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楚王问于范环曰:“寡人欲置相于秦,孰可?”对曰:“臣不足以知之。”王曰:“吾相甘茂可乎?”范环对曰:“不可。”王曰:“何也?”曰:“夫史举,上蔡之监门也。大不知事君,小不知处室,以苛廉闻于世,甘茂事之顺焉。故惠王之明,武王之察,张仪之好谮,甘茂事之,取十官而无罪,茂,诚贤者也,然而不可相秦。秦之有贤相也,非楚国之利也。且王尝用召滑于越而纳句章,昧之难,越乱,故楚南察濑胡而郡江东。计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越乱而楚治也。今王以用之于越矣,而忘之于秦,臣以为王巨速忘矣。王若欲置相于秦乎?若公孙郝者可。夫公孙郝之于秦王,亲也。少与之同衣,长与之同车,被王衣以听事,真大王之相已。王相之,楚国之大利也。”
这篇讲了一个择人标准,从自己国家角度来看,人才在自家的话有好处,在别家的话不好。
那时没有国家之间互利共赢的观念,从来都是我强你就得弱。
秦国是强国,楚国是大国,都巴不得对方变弱被吞,现在秦国需要一个丞相,为秦国利益考虑,甘茂合适,为楚国利益考虑,公孙郝合适。
甘茂是个人才,他能和怪癖的史举相处融洽,在两任秦王手下连续升官,还能在张仪手下办事,很难得的。
如果让甘茂当丞相,那秦国只会更强大,于楚不利。
公孙郝和秦王关系好,从小一起长大,并且他的能力差,说不定会让秦国内乱什么的。
前面有例子,越国内乱,楚国获得大利。
如果公孙郝能让秦国内乱,楚国获利势必更大,这就是范环的计谋。
当然了,甘茂最终为相,确实让秦国更为强大,这和范环预测一样,但楚国却没能让公孙郝当上丞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