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小莫和小舒都是我的好朋友,前几天小莫突然打电话给我,说是要跟小舒绝交,问其原因,竟是由一场饭局引起。
小舒求人办事,张罗饭局宴请办事人,大家第一次见面,聊天有些拘谨,一时间很冷场,小莫为救场,绞尽脑汁找各种话题,结果办事人跟小莫聊得起劲儿,把小舒晾在一旁。
饭局结束后,小舒埋怨小莫喧宾夺主,小莫很气愤,自己还不是为小舒好,累死累活竟然是这个结果,于是两人大吵一架,宣告绝交。
02
小莫讲的这种情景我遇到很多次,因为工作关系,大大小小的饭局我参加过很多,既有欣然前往,也有被逼无奈,尤其是遇到生性木讷不善言谈的主人,活跃现场气氛的重担就落在我肩上,一顿饭下来,大脑缺氧,眼冒金星,饭没吃几口,话却说了一箩筐。
在我认识的所有朋友当中,我最佩服老王,只要酒杯在手,他立刻化身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全桌人都变成他的士兵,只见他吐沫横飞,天文地理,正史野传,讲得头头是道,不管什么人,提出什么话题,他定能信手拈来,长篇大论一番。
与老王吃饭,你只管听,两个小时饭局结束,老王意犹未尽,一一与大家握手道别,嘴里还说,这次不尽兴,下次再聊。
每当此时,对方都心里打颤,但令人奇怪的是,老王人缘极好,大家很乐意跟他一起吃饭,刚开始我很不解,后来在一起多了,我慢慢明白其中原委。
老王心细,饭桌上每个人的表情变化他都捕捉在眼里,尤其是新加入饭局的人,这种人跟大家不熟悉,不明白套路,说话吃饭都很谨慎,如果忽略他的感受,很容易产生无趣感,一次两次没关系,三次四次之后,他就很难融入这个圈子了。
就拿我来说,我第一次和老王吃饭,饭桌上我只认识主人,其他人都是生面孔,老王很会照顾我,频频与我举杯,专挑一些轻松的话题,在大家嬉戏哄闹的氛围里,老王把我的情绪维护的刚刚好,既不过分熟络,又不显得那么生分,此一点,我对老王的好感油然而生。
03
经常参加饭局的人会知道,饭局上一般分为两种人,一种口若悬河,一种埋头苦吃。埋头苦吃之人暂先按下不提,且说口若悬河之人,这种人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把话题翻来覆去的说,每个饭局都是同样的话题,第一次听觉得新鲜,听久了便觉得腻味,从心里给对方划上了等级,但为不冷场,只好赔笑,又累又伤情分。
另一种人似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每次饭局上的话题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就算天天有饭局,说的话也不会有一句重复。老王就是这种人,这很令我折服,抛开话题对错,庸俗和雅致不谈,最起码能说出来就说明肚子里有内涵。没人天生什么都会,老王也不例外,老王这些话题定是平日里做了功课,足以说明老王是个与时俱进的人,换句话说,至少是个爱学习的人,老话讲爱学习的人不会坏到哪里去,所以大家跟老王在一起既高兴又安全。
04
我们常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饭局也是江湖,有的人在饭局上如鱼得水飞黄腾达,有的人战战兢兢不知所措,其实我们所看到他人的游刃有余并不是什么幸运,那都是实打实的积淀,是平日里的勤学苦练,也是胸有诗书气自华的智慧。
我们交朋友讲究缘分,追求意气相投,饭局是最考验友情的地方,几杯酒下肚,脾性暴露无遗,若为同一类人,感情会越来越深,若不是同类人,则以饭局为分水岭,自此分道扬镳,不再往来。
我最怕饭局冷场,不知不觉中就成了饭局上救场的那个人,若为真朋友,饭局结束后会对你感恩戴德,感谢捧场之功,反之则冷嘲热讽,嫌弃你出尽风头。
我曾暗暗告诫自己,你只是参加饭局的人,冷场不冷场跟你有什么关系,休要多嘴。结果一到饭局,老毛病就犯,说则令主人不高兴,不说嘴巴发痒,恨不得饭局立刻结束,否则真会憋出内伤。久而久之,我渐渐掌握饭局规律,对这种饭局敬而远之,实在躲不过,每当想开口说话时,就狠狠掐自己大腿,倒也有头悬梁针刺骨的功效。
05
我非常珍惜在饭局上活跃气氛的朋友,那都是过命的交情。
现在不同往昔,日子越过越好,大家都不愁吃喝,经常应酬的人对饭局的感觉越来越淡,反而非常怀念家常的米粥咸菜。饭局自然要喝酒,肯舍命陪你照顾客人,挑起饭局气氛的人,那定是真朋友。
人都有下意识,如果危险来临,通常保护的是自己,明明知道喝酒难受,但仍旧往前冲,无非是一个义字,对家人重情,对朋友重义,此等人,夫复何求?
想开了心便也豁朗了,于是在饭局上不再压抑自己,想说就说,想吃就吃,看似简单粗暴,实则暗藏玄机。只是我越来越懂得感恩,感恩每一个肯为我说话的人,因为我知道,他们把我当做真正的朋友。
��Uj���
网友评论