也没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所以喜欢就“奋不顾身”吧!让生活不只是“贫瘠”的琐碎,让生命中至少有那么一件事可以看到痕迹。你的成长,你的坚持。
![](https://img.haomeiwen.com/i5861820/04df0e1adf6071c1.jpg)
它在漫长的岁月里陪你同行,听你倾诉着喜怒哀乐。你对它的用心,都会淋漓尽致的体现,你可以透过它看到自己,不同阶段的自己。
2018年4月25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